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66588e+09
1706766588
1706766589 (157) 陈恭澍:《北国锄奸》,第290、296—302页。
1706766590
1706766591 (158) 陈恭澍:《北国锄奸》,第303、315、321—333、348页。尽管如此,干国勋等的《蓝衣社复兴社力行社》,第11—12页认为,中国的宣传有助于削弱殷汝耕。
1706766592
1706766593 (159) 唐良雄在《戴笠传》中的叙述提供了蓝衣社抗日活动的成功画面。唐着重强调戴笠在阻止北方军阀与土肥原和板垣的合作方面的成功。唐称中国特工实际上渗入了日本在天津的领事馆中,因此,提前知道了日方的计划。他确信中国特务不仅暗杀了张敬尧和吉鸿昌,而且暗杀了记者白逾桓,他的死促成了《何梅协定》。作者也确信1935年11月戴策划暗杀了孙传芳,他是长江下游的旧军阀,退位后来到天津,并据说引起了日本人的兴趣。他被想象成被一位替父复仇的妇女刺死,但唐断言戴安排了此事。唐连篇累牍地写了戴在1934—1937年间不断地破坏日本人的华北独立计划。他断言,戴的特工通过日本特务阻止了行动,特别是破坏了日本从经济上控制华北的阴谋。尽管如此,唐对这个地区的叙述缺乏细节。见唐良雄:《戴笠传》第1卷,第60—63、97—98页。
1706766594
1706766595 (160) 乔家才:《为历史作证》,第53—55、61—67、69—71页;乔家才:《海隅丛谈》,第841—842页。乔增加了蓝衣社在北方行动的故事细节。承认他们在暗杀殷汝耕时失败了,他称特工与冀东自卫军的首领张庆余和张砚田建立了联系,他们对日本的统治心怀不满。南京担心一场反叛可能会引发新的华北危机,便把行动推迟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最终发生时。见乔家才:《铁血精忠传:戴笠的故事》,第91、125页。
1706766596
1706766597 (161) 乔家才:《铁血精忠传:戴笠的故事》,第281—283页。
1706766598
1706766599 (162) Eastman,“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lue Shirts’:A Review Article,”p.25.
1706766600
1706766601 (163) 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338—353页。
1706766602
1706766603 (164) 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530页。
1706766604
1706766605 (165) 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531页。
1706766606
1706766607 (166) 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533页。
1706766608
1706766609 (167) 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527页;唐良雄:《戴笠传》上册,第63页。
1706766610
1706766611 (168) 秦郁彦:《日中战争史》,第15—16页。何应钦的看法可参见李云汉编:《抗战前华北政局史料》,第443页。
1706766612
1706766613 (169) Eastman,Abortive Revolution ,pp.78—79.
1706766614
1706766615 第七章
1706766616
1706766617 (1) 丰台事件给宋哲元的军队进入河北提供了借口。见徐淑希:《日本增兵华北问题》,第30—31页。
1706766618
1706766619 (2) 松本重治:《上海时代ジセーナリストの 回想》第2卷,第85—86页;《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第698—699页。
1706766620
1706766621 (3)Trans-Pacific ,August 15,1935,p.9;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96页;Shimada Toshihiko,“Designs on North China,1933—1937,”China Quagmire ,pp.122—124。殷汝耕和陶曾是夏季选出的非武装区维和部队的两名军事指挥官。陶曾经控制着滦州地区,殷控制着北平—密云地区。日本人逐渐支持殷,他有一个日籍妻子,能说流利的日语,并在7月把陶逼走。因此,日本当局怀疑滦州枪击事件有可能是陶企图报复。尽管有这些怀疑,但经仔细审问,显然问不出证据;8月17日,陶被释放。除了刘被暗杀,各有一名日本和中国军官受伤。
1706766622
1706766623 (4) 李云汉:《抗战前华北政局史料》,第504—505页。
1706766624
1706766625 (5) 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885页。
1706766626
1706766627 (6) 李云汉:《抗战前华北政局史料》,第331—332页。
1706766628
1706766629 (7)Trans-Pacific ,August 22,1935,pp.11—12;September 12,1935,p.9.
1706766630
1706766631 (8) 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894—895页。黄郛也被任命为内务部长。由于健康恶化,他从未赴任,并于1935年9月10日辞职。
1706766632
1706766633 (9) 转引自Trans-Pacific ,October 10,1935,p.7.
1706766634
1706766635 (10) Donald G.Gillin,Warlord:Yen His-shan in Shansi Province,1911—1949 ,pp.216—218;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95—97页;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901—902页;Winston B.Kahn,“Doihara Kenji and the North China Autonomy Movement,1935—1936,”in Alvin D.Coox and Hilary Conroy,eds.,China and Japan ,p.186;Trans-Pacific ,November 14,1935,p.12。
1706766636
1706766637 (11) 秦郁彦:《日中战争史》,第56—57页;Winston B.Kahn,“Doihara Kenji and the North China Autonomy Movement,1935—1936,”in Alvin D.Coox and Hilary Conroy,eds.,China and Japan ,pp.184—185。尽管多田和土肥原贤二均赞成自治方案,但这两人无法很好地合作。土肥原是关东军的一名军官;而从多田的角度来看,他的活动侵犯了天津司令部的权限。
[ 上一页 ]  [ :1.7067665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