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35964e+09
1706735964
1706735965
1706735966
1706735967 “独目虎将”李宗岱三上前线
1706735968
1706735969 李宗仁回忆台儿庄战役
1706735970
1706735971 对于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提到:“我军以区区十余万疲惫之师,在津浦路上两面受敌。来犯的敌人,南北两路都是敌军的精锐,乘南北两战场扫荡我军主力百余万人的余威,以猛虎扑羊之势,向徐州夹攻。孰知竟一阻于明光,再挫于临沂,三阻于滕县,最后至台儿庄决战,竟一败涂地,宁非怪事?”他从敌我双方4个方面充分分析,认为台儿庄一战并非侥幸。
1706735972
1706735973 受伤之后,李宗岱被送到徐州兵站医院,7天的抢救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但他的右眼却永久性失明。国民政府奖励给他24000块大洋,按当时价格计算,相当800多两黄金。他把奖金连同自己的金戒指、金镯子一起捐给了抗日救亡中国会。伤好后他又回到了部队,他和所有战士们想的一样:只要鬼子还在,就要继续打鬼子,直到把他们赶出中国。
1706735974
1706735975 台儿庄一役,不特是我国抗战以来一个空前的胜利,可能也是日本新式陆军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惨败。足使日本侵略者对我军另眼相看。
1706735976
1706735977 ——李宗仁
1706735978
1706735979 据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一书载:抗战八年,仅四川就提供3,000,000兵源充实到前线部队。出川将士阵亡364,000人,负伤356,000人,失踪26,000人,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20%。
1706735980
1706735981
1706735982
1706735983
1706735984 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 [:1706734756]
1706735985 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 松山之战
1706735986
1706735987 亲历者
1706735988
1706735989 张羽富——时为第八军工兵营战士
1706735990
1706735991 阎启志——时为炮兵十团一营战士
1706735992
1706735993 曹含经——时为第八军八十二师二十六团战士
1706735994
1706735995 崔化山——时为荣三团一营二连班长
1706735996
1706735997 李文德——时为第七十一军二○六团卫生员
1706735998
1706735999 付心德——时为七十一军野战医院医生
1706736000
1706736001 早见政则——时为日本陆军第一一三联队上等兵
1706736002
1706736003 编导手记
1706736004
1706736005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松山之战。一个发生在明朝末年的东北,一个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滇西。前者我一直很感兴趣,是因为洪承畴。后者我同样感兴趣,是因为《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一节的故事属于后一个松山之战,没错,就是发生在1944年的那场血腥战斗,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南天门战役的原型。
1706736006
1706736007 这一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如果一定要我给出一个主人公来,那我只能说松山战役就是这个故事的“男一号”,和他相比,所有的战役亲历者都只能是配角。
1706736008
1706736009 也许正因为是配角,他们的事迹无人知晓;他们的尸骨不知所终;他们的墓碑空无一字。
1706736010
1706736011 在战争面前,一切都只能是配角。比起将遗体交给山野的战友们而言,这些无字碑下的英雄们还是幸运的,至少,他们还可以得到后人的瞻仰——虽然来过的后人们并不算太多,墓地里最常见的,还是那些日益衰老的老兵们。
1706736012
1706736013 这是我所做过的选题中最血腥最残酷的一个,不是因为我有此癖好,而是因为历史上的松山就是如此。那些残忍的近乎赤裸的影像,加上老兵们貌似平静的叙述,将原本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的血腥和绝望转嫁给了我们,让我们一旦知道,就再也无法忘记。我甚至开始怀疑,就在此时此刻,在我们太平无事、机械地、自足地生活着的同时,在世界上某一个仍然笼罩在硝烟中的角落,还在发生着什么?
[ 上一页 ]  [ :1.7067359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