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63670
1706663671
1706663672
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19世纪中,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战后中国签下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1706663673
1706663674
这段英国强卖鸦片的历史,让人印象深刻,却很少人知道英国人得以进入中国的关键人物竟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郑经主动邀英国人到台湾做生意,6年后,英国人跟着郑经进入厦门,打开梦寐以求的中国大陆市场。
1706663675
1706663676
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与英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在海上进行商业竞逐,原是葡萄牙、西班牙占上风,17世纪时荷兰转强,18世纪则被英国超越。
1706663677
1706663678
17世纪,东亚贸易市场上,中国和日本是欧洲人最为觊觎却难以进入的两个重要国家,而台湾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便成为欧洲国家方便取得中国丝绸、瓷器和日本金、银、铜等货品的据点。
1706663679
1706663680
郑氏据台以后,清政府先是实施海禁,后来甚至颁布“迁界令”,要求住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距海30里(18公里)以内的居民,一律往内陆迁徙,随后焚毁村庄,使郑经无法靠沿海居民补给军需,遂不得不放弃原先据点,撤退到台湾。
1706663681
1706663682
为开辟财源,郑经以中国台湾为据点,和日本、东南亚各国,甚至和英国等进行国际贸易。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为了做生意,曾和郑家敌对的清政府、荷兰、西班牙,郑经都一一破冰。
1706663683
1706663684
他先买通清朝官兵、与山寨贼合作,抢占中国沿海的厦门等岛屿,作为中国物资集散地;接着写信给被父亲郑成功赶走的荷兰人,请他们尽释前嫌到台湾做生意,甚至愿意送回被扣留在台湾的荷兰人1。荷兰人表面上以与清朝同盟为由拒绝,其实从郑经退到台湾那年开始,荷兰人占据鸡笼设立商馆,和郑经生意往来已有4年时间。
1706663685
1706663686
被西班牙占领的菲律宾,因郑成功曾派使臣招降,使西班牙和郑家形成敌对关系2。后来,郑经派人率团出使并修复关系,开始与马尼拉进行贸易。
1706663687
1706663688
至于日本,早在郑经的祖父郑芝龙时代,为了支持战争需要,就大量进口铜、铅、盔甲;到了郑经时期,台、日的贸易量更达到高峰,郑经还允许日本商人住在鸡笼,并设立商号,以利双方贸易。
1706663689
1706663690
郑经也经营三角贸易,把台湾的糖及鹿皮卖到日本,赚取一到两倍的利润,并转卖日本海产、铜、毯子到东南亚,再将东南亚香料、胡椒转卖到日本(图7.1),当时台湾经济因而相当繁荣。
1706663691
1706663692
1706663693
1706663694
1706663695
图7.1 郑氏贸易分区图
1706663696
1706663697
英国东印度公司3就是郑经为了拓展贸易对象、主动对外招商邀请而来的。
1706663698
1706663699
17世纪初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原本在今印度尼西亚万丹设立商馆,但因东南亚各据点陆续亏损,资金及武装力量都无法和荷兰竞争,只好结束暹罗、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巴达维亚三个据点,把经营重心转移到印度和波斯(今伊朗)。
1706663700
1706663701
英国在日本平户的商馆,也因竞争不过荷兰,在开馆10年后撤馆,停止对日贸易。对中国贸易也不顺利,明朝末年有英国人率领四艘船打开直接通航的道路,只短暂获准通商,不久就被取消。后来英国人在澳门、广州做过几次贸易,却被葡萄牙人阻止,也得不到华人的协助。
1706663702
1706663703
到了17世纪中期,开始有了转机,英国三度打败荷兰4,逐渐取代荷兰的海上霸权。东南亚方面,继任的万丹统治者为反抗荷兰人,积极招揽华商、印度商人以及欧洲商人到万丹,使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商业势力转强,并重开日本商馆,推销英国毛织品,买进日本白银。
1706663704
1706663705
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万丹分公司收到郑经的邀请函,英国人评估如果能通过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日本、马尼拉建立通商关系,当然值得前来。
1706663706
1706663707
早在荷兰人占领台湾后,苏格兰人威廉·甘伯尔(William Cambell)即建议英国应该在台湾设立基地,与中国大陆展开贸易,曾为荷兰人服务的甘伯尔表示愿意帮忙实行这个计划。当时英国因资本不足,无法立刻在台湾设商馆,但仍聘甘伯尔作为商务员,开始注意对台湾贸易。
1706663708
1706663709
荷兰人撤离台湾8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应郑经之邀,来到台湾。当时郑经希望突破财务瓶颈,英国则想打开和中国、日本的贸易管道,双方一拍即合。
1706663710
1706663711
1670年6月23日,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了两艘船5,载着东南亚等地的货物及礼物,首次来到台湾。三天后谒见郑经,万丹英国商馆经理写给郑经的信函上表明英国人与荷兰人不同,希望郑经准许英国人来台湾进行贸易和开设商馆。
1706663712
1706663713
郑经盛大款待英国人,回赠礼物,双方的洽商显然相当愉快,2个多月后签订临时通商协议6。郑经要求英国人一年付500银元7,租用前荷兰市政厅舍作为商馆。为了鼓励英国人将台湾商品出口到国外,出口可以免税,进口商品卖出后要缴3%的税。
1706663714
1706663715
基于军事和贸易需求,郑经希望英国可以供应火药等武器及铁、胡椒、织品、珊瑚、琥珀、白檀等物品给台湾;英国人必须派一名铁匠在台湾制造枪炮,同时派驻两名炮手为郑经服务。英国人则希望获得自由贸易的权利,计划设置商馆之后,将台湾的鹿皮、砂糖卖到日本及马尼拉等地。
1706663716
1706663717
郑经对第一次来台湾的英国人相当优待,免收商馆第一年租金,也不课征英国货物关税,还全数买下英国人离开时没有卖出的货物。英国人很高兴终于突破荷兰人的拦阻前往台湾,甚至可以开始进行贸易、设立商馆。
1706663718
1706663719
临时通商协议签订后两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又派三艘船抵达台湾,开设台湾商馆,双方正式签订通商条约。自第一次来台后,两年期间共派了6艘船来台湾8,可见他们对此事的重视。除了重申自由贸易、要求可以自由进入台湾各港湾,另提出要将台湾的砂糖和各种皮革年产量三分之一供应给英国人。
[
上一页 ]
[ :1.706663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