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67650
1706767651
康泽:《我在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中的一段经历》,《文史资料选辑》第71辑,第18—22页。
1706767652
1706767653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台北,1953年。
1706767654
1706767655
戈定远:《二十九军和冀察政权》,《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34—44页。
1706767656
1706767657
顾祝同:《西安事变忆往》,《传记文学》第40卷第2期(1982年2月),第30—35页。
1706767658
1706767659
关玉衡:《中村事件始末》,《文史资料选辑》第76辑,第80—90页。
1706767660
1706767661
孔祥熙:《西安事变回忆录》,《春秋》(香港)第40—43期(1959年3月1日、3月16日、4月1日、4月16日)。
1706767662
1706767663
国新社编:《沦陷七周年的东北》,生活书店,1938年。
1706767664
1706767665
郭大钧:《从“九·一八”到“八·一三”国民党政府对日本政策的演变》,《历史研究》1984年第6期,第128—146页。
1706767666
1706767667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年。
1706767668
1706767669
郭增恺:《一个历史问题的交代》,载存萃学社编:《为第二次国共合作铺平道路的西安事变与张学良》,第191—308页。
1706767670
1706767671
郭桐:《蒋介石秘录的秘录》,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8年。
1706767672
1706767673
《国闻周报》,天津、上海,1931—1937年。
1706767674
1706767675
蓝天照:《华北五省的经济地位及日本的企图》,《外交评论》第6卷第2期(1936年3月),第65—76页。
1706767676
1706767677
李启华:《一九三五年至抗战爆发前后党领导下的天津学生救国运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1980年),第27—36页。
1706767678
1706767679
李晋:《冯玉祥下山与义勇军解体》,《春秋》(香港)第143期(1963年6月16日),第18—20页。
1706767680
1706767681
李晋:《从所谓七君子谈到救国会》,《春秋》(香港)第144期(1963年7月1日),第5—6页。
1706767682
1706767683
李金洲:《西安事变亲历记》,第2版,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
1706767684
1706767685
李静之:《“两广事变”的性质初探》,《历史档案》1985年第2期,第117—126页。
1706767686
1706767687
李新等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4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1706767688
1706767689
李华生:《张家口抗日同盟军事变的前前后后》,《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1981年),第1—39页。
1706767690
1706767691
李义彬:《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民国档案》1989年第1期,第92—106页。
1706767692
1706767693
李良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特点》,《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1—2期,第18—21、16—19页。
1706767694
1706767695
李芦洲:《国民政府的政绩》,上海:中央书局,1934年。
1706767696
1706767697
《历史档案》,北京。
1706767698
1706767699
《历史研究》,北京。
[
上一页 ]
[ :1.706767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