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55364
三个人在飞机上聊了一路,刘斐谈到一点:苏北和淮北之敌加在一起不到万人,尤其是淮北的第13师团用在一线的只有5000多人,李品仙和廖磊的部队打得不好。汤恩伯军团此时能否拦截住这支日军?
1706755365
1706755366
蒋介石也在沉思。
1706755367
1706755368
对他来说,到郑州有两个目的:一是督促落实5月11日的计划;二是现地查看黄河堤岸的情况。关于后一点的目的,接下来会写到。
1706755369
1706755370
5月12日黄昏,蒋介石一行飞抵郑州机场。
1706755371
1706755372
在机场,蒋介石对刘斐、林蔚说:“徐州的部队必须马上撤下来。”
1706755373
1706755374
蒋介石说自己想到徐州亲自向李宗仁下命令。
1706755375
1706755376
刘斐和林蔚自然反对。
1706755377
1706755378
蒋介石的意思是,只有自己亲往,才能用最快的时间叫李宗仁执行命令。
1706755379
1706755380
刘斐说:“如果一定飞徐州的话,我去就可以了。委员长放心,我定把命令下达到李司令长官那里。”
1706755381
1706755382
林蔚说:“我一同去。”
1706755383
1706755384
刘斐早年在李宗仁、白崇禧手下,开战之初,还亲飞广西接白崇禧到南京,所以刘斐二赴徐州下命令,蒋介石还是比较放心的。
1706755385
1706755386
蒋介石说:“你们去也好,要跟德邻(李宗仁字)说,敌人已经开始大包围了,不赶快撤出来,几十万人都会丢掉,你们还要跟各级将领讲清楚,要他们贯彻统帅部的命令。我叫他们给你俩准备一辆专列,你们马上就去,一路上也要当心,我叫人通知沿途各站的将领,要他们到火车上向你二人报告敌情。”
1706755387
1706755388
军列呼啸而出。
1706755389
1706755390
车过归德,已经是5月13日凌晨两点。
1706755391
1706755392
俞济时第74军已被调到豫东,归属薛岳指挥。俞赶到归德,在火车站等候刘、林。
1706755393
1706755394
刘、林并不下车,俞济时上车报告归德周边的敌情。
1706755395
1706755396
此时豫东、鲁西南、皖北、苏北一带局面极端复杂,中日军队开始“混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没有纯粹的“后方”之说了。
1706755397
1706755398
俞济时说:“日军离铁路线很近了,不出意外的话,天亮前会切断陇海铁路。那样的话,你们这趟车就是这条铁路上的最后一趟车了。”
1706755399
1706755400
不知为什么,这话叫刘斐有些感慨。
1706755401
1706755402
战局瞬息万变,一个小时一个样,是如此残酷。
1706755403
1706755404
刘斐和林蔚冲入战云密布的徐州,见到李宗仁、白崇禧,说明他们前来的原因,问5月11日的命令接到没有。
1706755405
1706755406
李宗仁看着刘斐这位桂系出身的湖南人,有些不耐烦,说:“命令接到了,传下去了。”
1706755407
1706755408
刘斐提到4月21日军令部下达的关于抽调机动兵力的问题。
1706755409
1706755410
刘斐说:“如果当时早动手,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了。台儿庄战后,不该把二线的兵力都顶到一线,这样主动制敌的自由就不在手里了。”
1706755411
1706755412
李宗仁十分不悦,说:“一线的情况绝不是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就能晓得的,什么叫把二线的部队都顶到一线了?不顶能行吗?不顶我一线的阵地就都保不住了,这个责任谁负?你刘斐吗?委员长不叫轻弃阵地!部队好不容易都拉上去了,能一下子都撤下来?我没有这个本事!”
1706755413
[
上一页 ]
[ :1.7067553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