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72297
1706672298
[154] 吴丰培著,马大正等整理《吴丰培边事题跋集》(《联豫驻藏奏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第188页。
1706672299
1706672300
[155] 钟颖之电,参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西藏历史资料汇编》第三册。
1706672301
1706672302
[156] 详见绍雍《哥老会与辛亥革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1706672303
1706672304
[157] 详见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第五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第532~533页。
1706672305
1706672306
[158] 详见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第五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第533~534页。
1706672307
1706672308
[159] 详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合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235页。
1706672309
1706672310
[160] 第二世嘉木央活佛久麦旺波著《六世班禅洛桑巴丹益希传》,许德存等译。
1706672311
1706672312
[161]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陈庆英等译,民族出版社,1988。
1706672313
1706672314
[162]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陈庆英等译,民族出版社,1988。
1706672315
1706672316
[163]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藏藏历火马年四月一日达赖请仍以乾隆五十九年鄂博为界除亚东以外不准通商奏书稿。另据记载,这年4月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派遣御前大臣博迪苏等官员来到库伦慰问达赖,此奏折可能由他们转呈光绪皇帝。
1706672317
1706672318
[164] 经过查阅资料和采访川军在拉萨的后裔,可以说明这一点。
1706672319
1706672320
[165] 吴丰培编辑《清代藏事奏牍》,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第1329页。
1706672321
1706672322
1706672323
1706672324
1706672326
西藏百年史研究 附录:藏史阅读常见翻译词
1706672327
1706672328
呼图克图:蒙语“长寿”的意思,是对藏传佛教大活佛的高级称号。如班禅、帕巴拉等都称为呼图克图,清朝时期任西藏摄政的活佛也被称为呼图克图,如第穆呼图克图、热振呼图克图等。
1706672329
1706672330
司伦:司伦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没有得到中央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擅自设置的一个官职。其地位高于噶伦,低于摄政。
1706672331
1706672332
噶伦:是清朝雍正时期设置的官职,到乾隆十六年(1751)批准设立噶厦,噶厦内设噶伦四人,三俗一僧,官序三品。
1706672333
1706672334
伦钦:伦钦也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没有得到中央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擅自设置的一个官职,其地位高于噶伦。参加西姆拉会议的西藏地方代表谢扎·班觉多吉曾任此职。
1706672335
1706672336
台吉:清对蒙古贵族封爵名。位次辅国公,分四等,自一等台吉至四等台吉,相当于一品官至四品官。在西藏是官职名,官序大四品。
1706672337
1706672338
札萨: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品级名。源自蒙古语札萨克(执政官)。清代沿用于西藏。起初地位高于噶伦,后降至噶伦以下而略高于四品。其中有僧有俗,按惯例僧官札萨列于俗官札萨之前。在藏语里札萨和台吉常被合称为“札·台”,排序在四品官之前。
1706672339
1706672340
宗本:西藏地方行政单位“宗”的长官,宗本又被称为“宗堆”,即“驻宗”的意思,官序五、六、七品,每个宗一般设僧、俗宗本各一名。
1706672341
1706672342
代本:西藏的军官职名,“代”(正确的发音应该是“达”,“代本”应是“达本”)是“箭”的意思,“本”是“官”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箭官”的意思。职务相当于团长,下辖500名士兵,官序四品。
1706672343
1706672344
茹本:代本下辖的军官,相当于营长,每名代本下辖茹本二名,每名茹本带兵250人。
1706672345
1706672346
甲本:茹本下辖的军官,每名茹本下辖甲本两名。“甲”是藏语“百”的意思,“甲本”即“百人长”,相当于连长,每名甲本带士兵125名。
[
上一页 ]
[ :1.7066722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