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51161
演习是1935年12月2日开始的,令人惊叹的是:两年后,恰恰是这个时间段,日军打响了南京外围战。相同的还不仅仅在于此,当年演习的总设计唐生智,很快就成为卫戍南京的司令官了,而第36、第87、第88师和教导总队,则成为守卫南京的主力!
1706751162
1706751163
对中国这边来说,也是在11月中旬判断日军要进攻南京的。军令部长徐永昌在发给第3战区副司令顾祝同的密电里说:“松井寒日命令,预定主力突破常熟后,再攻无锡,其海军与陆军协同破坏长江障碍物,再攻江阴,其目的在占领南京……”
1706751164
1706751165
此时南京城下,碉堡、战壕、铁丝网,工事修了一层层,城中富贵山、鸡鸣寺、清凉山等地也修建了大量战壕、地下室和防空洞,甚至蒋介石官邸的后园也挖了交通壕,直通富贵山。
1706751166
1706751167
对于中华民国的首都,守或弃,蒋介石必须拿出自己的决定。
1706751168
1706751169
上海陷落后没两天,蒋介石就开了专门会议。此时陈诚、顾祝同都在外面收整军队,没在南京,参加会议的,除蒋介石外,只有军政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军令部作战组组长刘斐等人。
1706751170
1706751171
负责拟订作战计划的刘斐先表态:虽然淞沪会战前制订了消耗战的战略,但会战后期实际上并没按这个战略执行,让大量精锐投入上海,导致伤亡惨重。
1706751172
1706751173
蒋介石脸色阴沉,说:刘组长,这个我们先不讨论,上海已失,现在说的是南京。
1706751174
1706751175
刘斐说:恕卑职直言,首都守不住。
1706751176
1706751177
刘斐能干到这个位子,当然不是混的。他说了三点,点点是死穴:一是日军乘胜追击,士气正旺,可从京沪铁路、京杭公路和长江沿岸三条线路攻袭南京;二是南京在地理上没法守,日军把芜湖一占,就等于把后面交通线切断了,再从东、西、南三面一围,用军舰把北面的长江一封锁,南京就成了一个死城;三是中国军队经过3个月的大战,战斗力已经严重消耗。
1706751178
1706751179
蒋介石不住地点头。
1706751180
1706751181
白崇禧接话,意思大致跟刘斐一样,说:现在,我们的士气和战斗力都已不济,日军挟新胜之威,且是水陆空三军掩杀而来。这个情况下,南京面临的不是守不守的问题,而是没法守的问题。何况我们定下了持久的消耗战略,用时间换空间,不该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1706751182
1706751183
何应钦和徐永昌也是这个意思。
1706751184
1706751185
蒋介石问陈诚、顾祝同他们有没有来电报。
1706751186
1706751187
徐永昌说:有。他们在电文里也不赞同守南京。
1706751188
1706751189
蒋介石没立即表态。
1706751190
1706751191
无论是刘斐还是白崇禧,他们的说法,单从军事角度来看,找不出一点破绽。但问题是,如果他蒋介石也仅仅是一名将领,自然可以单纯地从军事角度看待南京的守弃问题,但他是国民政府首脑,所以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南京是中国的首都,抗战初期不战而弃,会不会影响全国抗日的热情?况且,几天前,他已派军事顾问蒋百里作为特使奔赴欧洲,继续寻求国际上的支援。更关键的是,苏联那边……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轻弃南京?但上海新败,怎样再跟日军对决?
1706751192
1706751193
蒋介石说:在上海损失大的部队,可以向皖南集结休整,一部分可以到江北。那意思是,南京还是需要守的。
1706751194
1706751195
刘斐又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最多放18个团,在南京作象征性防守,这样于国内国际都有所交代。
1706751196
1706751197
在一阵争论中,会议结束了,没形成最终结果。
1706751198
1706751199
隔了一天,蒋介石再次召开会议。这次除何应钦、白崇禧、徐永昌、刘斐外,多了几个人:唐生智、谷正伦、军令部次长王俊。此外,还有几个作战参谋。
1706751200
1706751201
按蒋介石军用电话专线台的王正元回忆(他听两位参加会议的作战参谋说):当时唐生智精神似乎出了些问题,因为开会时他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蹲在椅子上,一会儿跳下来,一会儿蹦上去。这个回忆显然有点八卦了,很难想象在蒋介石召开的保卫首都的重要军事会议上,他唐大将军像个猴子一样蹲在椅子上。难道他是孙悟空么?
1706751202
1706751203
不过,在讨论中,唐生智倒是说了一句叫蒋介石为之一动的话:轻弃首都,对不起总理(孙中山),总理陵墓在此!
1706751204
1706751205
老唐一阵咳嗽。
1706751206
1706751207
巍巍中山陵,让蒋介石心头一惊。
1706751208
1706751209
谷正伦说:南京要守,但不可死守。相当于什么也没说。如果按当时的分工,守卫南京的司令该是谷正伦,他此时的职务是南京宪兵司令兼首都警卫军(前南京警备军)军长。但谷此时正闹胃溃疡,肚子疼。
1706751210
[
上一页 ]
[ :1.70675116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