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64027
1680 三藩之乱失败,郑经撤退回台湾
1706664028
1706664029
1681 郑经逝世,郑克塽继位
1706664030
1706664031
1683 施琅在澎湖打败明郑大将刘国轩
1706664032
1706664033
施琅军队抵达台南鹿耳门
1706664034
1706664035
郑克塽于赤楼举行投降仪式
1706664036
1706664037
1684 郑克塽被遣送北京,明朝后裔及郑氏官兵安置山东、河南、福建等地
1706664038
1706664039
1685 明郑文武官兵安置各省垦荒
1706664040
1706664041
1706664042
1706664043
1706664045
1706664046
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1706664047
1706664048
1706664049
1706664050
1706664051
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09】 明清皇室来台
1706664052
1706664053
你以为:清朝嘉庆皇帝曾来过台湾
1706664054
1706664055
事实是:明清皇室成员中,在台湾住了18年的是明朝宁靖王朱术桂
1706664056
1706664057
1706664058
1706664059
1706664060
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明朝末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认识台湾;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攻打台湾只是为了剪除郑成功家族的势力;郑家投降初期,有位皇室成员渡海来台长住18年,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世孙朱术桂。
1706664061
1706664062
朱术桂生于湖北,别号一元子1,第一世祖辽王朱植是朱元璋第15个儿子。身为皇室后代,他从小接受各种皇家子弟的训练与教诲,10岁时,循祖训受封为辅国将军。青年时期的朱术桂体格健壮,脸形方正,留着胡子,允文允武,又能谦和待人,称得上十足的英俊少年。
1706664063
1706664064
但国破家何在,唇亡齿必寒,原本可以享有优渥皇家生活的朱术桂,在25岁这年,因闯王李自成、张献忠前后攻进湖北,和湖北的皇室宗亲们躲到湖南洞庭湖一带避难,开始了离乡背井的生涯。
1706664065
1706664066
两年后,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检自缢殉国,朱家天下等于灭亡了。思宗的堂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被拥立为弘光帝(即“南明”开始)时,朱术桂特别前往拥戴,被升为镇国将军,派到浙江宁海参加抗清军务。
1706664067
1706664068
弘光帝在皇位上只坐了一年,就被清军俘虏,之后南明势力分裂为两支:一支在浙江绍兴,原先奉弘光帝命令驻守浙江的鲁王朱以海2被拥立为监国3;另一支在福建,由郑芝龙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以1645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初一)为隆武元年。郑芝龙的儿子郑森在这年晋见隆武帝,被赐姓朱,赐名成功,郑成功从此被称为“国姓爷”。
1706664069
1706664070
隆武帝和鲁王是叔侄关系,原可以合力抗清,但各自被拥立之后,根本无法合作。隆武帝派人到浙江去颁诏书,要鲁王退让,鲁王虽有意接受,但是抬轿的拥立者反对;接着鲁王派到隆武帝朝廷的使臣,称隆武帝为“皇叔”不称“皇上”而被杀;隆武帝的使者也在鲁王的浙江遇害,双方心结越来越深。
1706664071
1706664072
朱术桂对两方都表示支持,先听到鲁王宣布监国的消息,就赶到绍兴和鲁王会合;后来隆武帝成立新政权,也写信去致贺,被封为宁靖王。
1706664073
1706664074
这些政权都只有一年就倒台了。先是郑芝龙投降满清,隆武帝逃到福建汀州被俘,绝食而死;朱术桂和鲁王一起逃到浙江舟山,后被郑彩等人迎接到厦门。
1706664075
1706664076
接着,明思宗的堂弟、年仅23岁的桂王在广东被拥立为永历帝,永历帝和皇室血统最近,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各省纷纷拥戴,声势浩大,是明朝皇室第三次力图复兴。
[
上一页 ]
[ :1.7066640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