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9375e+09
1706693750 欧美学界另有一项研究传统,那便是对较小的社会群体内或较亲近人群间的敌对、冲突与相关“边界”之研究。1960年代,埃利亚斯已注意到一种普遍的人群对抗与冲突模式:非常相似或亲近的两个群体,一方认为自身是本地人(established),而认为另一群体为外来者(outsiders)。本地人常强调某些当地文化或生活习俗上的“规范”(norms),并认为这是外人所缺并难以模仿的。由于外来者是此种“规范”的潜在破坏者,因而本地人又认为他们是污秽不洁的4。他在一个相对而言,相当小且人群间同构型高的社区中作这样的研究,因而能够在人类社会分群上有此独到的见解。这种划分非常相近人群间的“规范”,在布迪厄对人类社会分群的研究中有更深入的探讨。他对于社会“品味”(taste)的研究,更让我们了解这种人类社会分群边界“规范”的特质及其如何形成与被操弄。他指出,社会认同建立在“区分”(distinction)之上,而通过创造、操弄生活品味的“区分”,一个人群借以敌视最亲近也因此最有威胁的另一群体。5
1706693751
1706693752 基拉尔的“模仿欲望”(mimetic desire)与“魔性替身”(monstrous double)之说6,更深入说明此种非常相似的或亲近人群间的相互模仿与敌对。更重要的是,他指出,此种亲近人群内部的紧张关系,使得社会骚乱时一个或少数社会边缘人成为“代罪羔羊”,以消除社会紧张并凝聚人群,此即为他的“代罪羔羊理论”。7这种亲近群体内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以及“代罪羔羊”现象,在许多社会文化中的“家族”群体里最能显现出来。譬如,人类学者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在有关污染与女性社会角色的研究中也曾指出,在以男性为家族主体的社会中,由于嫁入的女人破坏男性家族之内外“边界”,因而被认为是“有污染的”。8这也说明了在中国社会中,女人在许多信仰与仪式里都被认为是“污秽的”,以及为何在家族纠纷中媳妇常成为“代罪羔羊”。
1706693753
1706693754 虽然以上学者所研究的人群“区分”,有些是小镇中的老居民与新居民的区分,有些是同一地各社会阶层人群间的区分,有些是家庭或家族中核心(男性)与边缘(女性)的区分,但这种亲近人群间的敌对模式,常被扩大而见于人群间的种族或族群关系之中。我认为,对于研究族群或民族现象的学者,这一类的研究有可借鉴之处。相反地,族群研究者对于族群冲突、对立的研究成果,对于思考亲近社会群体间之区分问题也有相当助益。
1706693755
1706693756 譬如,以上我所描述的村寨居民心目中对“族”或“民族”的概念,以及他们与“外族”之区分,都显示所谓“异族”不只是远方某一特定人群,而是由邻近家族、村寨开始向外延展、层层相扣的人群。这也说明为何人们对邻近或亲近人群的猜疑与敌意,经常与他们对远方“异类”的猜疑与敌意互为表里。此种猜疑与敌意,使得人们觉得个人与群体“身体”需要保护——防范污秽、不洁经由各种媒体侵犯此“身体”。而群体中的“外人”或边缘人,如女人,则常被认为是带来不洁、不幸的媒介。在岷江上游各沟各村寨中,以细微的差异来造成人群的区隔,明确地表现在语言、服饰与其他文化和生活习俗之上。外来女性在语言、服饰与生活细节上,破坏、污染本地人的“规范”;她所来自的群体——母舅家,同时也是邻近另一家族——常试图干涉、改变本地人的“规范”。如此在本地人群中造成一种潜在的威胁与紧张。此种亲近之人所带来的污染威胁,与他们过去所感受远方“蛮子”“汉人”所带来的污染威胁,常相互增长。因此在传述“神话”“历史”与人们的“过去经验”中,人们常将女性异类化、带罪化或污化,以表达对一层层外在世界的敌意与恐惧。特别是在岷江上游村寨社会中,性关系的、道德的与身体的洁净是一个重要社会规范,以划分我群与“蛮子”和“汉人”。而女人,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人,常被众人认为是村寨中此种规范的潜在破坏者,因此她们被认为是有毒的、有污染的。在岷江上游各村寨中,这种女人被称作“毒药猫”。
