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67391e+09
1706767391 张樾亭:《七七事变前后我在宋哲元部的经历和见闻》,《文史资料选辑》第54辑,第74—82页。
1706767392
1706767393 常城、何建沙:《张学良与第二次国共合作》,《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4期,第195—209页。
1706767394
1706767395 越承绶:《我参与阎锡山勾结日寇的活动情况》,《文史资料选辑》第54辑,第205—235页。
1706767396
1706767397 赵谨三:《察哈尔抗日实录》,上海:上海军学社,1933年。
1706767398
1706767399 陈真、姚洛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4卷本,北京:三联书店,1957—1961年。
1706767400
1706767401 陈纪滢:《记茅盾》(中),《传记文学》第39卷第1期(1981年7月),第78—86页。
1706767402
1706767403 陈崇桥:《“九一八”事变与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5期,第61—65页。
1706767404
1706767405 陈翰伯:《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燕京大学“一二·九运动”回忆片断》,《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61—66页。
1706767406
1706767407 陈兴唐、韩文昌:《“九一八”前后的冯玉祥将军》,《历史档案》1982年第3期,第110—115页。
1706767408
1706767409 陈红民:《“九一八”事变后的胡汉民》,《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90—107页。
1706767410
1706767411 陈公博:《苦笑录——陈公博回忆录(1925—1936)》(李锷、汪瑞炯、赵令扬编注),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
1706767412
1706767413 陈恭澍:《蓝衣社内幕》,上海:国民新闻图书印刷公司,1943年。
1706767414
1706767415 陈恭澍:《北国锄奸》,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
1706767416
1706767417 陈鸣钟:《蒋介石解决“两广事变”的方针和策略》,《历史档案》1983年第2期,第110—114页。
1706767418
1706767419 陈鸣钟:《“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淞沪停战协定〉签字期间的蒋日关系》,《民国档案》1988年第2期,第86—100页。
1706767420
1706767421 陈鸣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至九一八事变前的蒋日关系》,《民国档案》1987年第1期,第91—99页。
1706767422
1706767423 陈伯达:《人民公敌蒋介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1706767424
1706767425 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
1706767426
1706767427 陈少校(陈凡的笔名):《黑纲录》,香港:致诚出版社,1974年。
1706767428
1706767429 陈少校(陈凡的笔名):《阎锡山之兴灭》,香港:致诚出版社,1972年。
1706767430
1706767431 陈存恭:《从“两广事变”的和平解决探讨“安内攘外”政策》,《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上册,第435—476页。
1706767432
1706767433 郑仁佳:《胡愈之其人其事》,《传记文学》第48卷第5期(1986年5月),第123—128页。
1706767434
1706767435 郑灿辉、季鸿生、吴景平:《宋庆龄与抗日救亡运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1706767436
1706767437 齐协民:《宋哲元与冀察政权》,《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79年),第61—66页。
1706767438
1706767439 《吉鸿昌就义前后》,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1706767440
[ 上一页 ]  [ :1.7067673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