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05798e+09
1706705798
1706705799 [36] 《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343页。
1706705800
1706705801 [37] 转引自《日本外交史》上册,第154页。
1706705802
1706705803 [38] 转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五编:《清季对外交涉》(二),第96页。
1706705804
1706705805 [39]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190页。
1706705806
1706705807 [40] 转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五编:《清季对外交涉》(二),第114页。
1706705808
1706705809 [41] 《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九,《琉球国紫中官向德宏初次禀稿》(光绪五年五月十四日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70页。
1706705810
1706705811 [42] 转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五编:《清季对外交涉》(二),第120—121页。
1706705812
1706705813 [43]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64—166页;《清季外交史料》一,第286页。
1706705814
1706705815 [44] 《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八,《密议日本争琉球事》(光绪四年五月初九日),《何子峨来函》(光绪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副附)。
1706705816
1706705817 [45] 《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九,《密论何子峨》(光绪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1706705818
1706705819 [46]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第165页。
1706705820
1706705821 [47] 转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五编:《清季对外交涉》(二),第128页。
1706705822
1706705823 [48] 《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八,《与美国格前总统晤谈节略》(光绪五年四月二十三日附)。
1706705824
1706705825 [49] 转引自《日本外交史》上册,第182页。
1706705826
1706705827 [50]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三十九,《妥筹琉球案折》(光绪六年十月初九日)。
1706705828
1706705829
1706705830
1706705831
1706705832 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增订版) [:1706702219]
1706705833 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增订版) 中国、日本与朝鲜:从“壬午事变”到“甲申事变”
1706705834
1706705835 中日台事之后日本既已着手灭琉球,同时又在岌岌乎谋朝鲜。因此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向朝鲜再派使节再被拒绝之后,次年的春天、夏天和秋天遂有日本军舰直入朝鲜近海并径入釜山港,接着又以示威为目的测量朝鲜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其中的云扬号且驶近韩京汉城附近的江华岛,因之而遭戍兵炮击,随后日舰还击,毁其炮台并登陆烧杀。日本的示威演为日韩炮战。而由此造成的时势,又拽着中国卷入了其间的冲突和纠葛。
1706705836
1706705837 同治九年(1870)日本遣使与中国议“修好条规”,其动因之一便是借此进入朝鲜。然而此后数年日本的使节依然进不了朝鲜。彼时韩王生父李昰应以大院君名义执国政,由于其先人之墓曾遭教民引来寻金宝的西洋兵挖掘,而致心中留有一段切骨的痛史,因此大院君极恨天主教而深恶西洋人,以至于执政十年,已杀教民二十万。当日本变法效西洋之后,又因之而憎日本,曾布告八道与之绝交。对于日本来说,则其屡次叩门面对这种一意绝交,遂不能不一挫再挫。江华岛炮战之时大院君刚刚罢政,而日本一方在遣使的同时动用军舰,正是屡挫之后引武力作震慑,以期在亲政未久的韩王手里压出一个不同于过去的局面。[1]
1706705838
