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68194e+09
1706668194
1706668195 [86] 鹿传霖(1836~1910),清末大臣。直隶(今河北)定兴人。字滋(芝)轩,号迂叟。同治进士。1874年任桂林知府。后历任福建按察使、四川布政使。1883年升任河南巡抚。后调陕西巡抚。1895年升任四川总督,整顿吏制,创建文学馆和算学馆。因得罪奕被撤职。1898年戊戌变法后,由荣禄荐为广东巡抚。次年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到太原保护慈禧太后逃到西安,授两广总督,升军机大臣。回京后兼任督办政务大臣。1910年死,谥文端。著有《筹瞻疏稿》等。
1706668196
1706668197 [87] 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二月初四“谕军机大臣瞻对藏官滋扰明正土司地方着鹿传霖秉公查办”。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284页。
1706668198
1706668199 [88] 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初四“恭寿鹿传霖奏朱窝借瞻对为护符与章谷构衅并瞻对滋扰明正等案现在办理情形折”。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287~1289页。
1706668200
1706668201 [89] 光绪二十二年(1896)十月“鹿传霖等奏三瞻一律肃清现在筹办善后折”。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306~1309页。
1706668202
1706668203 [90] 光绪二十二年(1896)九月初一“鹿传霖为请代奏瞻对准派藏官一事请收回成命致总署电”。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300页。
1706668204
1706668205 [91] 光绪二十二年(1896)九月初四“谕军机大臣电寄鹿传霖朝廷之意正恐达赖喇嘛不能慑伏请停止补放瞻对藏官一事应毋庸议”;光绪二十二年(1896)十月十五日“鹿传霖奏瞻对收复请撤藏官达赖喇嘛势难生衅外向折”。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302~1304页。
1706668206
1706668207 [92] 《清季筹藏奏牍》第一辑《鹿传霖奏牍》卷三,第7~9页;光绪二十二年(1896)十二月初五“鹿传霖奏遵旨再陈瞻对必须收回章谷朱窝也宜改流折”。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310~1311页。
1706668208
1706668209 [93] 据《十三世达赖喇嘛年谱》记载,藏历土狗年一月,达赖喇嘛上书皇帝并委派孜仲洛桑赤列、色热瓦·西绕曲培、甘丹寺多康洛桑顿卓、格东札·甲映格参等人连同《西藏民众请愿书》一起经水路秘密送往北京。皇帝降旨,经驻藏大臣将新龙(瞻对)依旧归还西藏。达赖喇嘛接旨后,向东方行九叩礼谢恩。详见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7,第136页。
1706668210
1706668211 [94] 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初三“谕军机大臣瞻对改流日久未决办理一有不慎必致牵掣全局着恭寿通盘筹划”。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314~1315页。
1706668212
1706668213 [95] 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一月初九“谕内阁三瞻毋庸收回善后事宜仍着恭寿经理”。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319~1320页。
1706668214
1706668215 [96] 第穆活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之一,因其祖庙为林芝地区的第穆恰纳寺而命名。
1706668216
1706668217 [97] 1910年(宣统二年)清廷恢复第穆呼图克图靖善阐师名号,准其转世,认定丹增嘉措为第九世第穆呼图克图。
1706668218
1706668219 [98] 帕巴拉·帕巴桑吉(1507~1566),1507年(藏历火兔年)生于工布曲康杂瓦地方,出生后不久,他便被认定为第二世帕巴拉活佛。所以,1507年左右可以被视为帕巴拉活佛世系最初形成的时间。帕巴拉·帕巴桑吉20岁时在甘丹寺受比丘戒,因得益于前辈的威望和名声,在康区享有很高的地位。
1706668220
1706668221 [99] 他曾于土鸡年(1609)和木兔年(1615)前往卫藏,并去扎什伦布寺拜第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为师。
1706668222
1706668223 [100] 《清高宗实录》卷五三五。
1706668224
1706668225 [101] 有清一代,清朝中央为处理西藏地方事务,任命一些重要人物为摄政,均没有封王位,无论清中央或西藏地方的藏文资料中,都记载为“摄政”;在近些年的一些论文或翻译资料中,出现了西藏“摄政王”之类的字样,是不正确的。
1706668226
1706668227 [102] 多杰才旦:《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上),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第531页。
1706668228
1706668229 [103] 牙含章编著《达赖喇嘛传》,人民出版社,1984,第140页。
1706668230
1706668231 [104] (清)王彦威编《清季外交史料》卷一一七,文海出版社,第33~34页。
1706668232
1706668233 [105] 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第151页。
1706668234
1706668235 [106] 恰白·次旦平措先生虽然也转摘了十三世达赖喇嘛传记《稀奇珍宝链》中的相关内容,但并没有同意十三世达赖喇嘛传记中所说“第穆呼图克图送给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靴子见藏有符咒”的说法;因为是十三世达赖喇嘛传,肯定会为传主颂扬备至,对于传主的政敌亦会大加诋毁,传记只是一家之言,并不公允。恰白先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第穆活佛的问题,有以上这些各种说法,实际上这些传闻清楚地表明了当时西藏统治者之间进行着尖锐、激烈、复杂的权力之争。”详见恰白·次旦平措等著《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下),陈庆英等译,西藏社会科学院等,2004,第953页。
1706668236
1706668237 [107] 《十三世达赖喇嘛传》(藏文版),转引自牙含章编著《达赖喇嘛传》,人民出版社,1984,第146页。
1706668238
1706668239 [108] 罗桑加措:《第穆呼图克图阿旺罗桑赤列绕杰蒙冤前后》,详见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7,第488页;霍康·索朗边巴:《第穆活佛受害经过》,详见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7,第639页。
1706668240
1706668241 [109] 罗桑加措:《第穆呼图克图阿旺罗桑赤列绕杰蒙冤前后》,详见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7,第488页;霍康·索朗边巴:《第穆活佛受害经过》,详见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7,第639页。
1706668242
1706668243 [110] 查尔斯·贝尔(Charles Bell),曾任职印度内务部,长期担任英国驻锡金行政长官(负责对锡金、不丹的经营和打开西藏通商渠道事务)以及驻西藏亚东、江孜一线商务代理处等侵略机构的高级官员,是英国政界有名的“西藏通”,一贯坚持侵略、分裂西藏的强硬派立场。
[ 上一页 ]  [ :1.7066681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