1706638889
⑫都亭驿:安置辽国使臣的馆驿。南宋王应麟《玉海·宋朝都亭驿》:“晋天福五年九月戊子,改东京上源驿为都亭驿。在光化坊,旧制待河西蕃部,其所专馆契丹使。”都亭,本指都邑中的传舍。按,孟元老特意注明“大辽人使驿也”,然1125年大辽亡于金人之手,靖康元年(1126)年底,金人再围开封,斡离不驻扎南郊,遣使请北宋皇帝出城会盟,宋朝即以都亭驿接待金使。
1706638890
1706638891
⑬梁家珠子铺:东京城内一家经营高级珠宝的名店。
1706638892
1706638893
⑭铺席:铺面,店铺。
1706638894
1706638895
⑮开封府:此指开封府衙。主管京城市政、治安等事务。其地在汴河的浚仪桥之西,南临汴河,北面是尚书省。其建筑“堂皇有炜,厅事斯严;廊回合以四周,庭清虚而中敞”(宋人杨亿《开封府上梁文》),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主,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监狱、寅宾馆等。北宋灭亡后无复旧观。据元人白珽《湛渊静语》引《使燕日录》所见开封府衙“无丽谯,仪门亦湫隘。入门,庭院广阔,庭下草深没骑。设厅九间,甚雄壮,外郡所无”。
1706638896
1706638897
【译文】
1706638898
1706638899
州桥处曲折转弯的大街,面朝南的机构叫左藏库。靠近东面,有郑太宰宅第、青鱼市、肉行。景灵东宫南门大街以东,南面是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一直到十三间楼、旧宋门。从皇宫西廊朝南去,就是景灵西宫。南面斜对的即是报慈寺街,有都进奏院、百钟圆药铺,一直到浚仪桥大街。景灵西宫南面都是御廊、杈子,直至州桥西大街,是果子行。街北面是都亭驿,招待辽国使节的驿馆,与都亭驿相对的是梁家珠子铺,其余都是出售时尚流行的纸画、花果等物品的店铺。走到浚仪桥的西边,就是开封府的府衙。
1706638900
1706638901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①,至朱雀门。街西过桥即投西大街,谓之“曲院街”②。街南遇仙正店③,前有楼子后有台④,都人谓之“台上”。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⑤,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⑥,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⑦。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向西去,皆妓女馆舍⑧,都人谓之“院街”。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
1706638902
1706638903
【注释】
1706638904
1706638905
①分茶:钱锺书《管锥编》中说,“分茶”于宋有两义,一指茗事,一指沽酒市脯。此处的“分茶”,即指茶楼、酒楼、面食店之类的食物店。本书卷四“食店”条中也说:“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
1706638906
1706638907
②曲(qū)院街:因官办都曲院设于此处而得名。《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六》:“都曲院在敦义坊,掌造粗细一等曲,给内酒坊及出鬻收直。以京朝官、诸司使、副使或内侍二人充。”曲,酒母,泛指酒。
1706638908
1706638909
③遇仙正店:北宋东京的著名酒楼,位于西向御街与南北御街交汇的西南拐角处。该店高大豪华,白天生意兴隆,晚间灯火辉煌。金人刘祁《遇仙楼》诗中曾说其“倚天突兀耸高楼,楼上人家白玉钩。落日笙歌迷汴水,春风灯火似扬州”。据宋人《靖康要录》:靖康二年(1127)二月“二十八日,保康门里火,沿烧延宁宫,顷刻而尽。时元祐皇后居宫中,急就天汉桥南遇仙店,门垂帘幕以避,移居观音院,回私第”。据宋人张能臣《酒名记》,其所造酒名为“玉液”。正店,宋代实行酒类专卖制度,由户部兼管理酒类专卖最高机构,各州郡设官办卖酒机构都酒务,县一级设酒务,也叫“酒库”,下设酒坊直接卖酒。以酒务为中心,形成批零销售网络。直属酒务、取得官方酿酒许可、经营正规的餐饮机构称为“正店”,不隶属酒务、规模小、从酒务(酒库)批发来进行零售的店,称为“脚店”或“拍店”。正店既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零售酒水,同时也向脚店批发自酿酒水或向官方买扑(竞拍包税权)的酒水。
