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66688
1706766689
(37) 平凡:《中央党部刺汪案内情补述》,《春秋》(香港)第120期(1962年7月1日),第17页。也见陈公博《苦笑录——陈公博回忆录(1925—1936)》中编者的话。
1706766690
1706766691
(38) 陈公博:《苦笑录——陈公博回忆录(1925—1936)》,第315页。
1706766692
1706766693
(39) 局外人:《中央党部刺汪案的来踪去迹》,《春秋》(香港)第118期(1962年6月1日),第5页。
1706766694
1706766695
(40) 《三民主义月刊》第6卷第5期(1935年11月15日),第2页。
1706766696
1706766697
(41) 《国民党五全大会志》,《国闻周报》第12卷第45期(1935年11月18日)。
1706766698
1706766699
(42) James E.Sheridan,Chinese Warlord:The Career of Feng Yü-hsiang ,pp.274—276;冯玉祥:《煎饼:抗日与军食》,第1—5页;Trans-Pacific ,May 14,1936,p.7。
1706766700
1706766701
(43)Trans-Pacific ,November 21,1935,pp.8—9;《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要》,《国闻周报》第12卷第45期(1935年11月18日),第1—2页。1936年春,三名广东人因道奇(音译)路谋杀案受到审判,并被判有罪。
1706766702
1706766703
(44)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三),第647—656页。
1706766704
1706766705
(45) 蒋讲话的全文到处可以看到。见《革命文献》第72辑,第162—165页;或《蒋“总统”言论汇编》第12卷,第272—275页。此处由作者翻译。正式的英文翻译当时到处都有;见China Weekly Review ,November 30,1935,p.460。
1706766706
1706766707
(46) Donald S.Sutton,“German Advice and Residual Warlordism in the Nanking Decade:Influences on Nationalist Military Training and Strategy,”China Quarterly ,no.91(September 1982),p.400.
1706766708
1706766709
(47) 皮名举(笔名):《对东京事变的感想》,《独立评论》第192号(1936年3月15日),第14页。
1706766710
1706766711
(48) 《支那》第26卷第11期(1935年11月),第127—133页;小岛昌太郎:《支那最近大事年表》,第654—655页;《申报年鉴》,1936年,第A-9页;周开庆:《抗战以前之中日关系》,第170页;Far Eastern Survey ,vol.4,no.25(December 18,1935),pp.198—205。上海和东京分部于1936年1月27日成立。中国分公司由周作民和徐新六领导。
1706766712
1706766713
(49) 引自Trans-Pacific ,September 5,1935,p.10。
1706766714
1706766715
(50)Trans-Pacific ,October 10,1935,p.11.
1706766716
1706766717
(51) 蓝天照:《华北五省的经济地位及日本的企图》,《外交评论》第6卷第2期(1936年3月),第74—76页;《华北事变资料选编》,第516—517页;Chang Kia-ngau,China’s Struggle for Railway Development ,p.10。
1706766718
1706766719
(52) 关于白银价格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论述,见Parks M.Coble,Jr.,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1927—1937 ,pp.140—160;对法币改革的论述,见第192—197页;也见石島紀之:《中国の 對外关関係と 経済建設》,载野沢豊編:《中国の 幣制改革と 國際関係》,第44—49页。
1706766720
1706766721
(53) 李滋罗斯公开指出华北“群众”自治运动是虚构的,也触怒了关东军当局。他称他在华北并未见过任何支持这场运动的中国人。李滋罗斯的评论让英国外交部感到不安,它希望避免与东京的任何冲突。伦敦拒绝了中国关于支持在华北抗日的试探性建议。见Ann Trotter,Britain and East Asia,1933—1937 ,pp.164—165。
1706766722
1706766723
(54) 这些声明收录在《华北事变资料选编》,第304—311页。也见小林英夫:《幣制改革をめぐる 日本と 中国》,载野沢豊編:《中国の 幣制改革と 國際関係》,第250—254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日本对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的态度》,《历史档案》1982年第2期,第74—75页。
1706766724
1706766725
(55)Trans-Pacific ,November 14,1935,p.6.
1706766726
1706766727
(56) Winston B.Kahn,“Doihara Kenji and the North China Autonomy Movement,1935—1936,”in Alvin D.Coox and Hilary Conroy,eds.,China and Japan ,pp.187—188;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102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日本对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的态度》,《历史档案》1982年第2期,第74—79页。
1706766728
1706766729
(57) Kita Seiichi,“Autonomy is the only Means of Bolstering Up North China,”in Tokyo Information Bureau,Cotemporary Opinions on Current Topics ,no.105(December 5,1935),pp.1—2.
1706766730
1706766731
(58) 《上海党声》第1卷第50期(1936年1月18日),第982页。
1706766732
1706766733
(59) 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103页;《现代史资料》第8卷,第130页;宋的电文也可在《华北事变资料选编》第312—313页见到。
1706766734
1706766735
(60) Shimada Toshihiko,“Designs on North China,1933—1937,”China Quagmire ,pp.144—149;李云汉:《抗战前华北政局史料》,第612—614页;李云汉:《中国现代史论和史料》第2卷,第468—469页;Winston B.Kahn,“Doihara Kenji and the North China Autonomy Movement,1935—1936,”in Alvin D.Coox and Hilary Conroy,eds.,China and Japan ,pp.187—189;Alvin D.Coox,Nomonhan:Japan Against Russia ,1939,vol.1,pp.68—69;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103页。关东军司令南次郎将军在11月15日电告东京,解释了军方的计划。他抨击南京的法币改革,他称这将摧毁华北的经济并导致英国控制中国,还会挫败日本的计划。南次向东京提出,需要更大的力量来促使华北军事领导人与日本合作。关东军司令部在11月16日的电报中称,蒋介石可能企图把山东从韩复榘手中夺走,并迫使日本进行军事干预。它要求伪满洲国的海军司令部派遣军舰到天津、塘沽和山海关。这些行动让东京的军事领导人警觉,他们尚未就华北问题准备开战。他们特地指示有吉,在11月20日两人会面时,警告蒋介石,不要就此问题使用武力。作为这些行动的结果,军事司令部发去了文中引用的电报。
1706766736
1706766737
(61)Trans-Pacific ,November 28,1935,p.7.
[
上一页 ]
[ :1.7067666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