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67208e+09
1706667208 1889年为131548卢比,
1706667209
1706667210 1890年为199788卢比,
1706667211
1706667212 1891年为20313l卢比,
1706667213
1706667214 1892年为229117卢比,
1706667215
1706667216 1893年为331613卢比,
1706667217
1706667218 1894年为398131卢比,
1706667219
1706667220 1895年为634086卢比,
1706667221
1706667222 1896年为781269卢比,
1706667223
1706667224 1897年为820300卢比,
1706667225
1706667226 1898年为817851卢比,
1706667227
1706667228 1899年为822760卢比,
1706667229
1706667230 1900年为710012卢比,
1706667231
1706667232 1901年为783480卢比,
1706667233
1706667234 1902年为815338卢比,
1706667235
1706667236 1903年为687324卢比,
1706667237
1706667238 1904年为186654卢比,
1706667239
1706667240 1905年为902595卢比,
1706667241
1706667242 1906年为1140336卢比,
1706667243
1706667244 1907年为146l383卢比。[146]
1706667245
1706667246 这组数据表明,西藏地区从亚东关输出原料和其他货物商品的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706667247
1706667248 第一阶段,1889~1894年。此时亚东尚未正式开埠,原料产品的外流数额尚不大。在这一阶段,西藏原料的输出逐年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7.76%。
1706667249
1706667250 第二阶段,1895~1903年。这时亚东关输出商品的价值总额虽有较小幅度的上下波动,但较诸亚东关开埠之前的输出量有了明显增长这一点却是昭然可见的。在这9年中,亚东关年平均输出商品的价值总额为763602卢比,比第一阶段的年平均输出商品价值总额增长514714卢比。
1706667251
1706667252 第三阶段,1904~1905年。1904年,西藏从亚东关输出商品价值总额由于受到英军第二次侵藏战争的影响而猛烈下跌,从1903年的687324卢比降至186654卢比。但尽管如此,该年输出商品的价值总额仍比1889年多55106卢比,这表明英国对中国西藏经济的侵略已达到了一定深度,即使处于战争状态,也不能停止商人们的活动,半殖民地经济的运行已经显露端倪。
1706667253
1706667254 第四阶段,1905年以后。西藏从亚东关输出商品的价值总额猛然大增。“印藏贸易以羊毛牛皮为大宗,前藏商人贩货由江孜运至帕克里而止,将货售与上下卓木土人,再由卓木脚夫转运往噶伦绷、大吉岭等处。”[147]由此可见,羊毛、牛皮等原料是英国掠夺中国西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主要对象。
1706667255
1706667256 在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英国从中国西藏掠夺去的原料价值为:羊毛581944卢比,麝香116024卢比,牛尾42628卢比,羊皮14183卢比,骡、马等31823卢比。需要指出的是,英国在打开西藏门户之前,对西藏的黄金等矿产资源期望值很高,但由于西藏地区在清代的矿业比较落后,情况并不尽如其意,所以英国侵略者其后将掠夺的重点放在羊毛、牦牛尾等畜牧业初级产品上。英印低价收购羊毛等原料,不仅使农牧民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西藏民族手工业也受到冲击,使本来就脆弱的民族手工业在英印机器生产的商品冲击下,发展更加困难。同时,农奴们还要为运输这些商品无偿支差,庄园中的份地与租地收成降低,而农奴主们根本不会为支差减少缴纳的赋税,导致堆穷、差巴的生活更加贫困。这些情况交织在一起,对于西藏的庄园经济也带来相当大的冲击。
1706667257
[ 上一页 ]  [ :1.7066672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