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05598
1706705599
[2] 《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99页。
1706705600
1706705601
[3] 《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第46、49—50页。
1706705602
1706705603
[4]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六十三卷,第2—3页。
1706705604
1706705605
[5]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六十三卷,第3—4、6—7页。
1706705606
1706705607
[6] 《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第91、93、107—108页。
1706705608
1706705609
[7] 《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第139页。
1706705610
1706705611
[8] 《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第144—145、151页。
1706705612
1706705613
[9]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25页。
1706705614
1706705615
[10] 《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第150页。
1706705616
1706705617
[11] 《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第139、147页。
1706705618
1706705619
[12]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25页。
1706705620
1706705621
[13] 转引自丁名楠等著:《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第241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
1706705622
1706705623
[14]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26—27页。
1706705624
1706705625
[15]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320页;《清季外交史料》一,第26页。
1706705626
1706705627
[16] 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第100页。
1706705628
1706705629
[17] 《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三,《请酌允威使一二事》(光绪元年七月十三日);卷四,《偕丁中丞与英国威使晤谈节略》(光绪元年七月三十日),《偕丁中丞与英国梅正使晤谈节略》(光绪元年八月初七日)。
1706705630
1706705631
[18]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111页。
1706705632
1706705633
[19]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26、56、82页。
1706705634
1706705635
[20] 转引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327页。
1706705636
1706705637
[21]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26页。
1706705638
1706705639
[22] 《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三,《与英国威使晤谈节略》(光绪元年八月初九日);卷四,《偕丁中丞与英国威使晤谈节略》。
1706705640
1706705641
[23] 转引自《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第247页。参见《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第154页。
1706705642
1706705643
[24]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73页。
1706705644
1706705645
[25]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26页。
1706705646
1706705647
[26] 《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三,《论滇案》(光绪元年七月初四日);又见卷五,《论海防饷匮》(光绪二年六月初二日)。
[
上一页 ]
[ :1.7067055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