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61356e+09
1706661356 明万历九年(1581),王泮到任第二年,高要发大水,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夺走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作为知府的王泮痛心疾首,决定开凿景福围的主要排水涵窦——跃龙窦,以导沥水入西江,排除渍水,治理水患。
1706661357
1706661358 景福围是护卫肇庆城区及郊区农田的主要堤防。景福围西起三榕峡出口,沿西江北岸经龟山顶、龙顶岗、古城墙、正东路、镇南路、街尾至羚羊峡口,横跨旱峡水基至北岭山止。王泮修筑的跃龙窦,位于石顶岗西,是景福围的主要排水涵窦。1581年跃龙窦筑成后,消除了城区防洪一大隐患,增强了防洪和排水能力,缓解了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严重灾害。为了不断巩固水利建筑,1586年,王泮又带领乡民们对跃龙窦进行了重修。
1706661359
1706661360 王泮在肇庆兴学重教,致力于教育发展。他对肇庆地方的人才匮乏、文运不昌深感焦虑,一天,王泮站在西江岸边,望着滚滚而来的西江水,感慨万千,“滔滔而东,其气不聚,人才遂如晨星”。王泮以传统风水学的方法,建塔聚气,昌达文运,希望人才辈出,于是,崇禧塔矗立在西江岸边。在他的主导下,先后修缮肇庆府学、阳江县学,为阳江县学置学田,恢复停办的濂溪书院与崧台书院。由于资金短缺,王泮修府学时拿出自己的俸禄,买了一块比邻府学的空地,以为扩大学校之用。
1706661361
1706661362 王泮具有开放求新的思想。他对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给予同情之理解,并尽可能地支持、帮助他们在肇庆的传教活动。经王泮的努力,利玛窦在肇庆府城中建立起第一座天主教堂。教堂落成之日,王泮为教堂送来他亲笔题字的“仙花寺”、“西来净土”两块匾额,以示祝贺。在王泮的要求与协助之下,利玛窦在肇庆绘制了第一张中文版的世界地图,王泮为地图题写“山海舆地全图”,现在留在法国、韩国等处的这幅地图的仿制本,通常就称为“王泮地图”。
1706661363
1706661364 明万历十四年(1586)春,在王泮的帮助下,传教士罗明坚等人抵达王泮的故乡——绍兴。这座城市的特殊地位引起了传教士的极大兴趣,在利玛窦的《札记》中他这样写道:“绍兴镇尽管不是省城,始终算是该省的重要中心之一,它以商业贸易也以坐落在一湾清水中的一座岛的独特位置而闻名。在这方面它使人想起威尼斯。它也以学者辈出,并且是大批知识阶层荟萃之所而负有盛名。”罗明坚等抵达绍兴后,受到了王泮一家的热情招待,传教士们吃住在王泮家里,在他们的说教下,王泮的父亲也加入了教会,所有这些,使传教士认为,“他们已经有了教会的第二个驻地,而这个驻地又是在中国内地”。绍兴之行,使传教士对中国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助于中西文化的深度交流。
1706661365
1706661366 当王泮离开肇庆赴湖北任职时,百姓遮道挽留,为失去一位平易近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而追思不已。明人有诗为证:
1706661367
1706661368 望望旌旄不可攀,岚烟和雨锁愁颜。
1706661369
1706661370 未央去后甘棠荫,先惜行时宝剑闲。
1706661371
1706661372 秾泽哀鸿栖遍野,稜威封豕殪空山。
1706661373
1706661374 苍梧新涨流偏急,特为元公泻泪潸。
1706661375
1706661376 最后,高要百姓在府城内建生祠以祀王泮,高明县百姓也在本地建生祠以怀王泮。高要百姓为使祭祀长久,设祀田,每年收租七十石;有鱼塘二口,铺面二所。所有收入用来经营生祠,以供祭祀。由于措施得力,生祠香火不绝,管理修缮有资。
1706661377
1706661378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栾布往而社作,狄公去而祠兴,几椽生祠就是一座不朽的纪念堂。因为,那是百姓心甘情愿、感恩戴德而建的,那是建在百姓心中的,还有什么丰碑伟碣能比人心更长久!
1706661379
1706661380 (赵克生)
1706661381
1706661382
1706661383
1706661384
1706661385 端州风物 [:1706660664]
1706661386
1706661387 端州风物
1706661388
1706661389 谭世光摄
1706661390
1706661391
1706661392
1706661393
1706661394 端州风物 消失的仙花寺
1706661395
1706661396 一位睿智渊博的异域客,把世界带给了中国,中国也成了他的最终归宿。
1706661397
1706661398 端州崇禧塔旁有一块碑,上书“仙花寺遗址”。碑很朴素,风雨侵蚀之下显得有些斑驳。近年来,这么一块不起眼的石碑却引来无数的游人,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为的是凭吊一位曾在此地生活六年的深目高鼻的异域客,他的名字叫利玛窦(Matteo Ricci)。仙花寺就是利玛窦在端州城建立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天主教堂。
1706661399
1706661400 利玛窦是意大利的耶稣会士。耶稣会属于基督新教的一个团体,其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与传教。耶稣会规定,每个成员都必须通过不少于十四年的系统训练——不仅学习神学,还要选学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因此,耶稣会士自称为“知识阶层”。利玛窦作为耶稣会的优秀成员,他的博学使他能够开创一种独特的“知识传教”模式。
1706661401
1706661402 利玛窦加入耶稣会后,对前辈沙勿略在远东传教的英雄般的事迹十分敬佩,进而产生向往之情,梦想有一天也能像沙勿略一样,远涉重洋,布教于神秘的东方世界。1577年,利玛窦得到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被获准赴远东传教。第二年,他从里斯本出发,和其他14名耶稣会士一起乘船前往印度。在印度和交趾传教四年之后,利玛窦跟随另两名传教士范礼安、罗明坚,从印度前往澳门,并计划由澳门前往中国内地传教。
1706661403
1706661404 利玛窦比沙勿略要幸运得多,当年沙勿略辗转到达中国广东的上川岛,策划到中国传教,遗憾的是,他患上传染病,病死在上川岛上。而利玛窦一年之后就实现了到中国内地传教的夙愿。
1706661405
[ 上一页 ]  [ :1.7066613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