1706693757
1706693758 以下我将由流行于岷江上游的“毒药猫”传说,来说明村寨民众如何以少数女人为“代罪羔羊”,以消除社会内部骚乱,表达对外在敌人的恐惧与憎厌,并因此强化群体认同。
1706693759
1706693760 四、岷江上游村寨中的毒药猫
1706693761
1706693762 岷江上游村寨中普遍流传“毒药猫”的说法。在民众的心目中,“毒药猫”是一种会变化及害人的人,几乎都是女人。她们或变成动物害人,或以指甲施毒害人。受害者则是村寨中的小孩或男人。一个村寨中,哪个人或哪些人是“毒药猫”,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如今许多老年人都认为,过去村寨中毒药猫多,现在已少了;或者说过去毒药猫较凶,现在的毒药猫毒性较轻。因此,目前在许多村寨中,“毒药猫”只是过去的传说,尽管它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感情与行为。但在过去,每个寨子都有“毒药猫”,这便不只是一个故事或神话,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经验、记忆,因此也深深影响村寨内外人群的互动关系。
1706693763
1706693764 无论如何,人们常将村寨中一些莫知来由的疾疫与意外灾难归罪于毒药猫。对毒药猫的恐惧,使得家或寨子成为人们在夜间寻求保护的城垒;没有绝对必要,人们都不愿在夜间离开家或寨子。毒药猫女人又被认为是有毒、污秽与淫乱的。因此对于讲求道德与血缘“纯净”的村寨男人来说,这些毒药猫女人除了可怕之外,也是险恶可憎的。虽然人们畏惧、厌恶毒药猫,但他们又认为“无毒不成寨”(寨子里没有毒药猫也不好)。
1706693765
1706693766 根据一般说法,毒药猫白天与常人无异,到了晚上,躯体睡在家中,灵魂就变成某种动物四处害人。据说,每只毒药猫都有一个小口袋,里面装有各种动物的毛。当晚上毒药猫要出去害人时,就把手伸到口袋里,摸到什么动物的毛就变成哪种动物。然后,将走夜路的人吓得摔到悬崖下面去。以下是茂县赤不苏一位中年人所说的一段村寨往事。
1706693767
1706693768 我们寨子有一家,在大集体时有两个人,要去开会。寨子上有个毒药猫王子,变一个白马,跟寨子上一匹白马一样的。这两个人,一个胆小,一个胆大。他们觉得有白马跟着,知道是毒药猫。胆大的就说:“我躲在石包包(按:突出的岩石)这儿,你去把它吆上来。”结果马一过来,躲在坎子上的那个人吆喝一声,马就掉下去死了。他们两个商量,明天我们很早起来看,如果死的是寨子里的马,我们就都不要开腔;如果不是,就是毒药猫了。第二天,他们来看,结果没有死马,但寨子里有一个人病了。他们说,整了毒药猫的人一去,那个毒药猫就会吐血死掉,所以一般是不去的。但这两个是村干部,不去也不行。他们就去看看。那毒药猫的家人把她抬到医院去,在半路上就遇到那两个村干部,那个人就吐血死了。为了这事,到现在两家的关系还僵得很。
1706693769
1706693770 一位松潘小姓沟的中年人,曾告诉我一个当地有关“毒药猫”的故事。
1706693771
1706693772 一个男子在河边推磨,推水磨。来了一个毒药猫,她说:“你一个人在这推磨最怕啥子?”毒药猫问他。他说:“我最怕驴子,进来呀呀叫,我最害怕。”后来毒药猫就变一只驴子来了。磨房门一开,就阿阿叫。这个人就把驴子勒到,就把粮食托在高头,骑上,一打,就往包包上(按:指山崖头上)登上去。走到半路她累到了,就唤。走到屋里,他把几个儿子喊起来,说:“我捡了一只驴子,你们给它喂点草。”他儿子们给她草她不吃。他们就说:“爸爸驴儿不吃草。”他说:“不吃就给它饿着。”五点鸡叫,她就说:“你把我放了吧,我屋里头娃娃要哭,要喂奶。”他才跑下去,把她放了。
