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27000
1706727001
[40]《北平学生又被捕》,《观察》,1948年2月28日,第1、18页。灌水包括将水管强制插入罪犯的喉咙,等到肚子变得膨胀后,有人在上面踩,直到水从身体两头流出来为止。老虎凳审问是指受害人坐在一张凳子上,腿放在另一张凳子上。重物随后被放在膝盖上直到关节向后弯曲。中国警方据说从日本人那里学到了这些方法(根据提供消息者的说法)。
1706727002
1706727003
[41]参见此处。
1706727004
1706727005
[42]王芸生:《麦克阿瑟手上的一颗石子》,《国讯周刊》(由职业教育社的领导人黄炎培出版)第433号;1947年10月16日上海《大公报》转载。
1706727006
1706727007
[43]该集团更多信息以及其与大公报的联系,见书后关于征引文献的说明。
1706727008
1706727009
[44]上海《新民晚报》,1948年6月13日。
1706727010
1706727011
[45]在内战时期,有一些报道提到富同情心的朋友和教授帮助黑名单上的学生躲避警察的搜捕。一部分这样的学生的确逃到了共产党一边。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认识那么一个或几个人,为了防止被国民党警方逮捕逃到了共区。传教士教育家赖朴吾(Ralph Lapwood)讲了一个典型的故事。1948年夏,他回到燕京大学。8月份,警察加紧了对学生的监视,据泄露的风声说有38名燕京学生的名字在黑名单上。大学的代理校长将警察挡在寝室之外,38名学生得以逃脱。据作者个人所知道的,他的朋友刘适,一位名列黑名单的学生领袖及基督徒,在校园藏身3天后,逃进了附近的共区(赖朴吾(Ralph Lapwood)、齐兰畦(Nancy):《亲历中国革命》,第37—38页)。
1706727012
1706727013
[46]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322页(第642页)。
1706727014
1706727015
[47]毛泽东:《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78页(第1174页)。“民主运动”这个词被共产党用来指代发生在国统区的所有民众抗议活动。它包括了学生和其他人的反内战示威及对国民党统治之其他方面的抗议。比如,在1945年下半年,重庆、成都和昆明发生一系列事件,涉及学生抗议政治当权者及学校当局的学术政策。延安将其总结为“在国民党压迫下的学生民主运动。”见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11月24日,第3页。
1706727016
1706727017
[48]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12月12日,第4页。
1706727018
1706727019
[49]延安《解放日报》,1947年1月9日,第1页。
1706727020
1706727021
[50]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70页(第1257页)。
1706727022
1706727023
[51]共产党对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更深一层讨论,见第六章和第九章。
1706727024
1706727025
[52]台湾官方和非官方的场合仍然继续坚持该指控。见“司法行政部调查署”编:《共匪学运工作的剖析》;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三编,第552—558页。
1706727026
1706727027
[53]王念昆:《学生运动史要讲话》;胡恩泽编:《回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上海学生运动》。
1706727028
1706727029
[54]一名学生一直以来不明就里,直到两年之后约20名学生在台北的台湾大学因为唱了这些歌曲中的其中一首《歌唱春天的到来》而被逮捕,才恍然大悟。“春天的到来”这一概念长时间以来被用作象征一个新社会和一个新中国的到来。但是在这首歌中,共产党用它来象征他们自己的胜利。(这些回忆来自1969年春季和夏季的访问)
1706727030
1706727031
[55]根据1945年中国共产党党章,任何具有50名或以上党员的村子以及任何具有100名或以上党员的工厂、机关及学校应建立党总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交大有100名共产党员,因为党章记载的党组织规则在地下党组织的案例中可以被变通执行。见1945年中国共产党党章第50条和第54条。党章的英文翻译见唐盛镐(Peter S. H. Tang)的《今日的共产主义中国:年表和文献补遗》,纽约:普拉格出版社(Praeger),1958年。
1706727032
1706727033
[56]出自华东人民出版社编辑重印的一篇文章《在斗争里壮大》,第86—100页。据报道,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中,共产党活动有相似的模式。比如,一位作家能够在威斯康星大学150名中国学生中说出两名共产党员的名字。(罗伯特·洛(Robert Loh)口述,汉弗莱·埃文斯(Humphrey Evans)整理:《逃离红色中国》,第35页)
1706727034
1706727035
[57]美国驻北平领事馆译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讯,1949年2月3日。
1706727036
1706727037
[58]上海《大公报》,1949年5月28日;1949年5月29日北平普通话广播(《每日报道》,5月31日)。
1706727038
1706727039
[59]佩恩:《觉醒的中国》,第222页。
1706727040
1706727041
[60]谢伟思:《中国白皮书》,第2卷,第842页。
1706727042
1706727043
[61]北平《新路》,1948年8月28日。
1706727044
1706727045
[62]上海《中建评论》,1948年9月5日。
1706727046
1706727047
[63]《观察》,1948年9月4日,第3页;教授张志让在1948年9月18日《观察》第3页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1706727048
1706727049
[64]案件关于该情节的背景在萧扬的《浙大学生被捕惨死案》中有描述。《观察》,1947年11月8日,第16页。
[
上一页 ]
[ :1.7067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