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73358
1706773359
此时美东舆论虽于国务院对华政策也颇多指摘,但可想而知,并无任何实质合理的建议。《纽约时报》军事编辑鲍尔德温(Hanson Baldwin)批评美国“没有清晰的中国政策”,只能以支持个别中国将领的方式来孤注一掷。而竞争对手、共和党背景的《纽约先驱论坛报》,其专栏作者艾尔索普兄弟(Stewart and Joseph Alsop)则讥讽国务院对华毫无举措,总统命令海军陆战队待在青岛是对中国问题的“直接干涉”。[142]
1706773360
1706773361
11月,沈阳失守后,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请在平救济的天主教神父雷震远(Raymond J.de Jaegher)飞去青岛求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Oscar Badger)上将紧急援助军火。[143]白吉尔表示可不经过南京,直接给予武器,“保住华北,自成一个局面”。[144]但他并不愿提供美国军舰协助国民党军南撤。[145]傅作义放弃保定之后,防御体系已然瓦解;美国外交官也随之放弃了傅。11月16日,北平总领事柯乐博(O.Edmund Clubb)警告国务院:傅作义“极可能选择远避西部,以保全其部队;对他而言,留在这里只能意味着最终被大卸八块”。[146]傅对美国观感也极差,他后来总结道:“美国人帮我们一分必宣扬成十分,苏联帮中共总在暗处努力,如现在中共好的炮射手都是俄国人,彼等不但穿中国衣服,并且也不进城市,不似美国人每须为军开辟跳舞场”。[147]于是,傅作义于11月17日向毛泽东密电求和,表示愿意弃蒋。[148]
1706773362
1706773363
李济深之子也回忆:“1948年秋天,美国政府感到蒋介石当局的失败是不可避免了,于是就发出试探……支持父亲取代蒋介石,与共产党进行和谈,保住华南。他们派蔡增基对父亲讲述了美国的计划”。[149]李济深回信告知司徒雷登,表示由于国民党军事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他不要仅成立一个西南政府,而要成立一个新的全国联合政府,他自信满满地要充任主席,副主席给中共领袖毛泽东,让冯玉祥来充当武装部队总司令,以朱德副之,并要求美国的支持。[150]其实李济深与中共早有联系。[151]四年前在云南昆明中共就对李济深的串联活动秘密赞助,[152]现在又指定在香港的发言人乔冠华向美国表示共产党只与李为首(宋庆龄为荣誉主席)的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合作。[153]李济深说:“民革不在策反方面做出成绩,将何以交待新政权?”[154]他适时向傅作义派去说客,要求反蒋独立。[155]
1706773364
1706773365
这时候困守北平的胡适校长甚至都表示愿意在美国支持下,接替因金圆券发行失败而引咎辞职的翁文灏,而出任行政院长。条件是:“(1)美国总统或国务院公开发表声明,给国民政府以道义支持;(2)美国经济军事援助升级;(3)放手让他自己组阁”。[156]这当然无法达成。胡无奈地在日记中写道:“可惜我没有力量接受这个使命”。[157]结果蒋中正只好让驯服了的孙科就任行政院长。[158]而另一位国戚、广东省主席宋子文则更积极主动向美国外交官表达自己领导东南六省(粤、桂、赣、湘、滇、黔)反共抵抗的意愿,甚至强烈暗示蒋和黄埔系的统治必须终结。[159]
1706773366
1706773367
就美国外交官方面而言,如今大使馆内的反蒋领袖是曾与史迪威几乎同时代来华的柯慎思(Lewis Clark)。这位离华已13年、原本期待主持美国驻英事务的老牌“中国通”极不情愿地接替了巴特沃斯履新后留下的公使参赞一职。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柯慎思对美国之于中共的分量颇为自负:“共产党的主要困难在于实现经济稳定,若无外来援助,他们能够长治久安则是难以想见的。以目前情况看,我们才是上述援助的唯一现实来源。”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分裂、柏林危机愈演愈烈的1948年,这位美国高级外交官却无关痛痒地指出:“在世界的这个地方,我们或许事实上已经输掉了冷战”。当然,这并不妨碍他继续观望,以便等待中国建立“一个共产党主导的全国性政府”。美国国家利益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呢?在他眼中,蒋的国民党政府与北伐时被其推翻的“旧军阀政权”并无区别,而且“一旦他[蒋介石]逃离南京就再也不会成为中国的一股真正有效的政治力量”。柯慎思甚至建议就此“立即中止吾人援华案下的物资输出——或其任何剩余部分——并且声明鉴于形势发展,正对该案全盘审视”。[160]
1706773368
1706773369
尽管柯慎思这项大胆意见未被国务院采纳,但其观点却在美国对华政策决策者那里颇为受用。深得马歇尔信赖而主持日常事务的代理国务卿洛维特(Robert A. Lovett)认为国民党政府的各种外交努力不过是垂死挣扎,“企图在道义上绑架美国来支持中国现政府”。他无所适从,索性对华继续虚与委蛇:“我们自己资源有限,必须考虑我们对世界其他关键区域的义务。在给予援助的任何地区,须谨记是项援助尽管可能对友好政府的经济健全和国内稳定有些微助益,但并无最终担保”。[161]这位代理国务卿并非战略家,长期是马歇尔既定政策的果断执行者,一旦政策确立,他会以“巡航的速度”贯彻之。日后朝鲜战争爆发,洛维特又继马歇尔而出任国防部长,积极推广战争动员并扩张军费预算。[162]而此时他对中国国民党绝无半点同情,甚至根据大使馆的报告,笃信即便蒋下台,“长江以南并无强大的正规部队,如若首都沦陷,则军事抵抗将可能是零星而大体无效”。[163]换言之,国务院眼下的立场就是美国目前的冷战利益需要在整体上抛弃国民党。