1706693773
1706693774 就像以上故事一样,大多数毒药猫变动物的故事中,最后被修理的都是毒药猫。而修理毒药猫的人,则是她们自己的丈夫,或本村中的青壮男子。在村寨民众心目中,毒药猫主要都是女子。至于男人会不会变成毒药猫,各人说法不一。9毒药猫与女人间的关系,明确表现在传说中毒药猫的传承或训练上——传说中毒药猫都是由母亲传授给女儿。以下是一位黑虎沟老人的口述,代表此种普遍的看法。
1706693775
1706693776 毒药猫女的、男的都有,但女的要凶些,狡猾些。只要走得起路,她母亲就教她。没得人的时候,把她喊来,把火笼烧起,做馍馍的熬盘搁在上面,把女子也放在上面,毛毛也搁在熬盘高头,要她打滚。滚打了,拿啥子毛变啥子。教她,一般都是母亲教,父亲不教。技术上指正她。一直长大,就变成毒药猫。男的也有,很少,男的不遗传。
1706693777
1706693778 以上口述说明,毒药猫不仅在母女间传承,与此传承相关的火笼、灶边与锅盘,也都是与女性有关的场域与器具。在较汉化的地区,毒药猫又被认为与灶神有密切关系。据黑虎沟的一位老者称:
1706693779
1706693780 灶神菩萨是毒药猫的祖先。他们两个最要好,他也是个毒药王。她有个小口袋,放的有麻雀毛、老鼠毛、豹子毛、牲口毛、牛毛都装得有。他们说,她的口袋就藏在火笼底下,灶神菩萨替她管。她阴着掏出来,一打开口袋,打个滚,拿到啥子毛就变啥子。拿到老鼠毛就变老鼠,晚上就扰人,把人甩下坎,把你吃了。真正把人吃的还没看到过,只是几扰几扰的把你吓死,或把你吓出病来。
1706693781
1706693782 同是家中的女人,毒药猫却无法将法术传给媳妇。相反地,许多有关毒药猫的故事,述说毒药猫母亲如何想要害自己的儿子,却总被媳妇揭穿而使得毒药猫受惩罚。或说,婆婆如何想将毒药的技术传给媳妇而不成。10下面是一位赤不苏人所说的故事。
1706693783
1706693784 据说有一个儿子,结了一个爱人,当时还没有小孩。母亲在家煮饭,让儿子与媳妇出去耕地。正是春耕季节,要播种。晚上媳妇被她母亲施的毒药猫法术吓到了。她就跳到柜子里躲起来。在我们羌区说,面柜子是毒药猫的交通工具,像马、车一样。那天晚上那媳妇躜到柜子里去时,那老人婆恰恰又是毒药猫王子。毒药猫王子,就是那一天晚上,四面八方的毒药都要来她这,来受训或接受任务之类的。她骑起面柜子出发。她开会的地点,所有的毒药猫都来了。他们掷骰子。那老人婆——那毒药猫王子输了,要拿出很多酒肉来赔偿损失。媳妇就躲在柜子里听老人婆说些啥子。老人婆宣布:“明天午时,我既然输了,我就要按我们的制度,把我的娃儿拿出来给你们吃……”媳妇听到,吓得昏了。因为他们感情相当深。第二天,他们在田里休息时,她滴了眼泪,滴在她爱人脸上,他才发现她在流泪。他问她:“今天是咱个事?”要说,对方是她爱人的母亲;不说,他的爱人又会被害死。她忍了又忍,眼泪不住地流。最后在他的催促下,原原本本地告诉他爱人。他爱人听了说:“我有办法。”他说,即使是亲生母亲也不认了。在他们做田做到一半时,他的母亲就来了,带来牛草与馍馍,要他们吃午饭。那妈妈要去喂牛吃草。儿子要母亲吃饭,他自己拿牛草给牛吃。牛吃了的确眼睛红了。那儿子就把牛鼻索拉一拉,牛退到崖边,就被他杀了推下崖去。牛一死,他母亲回家,也死在门槛上。
1706693785
1706693786 有些人说,毒药猫只害自己的儿子,不敢害自己的丈夫。另有人则说,毒药猫喜欢害自己最亲近的人,主要是自己的丈夫与儿子。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认为毒药猫绝对不加害自己的弟兄。而且,毒药猫在东窗事发后,经常是由她的父母或弟兄领回去——回到自己的娘家去。如下面这位黑虎人所说的:
