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71284
[1] 熬茶是藏传佛教做法事时的一种布施之称。清朝驻藏大臣的职责之一,就是在宗教活动时代表大清皇帝向西藏僧众发放布施。说“熬茶大臣”意思为驻藏大臣除了熬茶其他什么都做不了。
1706671285
1706671286
[2] 卢秀璋主编《清末民初藏事资料选编(1877~1919)》,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第295页。
1706671287
1706671288
[3] 卢秀璋主编《清末民初藏事资料选编(1877~1919)》,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第14页:“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欧美人入藏者不鲜,然率皆不得至拉萨。今列举之:……俄罗斯大探险家布里华士奇为数度之大旅行。其第三度旅行欲寻河源(黄河),以一八七九年三月往,一八八零年十月返。……英国人洛奇尔凡两度入藏……又千八百八十九年至九十年,比利时天主教徒之一团体入藏。又千八百九十一年至九十二年,英人巴华士尉与梭罗德博士同入藏。千八百九十二年,英人笛罗女孑身孤往,率亚细亚人五名,由甘肃入西藏,九十三年,经四川之打箭炉,返于中国……又法人焦德罗氏、格黎拿尔氏,以千八百九十三、四两年入藏。英人列德的儿以千八百九十五年,偕其妻入藏……又瑞典著名探险家士比海津以一八九六年及一九零一年两度入藏……又俄罗斯人哥十罗夫自谦九百年至千九百零一年入藏,所探秘密颇多云。日本人则近三、四年来,渐有探险于西藏者,曰河口慧海,曰成田安辉,曰能海宽。”
1706671289
1706671290
[4] 《英国外交大臣兰斯敦致英国驻俄大使斯科特电》,转引自军事科学院《中国近代战争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战争史》(第2册),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第315页。
1706671291
1706671292
[5] 吴丰培:《清季筹藏奏牍·鹿传霖奏牍》、《清季筹藏奏牍·安成奏牍》、《清季筹藏奏牍·刘秉璋奏牍》(卷三),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页。
1706671293
1706671294
[6] 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第488页。
1706671295
1706671296
[7] 吴丰培:《清季筹藏奏牍·鹿传霖奏牍》、《清季筹藏奏牍·安成奏牍》、《清季筹藏奏牍·刘秉璋奏牍》(卷三),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22页。
1706671297
1706671298
[8] 《三大寺大众等公禀》,详见《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第167页。
1706671299
1706671300
[9] 吴丰培:《清季筹藏奏牍·鹿传霖奏牍》、《清季筹藏奏牍·安成奏牍》、《清季筹藏奏牍·刘秉璋奏牍》(卷三),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2页。
1706671301
1706671302
[10] 〔日〕河口慧海:《西藏旅行记》(下卷),东京博文馆,1904,第178页。
1706671303
1706671304
[11] 〔日〕山县初男:《西藏通览》(第2编),四川西藏研究会宣统元年,第54页。
1706671305
1706671306
[12] Britain and Chinese Central Asia:The Road to Lhasa,1767-1905,pp.254-255.
1706671307
1706671308
[13] 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第7页。
1706671309
1706671310
[14] 《英国外交大臣兰斯敦致英国驻俄大使斯科特电》,转引自军事科学院《中国近代战争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战争史》(第2册),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第98页。
1706671311
1706671312
[15] 卢秀璋主编《清末民初藏事资料选编(1877~1919)》,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第296页。
1706671313
1706671314
[16] 本章中有关“民族国家建构”和“同质化”的思考得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扎洛主持的课题“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与藏区的社会转型”。
1706671315
1706671316
[17] 吴丰培:《清季筹藏奏疏》卷一。
1706671317
1706671318
[18] 详见杜文忠《边疆的法律:对清代治边法制的历史考察》,人民出版社,2004。
1706671319
1706671320
[19] “戊戌六君子”,指1898年(清朝光绪二十四年),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光绪皇帝实行“新政”,结果失败,六个主要参与者被杀。他们是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
1706671321
1706671322
[20] 米勒等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527页。
1706671323
1706671324
[21] 王希恩:《论“民族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706671325
1706671326
[22] 郭世佑:《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的内在联系及其他》,《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1706671327
1706671328
[23]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第227页。
1706671329
1706671330
[24] 冯建勇:《构建民族国家: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边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3期。
1706671331
1706671332
[25] “路径锁定”概念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社会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方向性的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
1706671333
[
上一页 ]
[ :1.7066712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