1706773370
1706773371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蒋中正国民党深刻的不信任竟然使司徒大使本人对祖国的忠诚成为问题而受到国务院的质疑。他的副手柯慎思坦承:“我的工作即是确保司徒雷登为其中国友人带来和平的热情,不致有损我们自己国家利益”。他甚至粗鲁地表示:“我们不得不小心避免告诉大使任何不应被中国政府知道的事情。他和他的私人秘书傅泾波,一个中国人,全都有些轻率”。他要不断提醒司徒雷登是“美国的大使”。对柯来说,大使渴望援助中国人的“不现实想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164]
1706773372
1706773373
然而与此同时,司徒雷登那边也开始寻求与中共联系。他派参加过延安美军观察组的拉登向前民盟人士询问“中共不打而提出讲和的条件”,又派上海领事齐艾斯跑到虹桥疗养院直接找身患肺结核的罗隆基,为保密起见,用笔写出他的要求:“同中共上海地下党见一次面”。他们担心中国完全倒向苏联。柯乐博表示“美国主要希望在于培育某种铁托主义”。而中共对美国的态度也因沈阳华德事件而坠至冰点。国共之间也毫无缓和的可能。早在5月4日,上海学生在游行过程中将蒋中正和杜鲁门的画像当众焚毁,可以说将反蒋反美运动推向了高潮,并且明显带有仇美性质,矛头直指“美国侵略者”。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时甚至一度传出周恩来已访美国的风闻。[165]其时真正访美的是蒋夫人宋美龄。她得到了要蒋下台的答复。
1706773374
1706773375
[1] 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32卷,第195页。
1706773376
1706773377
[2] 姚夫编《解放战争纪事》,第249-250页。
1706773378
1706773379
[3] 余湛邦:《我所亲历的三次国共谈判》,第215页。
1706773380
1706773381
[4] 蒋中正日记,1948年1月10日。
1706773382
1706773383
[5] 见赵荣声《回忆卫立煌》,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第318、320-321页。
1706773384
1706773385
[6] Telegram,Marshall to Stuart,12 January 1948,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p.990.
1706773386
1706773387
[7] 参见《中央日报》1948年1月29日,第1版。
1706773388
1706773389
[8] Message from Truman to the Congress,18 February 1948,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pp.982-983.
1706773390
1706773391
[9] Statement,by Marshall,20 February 1948,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pp.984-985.
1706773392
1706773393
[10] 蒋中正日记,1948年2月28日。
1706773394
1706773395
[11] 叶惠芬编《事略稿本》第73卷,台北,“国史馆”,2013,第128-129页。
1706773396
1706773397
[12] John H.Feaver,The Truman Administration and China,1945-1950:The Policy of Restricted Intervention(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1980),pp.83-85.
1706773398
1706773399
[13] See US Congress,China Aid Act of 1948,3 April 1948,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p. 992.
1706773400
1706773401
[14] Telegram,Stuart to Marshall,10 May 1948,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p.994.
1706773402
1706773403
[15] 《顾维钧致蒋中正电》(1948年6月14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3编外交,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625页。
1706773404
1706773405
[16] Telegram,Marshall to Bridges,1 July 1948,FRUS,1948,vol.8,pp.106-107.
1706773406
1706773407
[17] Letter,Charles Sawyer to Truman,undated,FRUS,1949,vol.9,p.505.
[
上一页 ]
[ :1.7067733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