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49661e+09
1706749661 傅作义苦笑:太原是山西省会,就好比南京是中国首都,没法不守一下。何况我等是军人,奉命守城,如何能一走了之?
1706749662
1706749663 卫立煌也只有苦笑。
1706749664
1706749665 太原守了三天。板垣师团和川岸师团是11月6日到城下的,打到8日晚守军从南城突围。傅作义出城后发现身边就剩下一个排长了。太原之围城太像后面南京战了,只不过太原南城当时没日军围堵,3000多军队安全脱险,而南京战中唯一的出口是滚滚长江!
1706749666
1706749667 1937年11月9日上午,南京的蒋介石拿到太原沦陷的电报。在前一天晚上,他终于下达了在上海的中国军队全面撤退的命令。
1706749668
1706749669 [1] 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的,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条约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1706749670
1706749671 [2]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是孙文于民国13年(1924年)4月12日手书,简称为《建国大纲》,全文仅二十五条。这是中华民国成立后,针对国家建设所提出的规划方案。
1706749672
1706749673
1706749674
1706749675
1706749676 抗日战争的细节 [:1706747163]
1706749677 抗日战争的细节 第三章 沪上的秋天(1937年8月~11月)
1706749678
1706749679 抗日战争的细节 [:1706747164]
1706749680
1706749681 虹桥事件
1706749682
1706749683 回到三个月前。
1706749684
1706749685 1937年8月9日傍晚,驻上海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中队长大山勇夫跟一名士兵(斋藤要藏)驾摩托欲闯军事禁地虹桥机场,中国保安队员只打了两枪,一枪毙倒一个。
1706749686
1706749687 上海局势一下子山雨欲来。
1706749688
1706749689 其实,从“西安事变”爆发到七七事变前,由于中国对日态度日渐强硬,在上海的日本人反而收敛不少,甚至连平时喜欢滋事的日本浪人也老实了不少。
1706749690
1706749691 所以,北平出事后,上海这边觉得战争离这个城市很远,七七事变也就是个局部事件。于是在庐山谈话会上,一些来自上海的老先生们对北平的中日冲突不太关注,而更在意国民教育问题。
1706749692
1706749693 南京那边当然不会迂腐如此。在北平发生大事变前的7月5日下午4点,上海警备司令杨虎(两江讲武学堂,安徽宁国人)接到蒋介石的一封密电,内容是:时局外弛内张,注意发生事变,暗中加强防范,适时报告。
1706749694
1706749695 1932年上海事变后,蒋介石就琢磨在上海、杭州、南京间搞国防线。当时的副总参谋长杨杰搞了个三角地区防御方案,报蒋一看,发现这个工程的正面太广阔,并不利于防守,打起来会出现很多空当,而且具体到南京防御,杨杰的主意:以封闭式堡垒为依托,进行层层防守。
1706749696
1706749697 蒋介石否决了这个方案。随后德国军事顾问法肯毫森又拿了个方案,这个方案“很德国”,脱离国民政府的财政实际,蒋拿不出那么多钱,最后参谋部拿出个折中方案,在上海到南京间的太湖北岸,筑建两条防线,第一道是吴(苏州)福(福山)线,第二道是锡(无锡)澄(江阴)线。从杭州湾的乍浦经嘉善到苏州(乍嘉线),从海盐经嘉兴到吴江(海嘉线),再搞两条国防线,使之跟吴福线和锡澄线相连。在这个连线上,修建指挥所、观察哨、重机枪碉堡、战车防御炮和迫击炮工事,搞成全部的钢筋混凝土的永久性战斗工事。开战后,只要挖掘步兵壕将各工事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国防线。这个工程干了3年,到1936年基本完成。
1706749698
1706749699 北平发生大事变后,军政部长何应钦从四川匆忙返回南京。当时的总参谋长是程潜。但蒋介石之下,军中一号人物,实际上仍是何应钦。他到南京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往上海运了3万个麻袋,叫上海市长俞鸿钧构筑战斗工事,以防不测。
1706749700
1706749701 俞鸿钧,广东新会人,学者型官员,当过老师和记者,英语说得比英国人还好,一度进入外交部工作,出任上海市长时还不到40岁。
1706749702
1706749703 俞接令后马上布置。
1706749704
1706749705 按1932年签署的《淞沪停战协定》,上海不许进驻中国正规军。
1706749706
1706749707 但别急,北平出事后,在庐山的蒋介石连下了两道命令:一是叫在青岛养病的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保定陆军军官学校3期,安徽巢湖人)马上到岗;二是告诉何应钦,上海保安总团和上海警察总队的一切弹药供给,由南京军政部统一发放。
1706749708
1706749709 张治中到南京后,向蒋介石建议:危局之下,应该尽快把军队派往上海。
1706749710
[ 上一页 ]  [ :1.70674966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