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73696
1706773697
[162] Roger R. Trask,The Secretaries of Defense:A Brief History,1947-1985 (Washington D.C.:Secretary of Defence Historical Office,1985),p. 18.
1706773698
1706773699
[163] Telegram,Lovett to Caffery,18 November 1948,FRUS,1948,vol. 7,pp. 588-589.
1706773700
1706773701
[164] Lewis Clark and Sue Jelley Palsbo,Diplomacy as a Career:Hard Work,Hardship,and Happy Times,2012,Oral History Interviews by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on line:http://adst.org/wp-content/uploads/2013/12/Clark-Lewis-memoir.pdf [accessed on 8 January 2015].
1706773702
1706773703
[165] 叶笃义:《虽九死其犹未悔》,第62、63页;Despatch,Clubb to Butterworth,16 November 1948,FRUS,1948,vol.7,p.578.
1706773704
1706773705
1706773706
1706773707
1706773709
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 六 中国向何处去:1949
1706773710
1706773712
蒋中正三下野
1706773713
1706773714
1949年1月1日清晨,秦淮河上响起了几声爆竹,百姓们祷告着新年的好运,然而战火离这个刚刚光复的六朝古都已然不远。[1]
1706773715
1706773716
1948年12月21日,在香港的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给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发来密电,号召共同反蒋,联共求和,“赞成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联合政府”。[2]24日,拥兵30万的白崇禧在汉口致电蒋介石,谓“与共党谋和”,逼其下野,建议三点,其中首要一点为:“先将谋和诚意转知美国,请美国出而调处,或征得美国同意,约同苏联共同斡旋和平”。[3]白电由张群、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递蒋,蒋即要李宗仁来见,表示可以引退。李怕有诈,复让张群等劝蒋下野。据蒋经国透露,蒋中正对引退的看法是这样的:鉴于“美国对华政策,暂取静观态度,停止援助”而“俄帝积极援共,补充其军费,建立其空军”,关乎个人进退则有:
1706773717
1706773718
(一)进之原因:
1706773719
1706773720
甲、勉强支持危局,维系统一局势。
1706773721
1706773722
乙、等待国际形势之转变。
1706773723
1706773724
丙、静观共匪内部之变化。
1706773725
1706773726
(二)退之原因:
1706773727
1706773728
甲、党政军积重难返,非退无法彻底整顿与改造。
1706773729
1706773730
乙、打破半死不活之环境。
1706773731
1706773732
丙、另起炉灶,重定革命基础。[4]
1706773733
1706773734
由此观之,蒋中正心中也倾向于“另起炉灶”,摆脱烂摊子,企图以退为进、以逸待劳,唯有“军队亦须有个安排……须顾全法统”。[5]
1706773735
1706773736
此时,蒋与国民党桂系的矛盾重新激化。针对李宗仁旋即提出的下野要求,蒋大致表示同意,但要规定李宗仁依法“代行”总统职权,这就为他自己今后“复视事”留下伏笔。对此,白崇禧坚决反对,主蒋“必须辞职”,并于30日再发通电以“言和”逼蒋,河南省主席张轸亦紧随其后要求“总统毅然下野”。殊不知,张轸正在经由开封中共地下党员方敬之(化名张子庸)与华野邓子恢建立联系。[6]蒋觉得有失颜面,于1月8日派张群飞汉口警告白崇禧:“余如果‘引退’,对于和平,究竟有无确实把握;余欲‘引退’,必由自我主动”;之后派蒋经国飞上海命中央、中国两银行将库存价值约5.06亿美元的金银外汇运台,以做下野准备。[7]据央行副总裁刘攻芸密谈,黄金运抵台北260万两、厦门90万两,放在美国38万两,上海余60万两及珠宝1100条、银元数千万后运至香港。后来有报告说运到台湾共3755540两。[8]同时,运去基隆的还有返京后未及开箱的244358件故宫及中央博物院文物。[9]
1706773737
1706773738
1月8日当天,蒋中正不得不正式就国共局势恶化提请美、苏、英、法四国出面调解。8日晚,美、英、法三国驻华大使讨论这一提议,苏大使以健康欠佳为借口没有与会。尽管所有的四国大使都不知道本国政府做何反应,但都持消极态度而不愿意出面。美、英、法的大使一致认为国民政府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同时也是顾及面子,不然它自己就可与中共谈判,而且更何况没有苏联的参与,任何调处都不会成功。他们一致认为苏联极不可能(most unlikely)参与,“即便苏联同意,其参与又会否是善意的,并且不对中共施加负面影响,值得怀疑”。[10]
1706773739
1706773740
两天后,国务卿马歇尔和代理国务卿洛维特双双辞职,由艾奇逊和韦伯(James E.Webb)分别接任。国务院的意见同样是一边倒。苏联问题专家凯南对调处所能达到的效果表示怀疑。[11]远东司司长巴特沃斯直接以避免责任为由建议回绝。[12]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也发回报告,在形势明显对共产党有利的情况下,估计苏联不会同意调处。[13]与此同时,英国外交大臣贝文(Ernest Bevin)由于担心中共的报复性行为,当然同意其驻华大使的意见,也倾向于回绝。[14]1月12日,当斯大林和毛泽东正在为如何回复而争论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已经指示司徒雷登告知中国外长,美国不参与调处。没有证据显示,美国事先获知了共产党讨论的内情。[15]
1706773741
1706773742
此时在国民党内部,白崇禧与随张群同机来汉的黄绍竑商议,决定主动与中共联手,共同反蒋。白亲自命中共秘密党员刘仲容向西柏坡报告,刘立即赴上海找联络人、中央特科的吴克坚,吴即电告周恩来,周即告毛泽东。毛泽东指示刘仲容明确警告桂系“应准备实行和蒋系决裂”。[16]1月12日,黄绍竑也飞广州,并于次日秘密过境香港,打算请李济深来汉主持。[17]他不知道李济深已经被中共秘密接至大连参加新政协的筹备活动,最终还是通过民革的黄琪翔与中共特科的另一干将潘汉年见面,谓桂系愿与中共合作兵变倒蒋,“须以武力解决,必须有军事行动之准备,尤应与中共方面取得谅解与合作”,并特地强调“决无美国背景”。[18]20日,潘汉年接毛泽东指示,答复黄绍竑说:“李[宗仁]白[崇禧]对内战亦负有责任……如李宗仁尚欲取蒋而代,白崇禧尚欲获得美援反对我军,则将不能取得人民谅解,可以断定无好结果”。但毛泽东并未将白崇禧的和谈之门堵死,而是表示白崇禧可派代表去郑州与刘伯承、邓小平联系。[19]然而桂系联共逼蒋已成为国民党内公开的秘密;如果连前国防部长都通共,那么下层人员就更加有恃无恐。[20]
1706773743
1706773744
对于另一国民党军将领傅作义,中共则加大了渗透力度。据聂荣臻在数十年后透露,1949年初中共“北平地下党已发展到约有党员三千,党的外围秘密组织‘民青’(民主青年同盟)、‘民联’(民主青年联盟)约有盟员五千”。以华北城工部部长刘仁为首的平津地下组织自1948年春开始依照中共中央指示向傅作义身边渗透,傅的女儿冬菊“几乎每天都向我前线司令部作报告”,从而密切掌控其一举一动。[21]1949年1月14日,中共开始进攻天津,封锁了北平对外交通。
1706773745
[
上一页 ]
[ :1.7067736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