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50419
1706650420
怀州河内郡土贡:枳壳、茶、牛膝。
1706650421
1706650422
邓州南阳郡土贡:茅菊。
1706650423
1706650424
申州义阳郡土贡:茶、蝱虫。
1706650425
1706650426
相州的知母。
1706650427
1706650428
河南府的黄精。
1706650429
1706650430
蔡州的蓍草。
1706650431
1706650432
怀州的牛膝。
1706650433
1706650434
郑州的麻黄。
1706650435
1706650436
虢州的天门冬。
1706650437
1706650438
河南府的枸杞子。
1706650439
1706650440
虢州的地骨皮。
1706650441
1706650442
河南府、同、邓、许等州之胶。
1706650443
1706650444
河南府、许、卫、怀、汝等州之兔皮。
1706650445
1706650446
汝州有温汤。“温汤水,在县(鲁山县)西四十里。状如沸水,可以熟米。侧有石铭曰:‘皇女汤,可已万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了汝州温汤的情况:
1706650447
1706650448
广成泽,在州(汝州)西四十里。源出鸣皋山,合于汝水,一名黄陂,周围百里,有灌溉之利,百姓赖之。旧有广成聚,汉置广成苑,东汉时往往校猎习射于此。安帝永初元年诏以广成游猎地假于贫民。灵帝初平元年置河南八关,广成其一也。隋大业置马牧于广成泽。欧阳态曰:“广成泽今为广运河,盖避朱梁讳”云。又有汤泉,在苑中。泉有九源,东南流注广成泽。别有寒泉在其侧,西流入于滍水,虽盛夏肃如冰谷。志云:梁县西南六十里有温汤,可以熟米。一名皇女汤也。后魏主修永熙二年狩于嵩高,遂幸温汤,即梁县之温汤也。炀帝于此置温泉顿。唐仪凤元年幸汝州温汤,后又屡幸焉。武后圣历三年亦幸汝州温汤。又开元十年幸汝州广成汤泉。
1706650449
1706650450
关于汝州温汤,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在谈到汝州景物时也说:“温汤泉,在州西北。唐武后尝幸此,旁有武后流杯池,并石碑。”《封氏闻见记》卷七温汤:“海内温汤甚多,有新丰骊山汤,蓝田石门汤、岐州凤泉汤,同州北山汤,河南陆浑汤,汝州广成汤,皆知名之汤也。并能愈疾。……《博物志》云:‘水源有石硫磺,其泉则温。’天下山泉,由土石滋润蓄而成泉耳。如硫磺煎铄,久久理当焦竭。汤之处皆不出硫磺,有硫磺之所不闻有汤,事可明矣。”
1706650451
1706650452
孟州也有温泉,《舆地纪胜·孟州·景物》:“温泉,在州城北,夏凉冬温。”
1706650453
1706650454
唐代中州地区产马、驴、牛、羊、猪等动物。《旧唐书》卷58《唐俭传》:“后从幸洛阳苑射猛兽,群豕突出林中,太宗引弓四发,殪四豕,有雄彘突及马镫,俭投马博之,太宗拔剑断豕。”汝州湖泽众多,此地多养马。《旧唐书》卷145《吴少阳传》:“汝南多广野大泽,得豢马畜……又屡以牧马来献,诏因善之。”
1706650455
1706650456
4.食用或杂用虢州的梨。
1706650457
1706650458
许州颍川郡土贡:柿。
1706650459
1706650460
濮州濮阳郡土贡:丝枣。
1706650461
1706650462
滑、河南府的酸枣人(仁)。
1706650463
1706650464
陕州、光州、义阳郡(即申州)的茶。《茶经》云:“山南以陕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蕲州、黄州又下。浙江以胡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茶树适宜于雨林带地方,故偏北之关、陇、晋、冀,均不产。
1706650465
1706650466
颍州汝阴郡土贡:糟白鱼。
1706650467
1706650468
孟州土贡:黄鱼饈。
[
上一页 ]
[ :1.7066504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