1706638910
1706638911
④楼子:即彩楼,酒店门口用彩帛等装饰的彩棚,用来招引顾客。本书卷二“酒楼”中说:“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南唐人卫贤所绘《闸口盘车图》(上海博物馆藏),右首有一座酒楼,门前扎有一座高大的彩楼。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也说“酒肆前绞缚楼子”。
1706638912
1706638913
⑤上户:上等的店家。
1706638914
1706638915
⑥银瓶酒:用银瓶盛装的酒。角:古代酒器。前后尾形,无两柱,形状似爵而无柱。此指酒的单位容量。南宋郑獬《觥记注》:“角者,以角为之,受四升。”
1706638916
1706638917
⑦羊羔酒:也称“羔儿酒”,北宋东京一种昂贵的酒。宋人朱翼中《北山酒经·白羊酒》:“腊月,取绝肥嫩羯羊肉三十斤(肉三十斤,内要肥膘十斤),连骨使水六斗已来,入锅煮肉,令极软,漉出骨,将肉丝擘碎,留着肉汁。炊蒸酒饭时,匀撒脂肉于饭上,蒸令软,依常盘搅,使尽肉汁六斗。泼馈了,再蒸,良久,卸案上摊,令温冷得所,捡好脚醅,依前法酘拌,更使肉汁二升以来,收拾案上及充压面水,依寻常大酒法日数,但曲尽于酴米中用尔。(一法:脚醅发,只于酘饭内方煮肉,取脚醅,一处搜拌入瓮。)”南宋陈直《寿亲养老新书·羊羔酒》记载的酿法则是:“米一石,如常法浸浆。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诸曲皆可)。将羊肉切作四方块,烂煮;杏仁一斤,同煮。留汁七斗许,拌米饭曲,更用木香一两同酝。不得犯水,十日熟,味极甘滑。”并特别注明“此宣和化成殿方”。北宋苏轼《二月三日点灯会客》诗:“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
1706638918
1706638919
⑧馆舍:旧指招待宾客供应食宿的房舍、客栈等。语出《周礼·夏官·怀方氏》:“治其委积、馆舍、饮食。”
1706638920
1706638921
【译文】
1706638922
1706638923
沿御街一直朝南去,过了州桥,街道两边都是居民住宅。御街东边是车家炭张家酒店,其次是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铺、李四分茶店,一直排到朱雀门。御街西边,过了州桥就是西大街,俗称之为“曲院街”。街道南面是遇仙正店,店门前有绞缚楼子,后面有台阁,京都中人称之为“台上”。这一座酒店是酒店中的上等店家,用银瓶装的酒一角卖七十二文铜钱,羊羔酒一角卖八十一文铜钱。街道北面是薛家分茶店、羊饭铺、熟羊肉铺。再向西去,都是妓女的馆舍,京都中人称之为“院街”。御廊西面即是鹿家包子铺,其余都是羹店、分茶店、酒店、香药铺和民居。
1706638924
1706638925
1706638926
1706638927
1706638929
东京梦华录 朱雀门外街巷
1706638930
1706638931
【题解】
1706638932
1706638933
本条460余字,介绍北宋东京内城南门朱雀门至外城南门南薰门之间的街巷,亦即南御街南段两侧的街区。由北向南,其叙述层次如下:
1706638934
1706638935
首先介绍朱雀门至蔡河龙津桥之间的地段,亦即夹在蔡河河道与内城南墙之间的狭长街区。这片街区与蔡河南面的贡院、太学隔河相望,是赴京赶考的士子们集中落脚的地方,因此典型建筑有“状元楼”客栈,附近妓馆林立,还有大型娱乐场所新门瓦子以及东、西两座教坊,堪称东京极具特色的街区。
1706638936
1706638937
然后介绍龙津桥到南薰门的街区,以设有朱漆杈子的御街为界,这一带明显呈现“文东武西”的格局:
1706638938
[
上一页 ]
[ :1.7066388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