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43456
5月3日下午,他看见一些军官护送家属从山区前线南撤到黄河之滨。当晚,从山中传来了炮声。翌日清晨,就见城外原野落了炮弹。他从镇子下乡,来到一处以前的军营,想请教朋友该怎么办。可他发现,这个地方已被放弃了。待他转回头时,日军已近在咫尺,可直接炮击王茅镇了。他赶忙混进一大群难民中向南逃往黄河边,中途又碰到了穿着便衣、拿着马刀的日军骑兵。最后,经多方躲避,他总算死里逃生。
1706743457
1706743458
在这一天剩下来的时间里,他东一头西一头,踉踉跄跄地设法渡河。后来发现每个渡口都被日军占领了。在大平原上,士兵和难民一样多,有的成群结队,有的零零星星,总之都是四散奔逃。穿便服的日军和汉奸土匪骑马或步行,拿着刀烧杀掠抢。他听说,有的是真匪帮,有的只是中条山中的贫农。但他们看上去都一个样,行为也没区别。
1706743459
1706743460
夜幕降临后,他觉得摆脱人群也许更安全,于是就和几个途中结识的难友朝北奔向中条山了。破晓,他们走上了中条第一脉的山顶,在一所农舍中歇脚。农舍的主人已经逃走,耽搁在那里的是一群国民党溃兵:丢了家眷和士兵的军官,和找不到长官的士兵,其中许多人已把枪支丢弃了,穿起便服伪装成农民。下面就能看见日本兵在列队行进。随后只见一队扛机枪、穿制服的中国人绕过山脉侧翼朝他们开了过来。
1706743461
1706743462
桂先生说:“许多伪军原是自己人,连军装还没来得及换。所以,我们不知这些人是敌是友。我们大声呼喊问话。他们喊着答话,但风向不对,我们听不见。他们打开一面旗帜,迎风招展的原来是一面日本旗。于是,妇女儿童都急忙跑下山去,我们也跟着下去。这时敌人架起机枪来朝他们扫射。”
1706743463
1706743464
“我掉在一座小石壁上,有个士兵在我之前就在这儿了,我差点儿没把他撞坏。我们一同跑到一座庙里,那儿还驻守着我们的部队。仗一打响,他们就同上级断了联系。尽管四处都有枪炮声,但他们还是不知道山上到底有无敌人,因而对我们带来的消息表示了感谢,并准备马上离开。”
1706743465
1706743466
在洛阳饭店里,桂先生惊奇地注视着院落另一角神气活现的国民党军官。他们正在吵吵闹闹、大吃大喝。就在这些人头顶上方的墙上贴着一些标语。我以前出于好奇把它们翻译成了英文。那是蒋委员长的一系列命令,目的是督促官员进步:
1706743467
1706743468
“不吸烟,不喝酒。”
1706743469
1706743470
“早睡,早起。”
1706743471
1706743472
“生活俭朴。”
1706743473
1706743474
“绝对禁赌。”
1706743475
1706743476
“绝对服从上级。”
1706743477
1706743478
“制服概用棉织品。”
1706743479
1706743480
“娱乐场所不得佩戴衔章。”
1706743481
1706743482
“如无必要,不得宴请。”
1706743483
1706743484
桂先生继续讲述王茅镇外的战斗经过。镇子一天就陷落了。桂先生说,原来驻守该地的是从3个省调来的二线地方部队。日本人是从东北方向来的,首先进攻驻守中条山时间最长的那支部队。这支部队的掩体虽是最好的,但士气却是最糟的。日军分成小股,按预定位置迂回包抄,守军稍事抵抗就四散逃窜了。
1706743485
1706743486
日军接着向西进攻另一支守军。该军长官害怕上级下令友邻部队切断退路,逼迫自己顶住敌人,就不战而退,向日军侧翼转移了。他们向着沦陷区开去,纯属自投罗网,但毕竟从他们素不信任的兄弟部队的包围圈中挣脱了。第三支部队因前两支部队迅速溃败而军心动摇,立即撤进了背后的山区。
1706743487
1706743488
根据来自其他难民的材料,我知道这是中条山会战的常态。日本人充分利用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敌意和平衡把戏,破坏了联合抗日。当国民党的嫡系精锐部队从安全的后方向前线开拔时,日本人就在黄河渡口用空军将他们驱散。
1706743489
1706743490
国民党军队迅速溃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对土木结构的所谓东方“马其诺”过于自信。由于日军多次企图突破均告失败,国民党便以为可以一劳永逸了。前线守军松垮懈怠,许多军官都忙着做走私生意。
1706743491
1706743492
桂先生说,在王茅镇附近,日本人在正式战斗开始前,搞了两个星期的试探性进攻。他们首先攻击了工事最完备的部队,将其击溃。战斗开始时,指挥官都远离岗位,忙私事去了。留守部队派出一支12人的巡逻队,结果被俘获,一个个都被日军用刺刀挑死了。剩下的最后一个答应给日军带路,爬上了中国守军背后守备空虚的高山。日军在那里挖了战壕,驻扎了一支军队。尽管山下的国民党军官明知他们已经被半包围了,但并未努力改变这种处境。正面主攻刚开始,潜伏山后的日军一个突击就结束了战斗。
1706743493
1706743494
桂先生兴致勃勃地接着说:“我不该对外国人说这些呀。可要不是这几个星期我东游西荡,不知会死在谁手下,我本来是不会这么多嘴的。”他抹了一下剃了头发的脑袋,沉思着点燃一支烟,又继续讲他的个人经历了。真是说来话长,满是山中恐怖、混乱、离奇、曲折和九死一生的遭遇。最后他冒充伪军渡过了黄河。
1706743495
1706743496
他说:“就我耳闻目睹的一切来说,国民党军队抵抗这么短时间就破产了,是因为日军采用了游击战术,可那本来应该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啊。”
1706743497
1706743498
桂先生解释说,有五六条公路南北向穿过中条山脉。日本人的前十三次进攻都是依靠这些公路运送重武器的,而国民党军则沿公路两侧的山谷和通道构筑了工事。山顶和只有农民才走的羊肠小路则守备空虚,甚至根本没有守军。他们以为,日本人是不会冒险分成小股部队从这里进犯的。
1706743499
1706743500
可是,在日军进犯的第四个夏天,日本人似乎已经熟悉了这一带的公路、碉堡和城市,知道传统战术的效果肯定不会好。因为他们需派重兵驻守,而有大量人口居住的农村则无法控制。他们的特务间谍肯定是探听到了国统区的种种情况,了解到偷袭必可事半功倍。
1706743501
1706743502
于是,在日军进行第十四次攻击时,就首次对游击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试验。在中条山中,一批便衣军人在各地游走,其中很多是汉奸。他们是正式进攻的前导。他们的武器主要是马刀、手枪和步枪,少数人携有手榴弹或机枪。他们沿着山路,越过国民党不设防的山区,然后在黄河之滨呈扇形展开,四处制造恐怖和混乱。他们在有渡口的河边会合,突袭夺下渡口,切断山里中国部队的补给和退路。然后若干纵队沿大路回返内陆,抄后路摧毁阻挡日军攻势的工事。
1706743503
1706743504
日本人只花了两三天时间就占领了所有黄河渡口和通过中条山脉的各条公路。尚未被击溃的中国军队已撤入高山,成千上万的官兵相继投降。桂先生相信,中条守军中至少有一半,约计10万人投降或伪装成农民潜逃了。日本人把伪军留下,与准备投降的国民党军谈判,自己则选择制高点,构筑长期占领的工事。
1706743505
[
上一页 ]
[ :1.7067434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