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05986e+09
1706705986
1706705987 而对中国来说,时当八十年代之初,则是中俄伊犁之争刚刚了结,经营越南的法国人在中越边界造成的紧张和对抗已骎骎乎继之而起。由此造成的西南边疆危机同西北的边疆危机直面对映,并在随后的日子里演变为近代中国的第三次民族战争。
1706705988
1706705989 [1] [英]包罗杰著,商务印书馆翻译组译;《阿古柏伯克传》,第150页,商务印书馆1976年。
1706705990
1706705991 [2] 《阿古柏伯克传》,第145—151页。
1706705992
1706705993 [3] 《阿古柏伯克传》,第175页。
1706705994
1706705995 [4] 转引自《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第257页。
1706705996
1706705997 [5]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十七,第6页。
1706705998
1706705999 [6]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十七,第17页。
1706706000
1706706001 [7]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十七,第14—16页。
1706706002
1706706003 [8]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十七,第35页。
1706706004
1706706005 [9] 转引自《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第229页。
1706706006
1706706007 [10] 《阿古柏伯克传》,第179—189页。
1706706008
1706706009 [11] 《清史稿》第三十九册,第12031页,中华书局1977页。
1706706010
1706706011 [12] 罗正钧著:《左宗棠年谱》,第266页,兵麓书社1982年。
1706706012
1706706013 [13] 《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7224页,上海书店1986年。
1706706014
1706706015 [14] 《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7224页
1706706016
1706706017 [15]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十四,《筹议海防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
1706706018
1706706019 [16]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十四,《筹议海防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
1706706020
1706706021 [17]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十四,《筹议海防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
1706706022
1706706023 [18] 《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7227页。
1706706024
1706706025 [19] 《清史稿》第三十九册,第12031—12032页;《左宗棠年谱》,第313页。
1706706026
1706706027 [20] 《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7234—7235页。
1706706028
1706706029 [21] 《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7477页。
1706706030
1706706031 [22] 《左宗棠全集》第八册,第6743页。
1706706032
1706706033 [23] 《左宗棠全集》第十三册,第11603页。
1706706034
1706706035 [24] 《左宗棠全集》第十三册,第11603页。
[ 上一页 ]  [ :1.7067059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