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13154
1706713155
当时美国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日本的侵略行为发生在中国,就算属于暴力行为,就算让人怨恨,那也只是东方人的事情,和美国无关。我不止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他们最后总是不忘以训诫的语气来上一句:
1706713156
1706713157
“你要知道,中国和日本相比相差得太远,我们和中国一年只有一亿多美元的贸易往来,而日本就是个富豪。”
1706713158
1706713159
有时也会有人说:“这事不用咱们瞎操心,你看着吧,过不了多久日本人自己就退出了。即使他们不破产,也会觉得任务太繁重而厌恶那种生活。中国人不是把入侵的“满洲”人、蒙古人和其他入侵者都同化了吗?历史还会重演的,日本人最终也会被他们同化的。”
1706713160
1706713161
7月中旬左右,欧洲发生了很多事,根据这样的发展形势推测,我感觉肯定要有大事发生了,因此我找到苏兹伯格——《纽约时报》的发行人,我们做了一次深刻的长谈。我跟他说,据目前的形式来看,欧洲战争很快就会爆发,我最好尽快回到远东。我觉得,假如英国和德国之间展开战争,日本一定不会放弃有利的时机,他们一定会扩大规模,继续侵略远东。我认为,香港地区、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群岛都会成为日本侵略的目标,这一点基本上可以确定,除此之外,上海租界也是日本人志在必得的。
1706713162
1706713163
苏兹伯格先生说,我想的问题太多,有点言过其实了。他还说,我每次回家休假都会提前结束,还提前很长时间。
1706713164
1706713165
他劝我说:“记得你曾经说过很想去爱达荷州抓鲑鱼,好像这句话已经有五年了,那些鱼等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已经又肥又大了。我建议你,最好不去想什么电话、电报,躲到深山中放心地去抓鱼。把远东和欧洲的事情暂时放下,你要学会享受生活,生活中不止有一场接一场的危机,还有比那更美好的事物,懂得享受才不算白活。”
1706713166
1706713167
对于这个建议,我原本打算接受的,可欧洲的局势变化太快,让人感觉战争在即,我更加担心了。《纽约时报》在7月下旬时发出紧急电报,询问欧洲的十八位记者对未来的局势有何看法,究竟会发生战争还是能够维持和平,并要求他们马上回复。他们在五个小时之内全部做了回复,每封回电都表示,9月的第一周,希特勒就会发动战争。
1706713168
1706713169
这些回答让我更加坚定,我马上订了回程船票,8月17日从温哥华出发,乘坐的还是皇后号班轮。船在9月3日到达日本的长崎,同一天,欧洲进入了战争状态。9月4日,我回到了上海。想到爱达荷州的那些鲑鱼,我不知道它们都长成什么样了,一定很大了吧,直到现在我也没机会去抓它们。
1706713170
1706713171
我一生中经历过无数次旅行,其中有几次还很特别,1939年横跨太平洋那次就是其中之一。轮船上挂着英国的国旗,上面坐的人来自很多不同的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和日本。当时的局势让人们都以为欧洲大战马上就会爆发,所以轮船起航后的前几天,船上的日本人和德国人的关系一天比一天亲近。虽然日本在一年后才和欧洲的轴心国集团站在同一立场,正式结成军事联盟,但那个时候,日本和德国已经走得很近,他们早就打算共同进退,一起对付那些民主国家。只是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大家的预料,船上的电台报道了一条消息让人们很震惊:消息说,德苏两国签下了条约,表明中立。船上的日本乘客听到这个消息觉得不可思议,这件事的发生让人感觉很搞笑。希特勒和苏联签署了条约,这在东京政府看来,就是对日本的背叛,就连船上的日本乘客也这样认为。自打报道了那条消息以后,日本乘客很快与德国乘客断绝了来往,就算在甲板上遇到,离得再近也不说一句话。
1706713172
1706713173
实际上,日本在1939年8月就做好了再次进攻的准备,这一点是肯定的,只是没想到中途发生突变,希特勒和斯大林签了合约,否则他们早把整个太平洋地区都拉进战争了。
1706713174
1706713175
世界著名的“松冈-斯大林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40年年初,也就是1939年8月时还没有这个条约,如果当初日本发动了战争,他们一定会把俄国作为第一个攻击对象。俄日两国早在那年夏天时就经常发生武装冲突,而且还很激烈,只是两国都没有正式公开宣战而已。战斗发生的地点主要在诺门罕沙漠地带,它位于“满洲国”和外蒙古交接处西部。直到欧洲宣战后,战斗才基本停止。这场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只是日本人居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他们提出休战,俄国人最初并未同意,直到俄军开进波兰东部时,才终于同意,双方签订了休战协议。这场战斗究竟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除俄国和日本外,其他国家一直都不太清楚。让人们真正了解这场战斗是在一年以后,日本人把战斗中死去人员的名单正式通报给靖国神社时,大家才知道,日本损失了一万七千名士兵,足见战斗的激烈程度。
1706713176
1706713177
上海的局势随着欧洲战争的爆发更加糟糕。那里的俱乐部,只要是英国人或法国人主营的,全部将德国会员开除会籍,最起码会暂停他们的所有会员特权,这种情况会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团体和个人之间的恩怨很快就清晰地表现出来,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恨意,人群中的对立关系也变得很明显。总体看来可以分为两大派别:德国人、日本人和意大利人为一派,另一派则由美国人、英国人、中国的领导人物和大部分中立国的公民组成。
1706713178
1706713179
日本人在商业上开始给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以恩惠,只是这些轴心国代表内部有时候也会发生矛盾。
1706713180
1706713181
上海的英国人和英国国土的民众在欧战爆发时都有这样一种想法,他们认为:“美国很快就会和我们站在同一立场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1706713182
1706713183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很明确,我在表达时也很坦率,可是就因为这份坦率让我失去了一些朋友。其实欧战一开始就注定美国会卷入这场战争,并且会承担起重要任务,但是1939年秋天时,我坚决反对美国加入对德战争。我认为,英国政府的领导者太过保守,而且他们很蠢,也没有什么能力,只知道一味地忍让,这样的政府不值得美国支持,美国人民也不会同意。
1706713184
1706713185
我向我的英国朋友表达我的观点时说,如果仍然是张伯伦、西蒙和霍尔那些人掌握着英国政府前进的方向,那么我国人民是不会同意华盛顿的领导人支持英国的,即使华盛顿愿意提供帮助,他们也没有能力把人民说服。我的这些话让那些朋友对我充满了恨意。
1706713186
1706713187
在我看来,美国最重要的是将日本打败,从而结束日本对中国和其他东亚各国的侵略。可以确定的是,日本终将成为我们的死对头。
1706713188
1706713189
1706713190
1706713191
1706713193
我的中国岁月 卷三 世界大战开始
1706713194
1706713196
1706713197
1706713198
一 日本的警告
1706713199
1706713200
欧洲战争开始后,我通过多种方法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消息,可是因为实在过于重要,我不能以电报的形式把它们发到美国,导致这些新闻没有办法在美国的报纸上发表成文。当时,我已经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美国正在不自觉地被卷入一场旋涡之中,虽然那时离珍珠港事件发生还有两年时间。
1706713201
1706713202
中日战争期间,《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伯格先生有好几次都向我提出要求,让我针对东亚地区的未来形势做出分析,然后把机密报告交给他。之前,我都会过一阵给他寄一次类似的报告,自从1939年11月以后,我每次给纽约寄信时都会附加一份。
1706713203
[
上一页 ]
[ :1.7067131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