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69858
1706669859
[63] 秦永章著《日本涉藏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第121页。书中介绍:大谷光莹赠送达赖礼物有木制观音立像一尊,红地龙纹织锦三卷;福岛安正送的礼物是十连发手枪一支,子弹三百发。又见多田等观著《入藏纪行》,钟美珠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第8页。
1706669860
1706669861
[64] 秦永章著《日本涉藏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第124页。
1706669862
1706669863
[65] 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十一)——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年谱》,民族出版社,1989,第104页。
1706669864
1706669865
[66] Susan Meinheit,A Gift of the Dalai Lama:Tibetan Scroll Returned to Library,Library of Congress Information Bulletin,June 2000,Vol.59,No.6,p.149. 郭永虎:《柔克义与近代美国的西藏政策》,《中国藏学》2006年第4期。
1706669866
1706669867
[67] 《柔克义文件》(Rockhill Papers),罗斯福致柔克义,1908年8月1日,转引自 Kenneth Wimmel,William Woodville Rockholl,Scholar-Diplpmat of the Tibetan Highlands. 郭永虎:《柔克义与近代美国的西藏政策》,《中国藏学》2006年第4期。
1706669868
1706669869
[68] Close Encounters of an American Kind: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in Tibet,World Policy Journal,Vol.15,No.4. Winter 1998-1999.p.85.郭永虎:《柔克义与近代美国的西藏政策》,《中国藏学》2006年第4期。
1706669870
1706669871
[69] 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十一)——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年谱》,民族出版社,1989,第105页。
1706669872
1706669873
[70] 关于马达汉其人以及马达汉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见面情形,孙宏年曾做过较为细致的研究,详见孙宏年《马达汉与十三世达赖喇嘛——以1908年的五台山会见为中心》,马大正、厉声、许建英主编《芬兰探险家马达汉新疆考察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第286~290页。
1706669874
1706669875
[71] 伍昆明主编《西藏近三百年政治史》,鹭江出版社,2006,第239页。
1706669876
1706669877
[72] 《朱尔典爵士致爱德华·格雷爵士》1908年7月21日,见《英国外交档案》全宗535号11卷,100号文件。转引自伍昆明主编《西藏近三百年政治史》,鹭江出版社,2006,第239页。
1706669878
1706669879
[73] 《朱尔典爵士致爱德华·格雷爵士》1908年7月21日,见《英国外交档案》全宗535号11卷,98号文件,第84页。转引自伍昆明主编《西藏近三百年政治史》,鹭江出版社,2006,第240页。
1706669880
1706669881
[7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杂档”,《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481页。
1706669882
1706669883
[75] 《清德宗实录》卷五三五,第16页。
1706669884
1706669885
[76] “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内务府咨续修达赖房间工程原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理藩部档第668号;又见丹迥·冉纳班杂、李德成《名刹双黄寺》,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第95页。
1706669886
1706669887
[77] 《内厅侦察达赖报告》,藏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是一本线装用毛笔手抄无记名的原始日志,共94页。是清政府派专人守候于达赖喇嘛驻锡地黄寺,每日侦察完达赖一行的行踪之后,按不同情况与内容分类笔录的,共记录了达赖一行在京八十四天的全部活动。文字较为真实可信。见索文清《一九〇八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晋京朝觐考》,《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706669888
1706669889
[78] 大堪布(含札萨克喇嘛)4员,小堪布12员,他们的名字依次是:札萨克喇嘛:罗桑谢珠。堪布:罗桑讲臣、桑皆挪布、罗桑吾色、罗桑南珠、见赞错臣、堆瓦罗丹、罗桑旦增、见巴该列、罗桑加措、贝巴图旺、罗桑扎喜、旦增披皆、罗桑开交、罗桑乌珠、阿旺却扎。
1706669890
1706669891
[79] “寿耆等奏代达赖喇嘛受赏谢恩折”,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合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4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483页。
1706669892
1706669893
[80] 有学者根据藏汉历史文献的研究,将达赖喇嘛给皇帝跪拜的方式分为两种:(1)在给皇帝奏事请安的书表中,用文字——“跪接谕旨”“合掌跪奏”“伏乞皇上圣鉴”“伏乞明览。请旨”“伏祈圣上时赐纶音”“叩谢”等词语表明臣属关系;(2)面向圣旨、万岁牌、皇帝画像、皇宫所在地及皇帝本人,用行为——“俯伏”“三跪九叩”“稽首”“叩拜”“跪接跪送”等动作表达臣属关系。跪拜的方法有三类:(1)大礼三跪九叩;(2)便礼一跪三叩;(3)特殊场合行屈膝礼,只跪不叩。特定环境下觐见皇帝时,虽然免跪免叩,但达赖喇嘛的座位必须低于皇帝的宝座,以示尊卑属领之别。详见贾英波、陈崇凯《从达赖喇嘛给皇帝跪叩看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3月。
1706669894
1706669895
[81] 荣赫鹏著《英国侵略西藏史》,孙煦初译,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编印,1983,第289页。
1706669896
1706669897
[82] 吴丰培编辑、赵慎应校对《清季筹藏奏牍》第一辑《张荫棠奏牍》卷五,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32~33页。
1706669898
1706669899
[83] 原定陛见日期为九月十二日,因陛见礼节问题意见不一而改期在九月二十日,并定于九月十四日在黄寺先期演礼。仁寿殿,在颐和园东宫门内,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坐朝听政的大殿。每年正月至十月,慈禧移住颐和园,在此接见大臣,处理政务。
1706669900
1706669901
[84] 《内厅侦察达赖报告》载,觐见皇太后、皇帝前之必要演礼共有两次,第一次演礼是九月十四日,偕同达赖参加演礼者有“钦派王大臣、那王、棍贝子等,理藩部、内务府、外务部等衙门各堂官皆带同司员,来黄寺照料”。第二次演礼是在十月初三,那天由达赖“遣堪布等十四员带兵役十二名,前往紫光阁恭代演习筵宴礼节”。
1706669902
1706669903
[85] 《内厅侦察达赖报告》九月二十一日记录。
1706669904
1706669905
[86] “理藩部奏恭进达赖喇嘛陛见礼节折”,《政治官报》第356号(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日),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
1706669906
1706669907
[8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咨呈”。
[
上一页 ]
[ :1.7066698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