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48267
有这样的底子,张群可谓从一开始就是蒋介石的人。后来,在蒋巩固政权的道路上,精明强干的张群又忙前忙后,为蒋拢住了不少人。在中日关系走向不可知的时候,蒋介石急忙从湖北省主席的任上调张群出任外交部长。
1706748268
1706748269
张群一上任就要求:从今以后,各地方把所有涉日事件,都推到中央政府这边来。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蒋介石决定打开中日政府间的谈判大门。前面说过,九一八事变后,在外交上,蒋介石定了一个调子:不与日本政府直接交涉。关于这一点,蒋后来也反思过,认为这个办法未必上佳,只是弱国所采取的没有办法的办法。
1706748270
1706748271
面对有吉的风风火火,张群问:落实?
1706748272
1706748273
有吉说:你们的蒋委员长已经答应了,赶快落实三原则吧。
1706748274
1706748275
张群笑道:不会吧。据我所知,蒋委员长的回答是:“个人意见赞同,无有对案。”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
1706748276
1706748277
有吉问:什么什么意思?
1706748278
1706748279
张群说:“个人意见赞同”说的是赞成中日政府间开始协商这件事,而非说赞成三原则;“无有对案”是因为三原则没有具体的东西,无从提出对案。何况,上次你们的谈话,是私人谈话,是非正式的。
1706748280
1706748281
老有吉差点没背过气去,但又找不出理由反驳。
1706748282
1706748283
有吉又提出处理华北问题的办法,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张群回绝了。张群说:你提到的办法,是你们针对华北行政长官提出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你们反对我们的何应钦到北平上任,所以这些办法也就无从谈起。
1706748284
1706748285
有吉无话可说,只好卷着铺盖卷回东京了。
1706748286
1706748287
有吉走了,有田来了。后来长期担任日本外务大臣的有田八郎,在1936年3月16日、17日、18日、19日连着四天,堵在外交部门口,跟张群谈判,这在中日外交史上非常少见。
1706748288
1706748289
日本有点急。
1706748290
1706748291
在第一次谈判中,有田说:中日关系如果不调整,很可能会发生不幸的事啊!调整的话,三原则是躲不开的。话语间带有威胁的味道。他说:现在中日间的悬案越来越多。
1706748292
1706748293
张群说:最大的悬案是满洲问题吧?那就从这个问题谈起。
1706748294
1706748295
有田见有点自挖陷阱的意思,于是忙说:现在谈这个问题,还不是时机吧!
1706748296
1706748297
张群说:那也好,从华北谈起。中国在华北的主权必须保持。中日谈判时,华北那边的日本驻屯军必须停止一切行动。
1706748298
1706748299
有田说:华北的事,可否叫宋哲元跟我们谈?
1706748300
1706748301
张群说:他没这个权力。
1706748302
1706748303
第二次会谈主要是张群说,有田听。
1706748304
1706748305
第三次会谈是有田说,张群听。
1706748306
1706748307
第四次谈判基本上是各说各的。
1706748308
1706748309
有田出任驻华大使,任务就一个:让南京接受三原则。结果没谈成,所以他也可以走人了。有田出任驻华大使一个多月后,返回东京担任外务大臣,在一次谈话中称:中日关系的调整,也许不一定完全按三原则进行。
1706748310
1706748311
东京有点乱。
1706748312
1706748313
1936年7月,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对外侮的最低限度和“最后关头”进行了说明:“中央对外交抱的最低限度,就是保持领土主权的完整。任何国家要来侵扰我们的领土主权,我们绝对不能容忍;我们绝对不订立任何侵害我们领土主权的协定,并绝对不容忍任何侵害我们领土主权的事实。”
1706748314
1706748315
会议前后“两广事变[17]”爆发。起因是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猝死,蒋介石趁机想把一直半独立状态下的广东统一到南京这边,于是粤系实力人物陈济棠(广东陆军速成学堂,广东防城人)联络广西的李宗仁(广西陆军速成学堂,广西临桂人),打起抗日反蒋的旗号。
1706748316
[
上一页 ]
[ :1.7067482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