1706693787
1706693788 那天晚上,他婆娘一睡就喊不醒。他就早有准备,洒了草木灰。半夜他听到响,起来看,一个猫脚印子从门槛上过。他就跟着去到那地方。那些毒药猫在那叽里呱啦,她们那种语言有些听不懂,很吓人。王子,人指甲衣服穿起,野鸡翎子插起。那男人吓得溜了回去。结果,半夜从天窗上,先一个人脚杆甩下来,一下,又有一个人手杆甩下来。他把它们藏了,假装睡觉。后来他婆娘也回来,打个滚又变成人。到了那天,他婆娘的爸爸妈妈来了,他招待他们坐在那烤火。那男子就从床底下把人的手杆、脚杆拿出来。“你们看你们女儿干的安逸,昨天从天窗甩下来的人手杆、脚杆,你们看咋办?”她的父母就说:“要她改。”怎么改呢?要她到九条大河去洗,把她洗干净,所有的毒都洗完。这婆娘就被她父母逼到大河去洗,已洗了八条河了。最后一条时,天上就喊下了:“那姑娘不要洗了,洗不得了,再洗毒药猫要断根。”好像她有代表性一样,断根了,人间的瘟疫流行,人更不得安全。
1706693789
1706693790 在此所谓毒药猫之“毒”,似乎又是一种具体的毒药,其毒性或污染性可以借河水洗净。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类的故事都是说“无毒不成寨”:一方面解释为何到现在还有毒药猫,只是比从前少很多;一方面又说为了避免更严重的瘟疫,一个寨子中有毒药猫存在是必要的。
1706693791
1706693792 与毒药猫有关的是会从指甲放毒的女人。事实上,毒药猫与“从指甲放毒的女人”之间的区分相当模糊。有人认为,毒药猫有两种:一种从指甲放毒,一种专变动物害人。因为指甲上放毒的人是借由食物传毒,而烹煮食物又是女人的事,所以人们都认为这种放毒的“毒人”全是女人。再者,变动物的毒药猫多是年轻的女人,许多本地人说,通常还是些漂亮的女子。相反地,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从指甲上放毒的是老年女性。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当毒药猫年老时,她们的毒就逐渐消退,到后来就只剩指甲里的一点毒了。
1706693793
1706693794 五、女性与猫:区分的破坏者
1706693795
1706693796 与“毒药猫”类似的“毒女故事”,在人类社会中并不少见。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经常认为部分女人是“狐狸精”“女巫”或是“放蛊的女人”。研究“女巫”或“女人污染力”的学者,曾由各种角度指出这些偏见的社会根源。
1706693797
1706693798 毒药猫故事的叙事情节与含义,一方面与西方“女巫”传说所反映的社会与两性关系类似;另一方面,它又与某些社会(如中国与印度)妇女在宗教仪式、社会上具“污染力”的角色相关。然而,在欧洲或美国新英格兰,无论女巫是否作恶害人,或是否曾存在一个巫术传统,各种民间、政治与宗教团体的确曾对“女巫”施加暴力。11在岷江上游地区,“毒药猫”只是村寨人群间的闲言闲语——没有任何关于女人巫术传统的证据12,群众也没有对她们施加严重的群体暴力。人类学者曾以生产方式、婚姻的社会功能与父系家族继嗣等,来解释印度与中国妇女在社会与宗教仪式上“污染力”的由来。13然而无论在生产方式、婚姻或家族方面,岷江上游的羌族(与部分藏族)都有不同于中国内地和印度的相关社会背景。14虽然如此,“女巫”或“具污染力的女人”有一相同的背景值得注意。无论是由于追求宗教的纯净或家族的纯净,女人都被视为外来者与潜在的污染者。因此在一个社会发生骚乱,如瘟疫、不明的死亡、外来挫折与群体内部纠纷之时,女人常成为代罪羔羊,以克服恐惧与凝聚群体。
1706693799
[ 上一页 ]  [ :1.706693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