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50024
1706750025
在中国空军出动飞机轰炸了日军阵地和军舰后,日本鹿屋航空队的18架九六式轰炸机也升空了,9架扑向安徽广德机场,9架飞向杭州笕桥机场。每架飞机携2枚250公斤的炸弹。原定第一波攻击中国的是驻日本大村的木更津航空队和在上海外海马鞍群岛三艘航母上的海军航空队,但由于气象原因无法起飞。
1706750026
1706750027
8月14日午后,第一轮中日空战开始了。
1706750028
1706750029
发现日机后,中国空军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吉林青年高志航(法国航校毕业,吉林通化人)立即带队起飞迎敌,在杭州笕桥上空,你来我往,几分钟后,一架飞机拖着长烟掉了下去。
1706750030
1706750031
不是中国的!
1706750032
1706750033
中国人第一次击落日本战机,自高志航始!在随后十多分钟的激战中,又有两架日机被击落,击落第二架日机的是辽宁青年李桂丹(笕桥航校2期,辽宁新民人),中国这边人机无一伤亡!
1706750034
1706750035
日本人惊了。
1706750036
1706750037
中国人也惊了。
1706750038
1706750039
中日空军首次接战,日本人完败。蒋介石异常兴奋,问第一架日机是不是高志航打下来的?
1706750040
1706750041
高志航早年在东北军航空队服役,九一八事变后,辗转到笕桥。由于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导致当时南方这边歧视东北人,航校的很多学员认为高是个间谍。那段时间,高志航可以说是忍辱负重。就是在笕桥这段时间,高苦练飞行技能,到中日开战前,已成为中国空军飞行员里技术最好的。蒋介石五十寿辰时,中国空军助兴表演,高志航的飞行技术叫蒋介石为之大声叫好,随后立即接见了高,并把自己的专机“天窗号”奖给他。
1706750042
1706750043
上海开战前,高志航本来率第4大队飞向山西,支援华北作战,但到河南周家口机场时,得到命令,紧急返回笕桥待命,后来很多人说是高杀敌心切,自己飞回来的,其实并不准确。此时,在华东的第5大队驻扬州机场,第3大队驻句容机场。
1706750044
1706750045
现在,在高空把日本人打蒙了,日本人嘀咕:不会是苏联人帮中国空军来了吧?或者是美国人?总之他们不相信这一切。转天一早,从马鞍群岛附近的“加贺”号航母上起飞的16架轰炸机由29架驱逐机护航,再次奔袭杭州。高志航率队再次击落日机3架,6
:0!随后反追日机至曹娥江,又打下来2架,四川青年乐以琴(笕桥航校3期,四川芦山人)一战成名,驾驶2204号霍克战斗机的他,在杭州创造了一人击落5架敌机的纪录。与乐以琴保持同样纪录的,还有驾驶2401号战机的辽宁青年刘粹刚(笕桥航校2期,辽宁昌图人)。
1706750046
1706750047
除此之外,毛赢初(毛邦初之弟)、王荫华、吕基淳、董明德、梁添成(马来西亚归侨)等人分别击落2架敌机,击落1架敌机的更是大有人在。
1706750048
1706750049
从杭州到南京,云中的日子,中日空军展开激战。
1706750050
1706750051
此时,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湖北青年沈崇诲(笕桥航校3期,湖北武汉人),正驾驶着轰炸机从安徽广德机场升空,在没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冒险而进,去袭击黄浦江上的日舰。但到长江口时,座机出现故障,危急中,沈崇诲绕向浦东,想叫同机的陈锡纯(笕桥航校5期,湖南望城人)跳伞到中国军队的阵地,自己驾机直撞日舰,但被陈拒绝。就这样,沈崇诲和陈锡纯同机穿过日军的高射火力网,猛然撞向日舰。那天是1937年8月18日。
1706750052
1706750053
沈崇诲殉国前两天,辽宁青年阎海文(笕桥航校6期,辽宁北镇人)在驾机轰炸日军陆战队司令部时,被楼顶上的高射炮击中。阎海文跳伞后,落到了日军阵地。日军特别想生俘一个中国飞行员,看看重创他们空军的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阎海文一落地,鬼子就包围上来。阎海文手里握着手枪两把,盯着由远而近的日军,连打三枪,前面两个日军倒下。日军指挥官有意捉活的,所以士兵仍没开枪。你不打,好,我打,阎海文又是两枪,又报销了两个日军。
1706750054
1706750055
最后的子弹,阎海文留给了自己。
1706750056
1706750057
几天前,高志航被蒋介石惊为神人。
1706750058
1706750059
但实际上哪有神人,有的只是长空中一个个普通的中国青年誓死报国的情怀而已。沈崇诲、陈锡纯、阎海文之后,为国捐躯的还有:梁鸿云(笕桥航校3期,山东栖霞人)、任云阁(笕桥航校6期,河北文安人)、谭文(笕桥航校3期,山东海阳人)、刘粹刚(10月殉国于山西)、高志航(11月殉国于河南周家口)、乐以琴(12月战死于南京)、李桂丹(转年战死于武汉)……
1706750060
1706750061
中国空军决死报国时,8月14日下午3点整,在张治中指挥下,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开始了。攻击前,张治中在通电里说:誓不与倭奴共戴一天。今日之事,为甲午(海战)以来五十年之最后清算。
1706750062
1706750063
左边王敬久第87师主攻杨树浦,依次向沪江大学、公大纱厂、海军俱乐部、海军操场一线推进;右面孙元良第88师主攻虹口,依次向八字桥、坟山、法学院、虹口公园一线推进。很快,钟松独立第20旅和两个炮兵团也加入战斗。
1706750064
1706750065
一时间,整个上海市区枪声密集,炮火连天。
1706750066
1706750067
从8月12日中国军队开到上海,到8月23日日本增援陆军登陆,最初的上海战,从作战审美角度看,是颇具看头的。开战前,先有“虹桥事件”,中日剑拔弩张,斗智斗勇;事件发生后,中国这边想先发制人,日本那边外弛内紧,固守待援。交火前一天,第87师和第88师几乎把所有连、营一级的部队长都派出去化装侦察。到13日,两边都在进行火力搜索,小战一场。到14日全面开战后,复杂多变的街市战远比枯燥的阵地有意思,一时间,不仅上海的街道上,就是房顶之间也被架了梯子,市民坐在院子的天井里,一抬头,就会发现有中国士兵从这边的房顶越到那边的房顶,飞檐走壁般逐屋向日军据点推进。
1706750068
1706750069
此战还有一点极为特殊:上海是远东第一国际大都市,市区又有多国租界地,不仅街区复杂,而且居民复杂,欧美人众多,所以中日双方打起来后,一方面打得极为激烈,另一方面打得又小心翼翼,因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打出一个国际事件。
1706750070
1706750071
再有一点,那时候虽然没有电视直播,但整个上海街市战,实际上已经被现场直播了。当时的一大景致是:在租界的小洋楼上,西方人和有条件的上海市民坐在阳台上,一边翻着最新介绍战况的报纸,一边眺望着不远处中日军队厮杀的情形。
1706750072
1706750073
上海枪一响,蒋介石单独召见了有意培养的军政部次长陈诚,想叫他出去考察战事:华北或上海,你选一个。
[
上一页 ]
[ :1.7067500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