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28699e+09
1706728699 [2]杨人楩:《论内战》,1948年3月20日,第5页。
1706728700
1706728701 [3]这些文章见《观察》:(1)何永佶,1947年7月12日,第4—5页(参见此处);(2)《北望满洲》,1948年3月13日,第15—16页;(3)钱邦楷,1948年3月27日,第16页(参见此处);(4)高超,1948年4月3日,第17页(参见此处)。
1706728702
1706728703 [4]洪苏:《长春烽火》,上海《文汇报》,1946年6月11日。吕德润:《春天里的秋天》,上海《大公报》,1946年4月20日。
1706728704
1706728705 关于第一支部队,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些残余部队,包括周保中本人,在抗战期间被迫逃往苏联境内,直到1945年8月才和苏联军队一起回到东北。关于第二支和第三支部队,总司令朱德于1945年8月11日,下令4名中共将领带领他们的军队进入东北,配合前进中的苏联军队。这四名将领包括当时在河北和察哈尔拥有军队的非共产党张学思,以及三名共产党将领:河北、热河、辽宁交界处的李运昌;山东和河北地区的万毅;晋绥地区的吕正操。万将军和吕正操都是东北的辽宁人。见胡华等人编辑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新参考资料》,第401—402页。
1706728706
1706728707 东北民主联军成立于1946年1月1日,共有4个军区。这4个军区、军区指挥、政委分别是:(1)热河,辽宁(西满):吕正操、李富春;(2)吉林—辽宁(东满):周保中、林枫(3)吉林—黑龙江(北满):高岗、陈云;(4)辽东(南满):程世才,萧华。林彪任司令员,彭真任政委。见周而复:《月亮升起来的时候》,上海《群众》,1946年7月7日,第21页。
1706728708
1706728709 [5]参见《观察》的下列报告:沈阳记者:《沈阳晚寒》,1946年12月21日,第17—18页;长春记者,1947年3月1日,第18页(参见此处);高超,1948年2月28日,第17—18页(参见此处)。
1706728710
1706728711 [6]汗奇:《东北十日》,《时代批评》,1947年8月16日,第25—28页。
1706728712
1706728713 [7]沈阳记者:《哈尔滨归来》,《观察》,1947年9月13日,第21—22页;袁云岚(音)的信件,沈阳,1948年2月17日(《观察》,1948年2月28日,第2页)。
1706728714
1706728715 [8]高超:《法币出关与流通券币值所激起的波浪》,《观察》,1948年4月3日,第17页。
1706728716
1706728717 [9]何永佶:《从印度分治说到中国前途》,《观察》,1947年7月12日,第4—5页。有关东北难民问题,参见第五章“政治无能:难民”一节。
1706728718
1706728719 [10]钱邦楷,第14和16页〔参见此处〕。
1706728720
1706728721 [11]下列文章见《观察》:(1)朱东润,朱是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的教授,《我从泰兴来》,1946年10月5日,第8页;(2)特约记者:《亦是边区》,1946年11月9日,第19—20页;(3)江南记者:《江南情》,1946年12月28日,第15—16页;(4)何彭:《在内战最前线》,1947年9月27日,第18—19页;(5)李子静:《晋南解放区的斗争形势》,1948年3月6日,第15页;(6)西安记者:《陇东之战结束以后》,1948年6月19日,第16页;(7)兰州记者:《关于西北最近局势的报告》,1948年7月17日,第15页。
1706728722
1706728723 [12]参见此处。
1706728724
1706728725 [13]上海《大公报》,1947年2月14日。
1706728726
1706728727 [14]上海《时与文》,第2卷,1947年11月28日。
1706728728
1706728729 [15]特约记者:《空心战与穿心战》,《观察》,1948年5月8日,第13页。
1706728730
1706728731 [16]参见此处。河南西部相似的报道见野军:《揭开豫西的内幕》,《观察》,1947年11月15日,第17页。
1706728732
1706728733 [17]江沙:《在菏泽解放区所见》,《观察》,1948年3月6日,第13—16、18页;以及3月13日,第12—13页。
1706728734
1706728735 [18]浦熙修:《国民党三中全会鸟瞰》,《观察》,1947年3月22日,第15页;伍启元:《从经济观点论内战问题》,《观察》,1946年9月7日,第4页;吴世昌:《从美苏说到国内》,《观察》,1947年4月5日,第4页。
1706728736
1706728737 [19]见第七章。
1706728738
1706728739 [20]郑岳春:《苏北土地问题的三个阶段》,上海《经济周刊》,第3卷,1946年10月31日。
1706728740
1706728741 [21]《土地改革·地道战》,《观察》,1948年4月3日,第14页。
1706728742
1706728743 [22]《从战局看政局》,《观察》,1948年2月28日,第16页。
1706728744
1706728745 [23]吴世昌,第5页(参见此处);朱东润,参见此处。他不赞成像分田地那样“分店产”,将私营企业主的资产和股票分给雇员——他声称在江苏泰兴县的农村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
1706728746
1706728747 [24]上海《大公报》,1946年8月1日。
1706728748
[ 上一页 ]  [ :1.70672869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