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06289
1706706290
北宁失守之后,由曾任天津海关税务司的德国人德璀琳(Detring,Gustav von)充当中间人,法国海军舰长福禄诺(Fournier,Francois Ernest,Captain)向李鸿章转交密函,“欲为从中讲解”。他所说的“讲解”,是中法之间在战争以外的折冲周旋。由于涉入其中的德璀琳和福禄诺都是李鸿章的旧识,所以这种发端于法国人的“讲解”之说能够直接“抄呈”总署。而“抄呈”的李鸿章在那个时候常常会比朝廷更早地获得北圻战场的讯报,由此形成的判断,又很容易使他在战场与“讲解”之间更看重后者。并在“抄呈”的同时一并兼及此意。[51]时当桂军滇军接踵后退,而朝廷正苦“任事诸臣一再延误,挽救已迟”之日,[52]法国人的“讲解”之说遂成了一种能动朝廷之心的东西。
1706706291
1706706292
因此“抄呈”的李鸿章回过头来又奉旨“通盘筹画”,办理交涉事件,[53]在天津同代表法国的福禄诺“面与剖论”和“反复辩驳”。而后形成的“议定五条”由总理衙门“呈览”,自朝廷一面看去,注目处和关怀处全在“不索兵费,不入滇境,其余各条约与国体无伤”之“事可允行”。[54]而自法国人一面看去,则尤其着意的是中国军队驻北圻“各防营”之限时“调回边界”。[55]当日的“议定五条”其实还是一个草约和简约,但中国人注目的地方和法国人着意的地方各不相同,正说明两者都已在把纸面上的条文当成了可以约束对方的东西。各不相同反照了各作设想,然则“议定五条”的背后和深处,犹是中法之间实际上的没有议定。
1706706293
1706706294
[1] 转引自《清光绪朝之中越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四编,第60页。
1706706295
1706706296
[2]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499页。
1706706297
1706706298
[3] 转引自《清光绪朝之中越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四编,第54、53页。
1706706299
1706706300
[4]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381页。
1706706301
1706706302
[5]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第一册,第87、88页。
1706706303
1706706304
[6]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504页。
1706706305
1706706306
[7] 同上书,第506页。
1706706307
1706706308
[8]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第五册,第89页。
1706706309
1706706310
[9] 同上书,第116页。
1706706311
1706706312
[10]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504页。
1706706313
1706706314
[11]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第五册,第105、113页;《涧于集》奏议二,第18页。
1706706315
1706706316
[12] 《清史稿》第四十一册,第12455页。
1706706317
1706706318
[13]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第五册,第107、105、106、109页。
1706706319
1706706320
[14] 同上书,第89页。
1706706321
1706706322
[15] 转引自《清光绪朝之中越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四编,第60页。
1706706323
1706706324
[16]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第五册,第109页。
1706706325
1706706326
[17] 《清季外交史料》一,第505页。
1706706327
1706706328
[18] 同上书第534页。
1706706329
1706706330
[19] 《清史稿》第四十八册第14651页
1706706331
1706706332
[20] 《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十三,《论法越边事》(光绪八年十月十八日)
1706706333
1706706334
[21]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第五册,第132—133页。
1706706335
1706706336
[22] 转引自《中法越南关系始末》,第96页。
1706706337
1706706338
[23] 转引自上书,第96、98页。
[
上一页 ]
[ :1.7067062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