1706705839 21年之前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柏利(Perry,M.C)强制日本开国,用的也是领四艘军舰入江户湾内作示威性测量的办法。当初日本屈服于武力,遂使此后的日本极相信武力。因此江华岛的示威变为炮战之后三个月,日本已指派陆军中将黑田清隆为“特命全权办理大臣”专程赴朝鲜,并由三舰军舰和三艘轮船组成舰队一路随行。在“全权办理”这个名目之下,日本向朝鲜追究江华岛炮击的责任,是同日韩之间的“修好谈判”连为一体的,然则借助于这个题目,“修好”也因之而能够与强制连为了一体。当时美国驻日公使平安以《柏利提督日本远征记》一书赠黑田一行,[2]显见得是取21年前的旧事作类比,而启其效法之心。当黑田动身之前,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曾奉命向总署递节略,又与李鸿章作长谈,皆以一面之词陈述江华岛炮击,而旨在说动中国出面“令高丽接待日本使臣”。[3]但自总署言之,则“朝鲜虽隶中国藩服,其本处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该国自行专主,中国从不与闻”。这是一种由明代继承下来的旧轨,至清代又执守了二百三十多年。因此,此日“日本国欲与朝鲜修好,亦当由朝鲜自行主持”。[4]在东亚的历史秩序和文化秩序里,“外藩”不同于“内属”的区别便在于“政教禁令”的“自行专主”。就这个意义说,总署表达的是一种古已有之的事实和当下仍然在延续的事实。然而日使引“中国曾无干预内政”为词,而截去其形成于历史过程之中的来路和含义,之后悬空论断,说是“由是观之,朝鲜是一独立之国,而贵国谓之属国者,徒空名耳”。并径直由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推演到中国、朝鲜与日本之间:“因此,凡事起于朝鲜、日本间者,于清国与日本国条约上无所关系”。[5]
1706705840
1706705841 这些话虽出自对于总署的一时回应,而以日本政界和军界中翻腾起伏并经久不息的征韩论为背景,则显然是蓄积多时之后的一为显露。由此曾引发总署与之照会往来作相互论辩,但牛头不对马嘴,最终都成了一种不能沟通的对话。而日本公使与中国人的争执尚未了结,“全权办理大臣”黑田清隆和他所统带的舰队已经起航,并很快地到达了朝鲜的釜山。
1706705842
1706705843 彼时的朝鲜因韩王亲政而致闵妃干政,又因闵妃与大院君为敌而尽反旧政。是以当此日本军舰停泊海岸之际,已不能久持往日的执着排外与深闭固拒。随后,自日本军舰到达釜山算起,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朝鲜便与日本立《江华条约》(“修好条规”)12款。日本借助于这个条约获得了通商口岸、领事裁判权以及使节驻留朝鲜京城等等利权。在那个时候的日本和朝鲜之间,这些利权只能是单方面的,因此这个条约只能是不平等的。而同这些从西方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相比,则12款中首列“朝鲜国自主之邦”[6]一节尤其旨深意远,其着力处全在于用条约的方式切断朝鲜与中国之间久有的宗藩关系。虽说这一节文字以朝鲜与日本共认“自主”和互认“自主”为直观的表象,但引森有礼与总署围绕同一个题目的争执为《江华条约》作衬映,则显见得两者前后穿连而一以贯之,其旨深意远皆出自日本一方筹划东亚大陆的国策。对于日本来说,这是积久之后得以一逞,而由此搅动中国和东亚,却使本来以朝贡制度和宗藩关系相维持的国家之间的古老秩序因之而承受深度冲击,并在朝鲜被戳开了一个窟窿。随之是戮开的窟窿便会成为一种样式。6年后美国继日本与朝鲜立约通商,虽然这个过程始终都是在中国政府的主持下实现的,而议约的美国使节薛斐尔(Shufeldt,Robert Wilson,Commodore)却力拒将“朝鲜为中国属邦”一款列入条约。[7]同年,英国和德国依美国样式与朝鲜立约,后数年间意大利与俄国又先后继之。而朝鲜同中国的关系则都成了被各国约议置之度外的东西。因此,每一个条约都像是在同日本作呼应。曾经深闭固拒的朝鲜沿着这些条约开始与列国交往,而后进入了朝鲜的外国人又会直接和间接地牵动这个国度里的内政。
1706705844
1706705845 朝日《江华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对于朝鲜仍然以“政教禁令”一任其“自行专主”为立场。而日本则一旦进入便步步伸展,数年之间已能影响宫廷,在用事的大臣中形成一群亲日派。而后有派遣学生留学日本,聘请日本军官训练新军等等以日本法度变朝鲜“政教禁令”的事。但更多的朝鲜人历经大院君十年排外之后犹在历史惯性之中,他们并不喜欢日本法度。同时是亲近日本的大臣大半因用事而贪渎,因贪渎而聚怨。所以当这些人亲近日本的时候,又在把聚集于他们身上的怨恨带到日本一面。于是日本伸展影响的过程一定又会成为伸展矛盾的过程,而影响和矛盾都始终同朝鲜的社会动荡纠结在一起。至壬午年(1882),军队因长期积欠军饷已久蓄不满,又因别立新军并厚此薄彼激生普遍的愤怒。这种自下而上的不满和愤怒经罢政的大院君作自上而下的撺煽动员,遂使驻京城的旧军一触即发而群起兵变,从守军变成了叛军。之后,乱兵攻入王宫,袭击日本使馆,杀执政大臣并杀新军里的日本教官、日本翻译等等,驻朝日本公使花房义质仓惶出逃,仅以身免。另一个易服潜逃的是大院君痛恶的闵妃。
1706705846
1706705847 论其因果属连,显然是这一场兵变在放手犯上作乱的同时,又在以凌厉的排拒回应锲入的日本。但已经锲入的日本是不肯接受排拒的,因此“壬午事变”发生之后,日本立即遣兵会同花房重入汉城与朝鲜政府交涉,并在国内下达召集令以准备战争。迨中国得报,朝旨以日本动兵为“其情尚难测度”,令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筹划提调,“派水陆两军迅赴事机”。[8]随后丁汝昌统带的三艘军舰和吴长庆督率的6营淮军奉命以平乱为名义到达朝鲜,并在很短的时间里逮捕大院君而且镇压了变乱。同一个时间里,已经开始的朝日交涉也在兵变平息之后以《济物浦条约》和朝日《修好条规续约》作了结。其要目是朝鲜惩凶、赔款、道歉、允日本驻兵保卫使馆等等。于是在日本的使节进入朝鲜之后,日本的武装也进入了朝鲜。
[ 上一页 ]  [ :1.7067057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