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56598e+09
1706756598 一时间,长江南岸警报连连,武汉的蒋介石和陈诚好像忘记了江北日军的行动,都把目光投向江南地带。
1706756599
1706756600 但打到湖口,连续作战一个来月的波田支队终于走不动了。
1706756601
1706756602 对波田支队的表现,无论是冈村宁次还是畑俊六,都非常满意,准确地说都觉得这个支队超常发挥了水平。当初把这支驻台湾部队调过来,也是看重其适应炎热气候并具有在河网地带作战的能力。
1706756603
1706756604 在湖口休整两周后,7月22日,波田支队在大雨中开拔,发起了向江西重镇九江的攻击之旅。
1706756605
1706756606 此时冈村宁次把前进司令部推进到湖口。
1706756607
1706756608 在石钟山(鄱阳湖入长江处)上,冈村带着作战课长宫崎周一瞭望了相距只有3里地的战斗一线。几百年前,苏轼船靠石钟山,写下著名的《石钟山记》。山虽然不高,只有四五十米,但却非常秀丽,隔着浩瀚的鄱阳湖,可以眺望水雾萦绕的庐山群峰。冈村在石钟山上设立了战斗指挥所。闲暇之余,他拿起铅笔,画起了庐山远景。
1706756609
1706756610 指挥所位于山上的报慈禅林。这片禅林有大雄宝殿和几间僧舍,为当年曾国藩部下水军大将彭玉麟所建。在禅林的一间僧舍,冈村拜访了一位留守的禅师。
1706756611
1706756612 禅师问:“您从何处来?”
1706756613
1706756614 冈村竟然一时没能回答上来。是啊,他从哪来呢?深谙禅宗的冈村当然知道这话里有机锋,如果回答从湖口来,那当然是愚蠢的;若回答从日本来,则更不高明。
1706756615
1706756616 想了想,冈村说:“我从远处来。”
1706756617
1706756618 禅师问:“将军何来?又要到哪里去?”
1706756619
1706756620 冈村说:“驱蒋爱民,为亲善而来,中日互相提携,建立东亚明朗而有生气的新秩序。”
1706756621
1706756622 禅师问:“驱蒋我不懂,至于爱民,我有一问,一如贵军在南京所为么?”
1706756623
1706756624 冈村说:“那是个单独的事件,我也深表遗憾。至于我的部队,已进行约束。”
1706756625
1706756626 禅师说:“即使将军有仁慈之意,虎狼之师此起彼伏,安可约束?观将军之貌,当是聪慧之人,携师远侵他国,本是不义之举,虽靠强力可得暂时的武威,但终会化作云烟水气。”
1706756627
1706756628 冈村默然。
1706756629
1706756630 外面下起雨,冈村和宫崎静听了一会儿雨声,一发炮弹的爆响把二人惊起,但禅师纹丝不动。他们惊诧地退出僧舍,冈村似有所失,但他的战争仍将继续。
1706756631
1706756632 九江三面环水,东面是鄱阳湖,北面是长江,西面是赛湖、城门湖,南面是通往赣中的南浔铁路,以及九江到星子县、德安县的公路。东南则是民国时代最具政治象征的庐山。
1706756633
1706756634 7月23日,九江一带大雨滂沱。
1706756635
1706756636 波田支队乘舰冒雨突入鄱阳湖,于深夜零时在姑塘(西靠庐山,三面环湖,距九江13公里,与湖口隔湖对望)以南的芦苇荡地区登陆。
1706756637
1706756638 对面山崖上立即有子弹射来。
1706756639
1706756640 这段山地是庐山余脉,盛夏之时丛林繁茂,守卫这一线的是李玉堂第8军所辖的预备第11师。虽然中国军队居高临下,但预备第11师作为新组建的部队,实战经验几乎没有,所以面对大雨中争先跳下汽艇的日军,在慌乱射击中杀伤效果甚微,不过手榴弹还是发挥了威力。
1706756641
1706756642 那个时代中国士兵使用的手榴弹,从拉出拉火绳到爆炸,时间不超过4秒。一名士兵的投掷距离,通常在60米左右。所以,面对日军的进攻,在平地里,不到60米内,中国士兵是不投弹的。不过,在岩壁上,居高临下又是一回事了。日军只能用芦苇荡做依托,但预备第11师的新兵不管三七二十一,成片成片地投弹,在第一个中队完全登陆前,日军被炸死了近百人。
1706756643
1706756644 日军是深夜12点登陆的,但由于通讯不良,当第2兵团司令张发奎接到李玉堂的电话时,已经是4个多小时以后了。
1706756645
1706756646 九江是古之浔阳,既是名城又是重镇。
1706756647
[ 上一页 ]  [ :1.7067565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