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65925e+09
1706765925
1706765926 (65) 《生活》第8卷第23期,1933年6月10日,第458页。
1706765927
1706765928 (66) 《申报月刊》第2卷第6期(1933年6月15日),第1页;《时代公论》第63期(1933年6月9日),第6—8页;孙铭:《城下之盟》,《华年周刊》第2卷第23期(1933年6月10日),第445—447页;逖公:《〈塘沽停战协定〉之舆论分析》,《复兴月刊》第1卷第11期(1933年7月1日),第7、17页的文章。
1706765929
1706765930 (67) 《申报月刊》第2卷第6期(1933年6月15日),第4页。
1706765931
1706765932 (68) 《华北停战》,《东方杂志》第30卷第12期(1932年6月16日),第1—2页。
1706765933
1706765934 (69) 见吴永在:《中国各方对于塘沽休战协定之意见与批评》,《外交月报》第2卷第6期(1933年6月15日),第218—219、221—222页;逖公:《〈塘沽停战协定〉之舆论分析》,《复兴月刊》第1卷第11期(1933年7月1日),第15、17页。
1706765935
1706765936 (70) 《复兴月刊》第1卷第4期(1932年12月1日),第8页。
1706765937
1706765938 (71) 胡适:《保全华北的重要》,《独立评论》第52/53号(1933年6月4日),第2—6页。亦见Grieder,pp.252—253。
1706765939
1706765940 (72) 胡适:《保全华北的重要》,《独立评论》第52/53期(1933年6月4日),第6页。
1706765941
1706765942 (73) 《生活》周刊1933年6月24日,第497页。胡适还面临着来自独立评论协会(出版《独立评论》的机构)内部的批评。胡的密友和以前的学生傅斯年被胡的态度深深地激怒,他建议解散这个协会。丁文江对这两人之间的争执进行了调解。见Eugene Lubot,Liberalism in an Illiberal Age:New Culture Liberal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 ,p.100。
1706765943
1706765944 (74) 《生活》周刊1933年5月27日,第430页。不仅因为抨击胡适比直接抨击政府更安全,而且胡当时还与民权保障联盟的支持者分了手。作为这个机构最初的成员,胡因这个组织对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而与之决裂。在这个问题上的敌意被带入了日本问题中。
1706765945
1706765946 第四章
1706765947
1706765948 (1) Edgar Snow,Far Eastern Front ,p.302.
1706765949
1706765950 (2) Sheridan,pp.140—141;关于20世纪20年代末冯与日本人的关系,见第255—259页。
1706765951
1706765952 (3)China Weekly Review ,April 22,1933,p.297.
1706765953
1706765954 (4) 转引自吴永在:《中国各方对于塘沽休战协定之意见与批评》,《外交月报》第2卷第6期(1933年6月15日),第212页;《冯玉祥与抗日同盟军》,第15—16页。
1706765955
1706765956 (5)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四周年纪念册》,第2页。还见Sheridan,p.271。
1706765957
1706765958 (6) 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36—37页;《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四周年纪念册》,第19—20页;李晋:《冯玉祥下山与义勇军解体》,《春秋》(香港)第143期(1963年6月16日),第19—20页;辛质:《长城察北的抗战》,第34—40页;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36—37页。
1706765959
1706765960 (7) 金典戎:《我与冯玉祥的一段渊源》(二),《春秋》(香港)第12期(1958年1月),第11页;李云汉:《冯玉祥察省抗日事件始末——二十二年五月至八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1971年6月),第300页;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36页。
1706765961
1706765962 (8) 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39页;李云汉:《冯玉祥察省抗日事件始末——二十二年五月至八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1971年6月),第300页;Sheridan,p.271。
1706765963
1706765964 (9)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15,1933,p.265;July 29,1933,p.354;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600页;《冯玉祥与抗日同盟军》,第166—168页。
1706765965
1706765966 (10)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2,1933,pp.305—306;《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四周年纪念册》,第7、33页;
1706765967
1706765968 (11)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9,1932,p.352.
1706765969
1706765970 (12) 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598页;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9,1933,p.352。
1706765971
1706765972 (13) Upshur,pp.25—26;《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四周年纪念册》,第7、33页;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9,1933,p.352。
1706765973
1706765974 (14) 邹鲁:《国民党党员目前应取之态度》,《三民主义月刊》第2卷第2期(1933年8月15日),第31—32页。也可参见《反蒋运动史》,第598、615—620页。
[ 上一页 ]  [ :1.7067659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