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82572
1706782573
在讨论南下护法的会上,海军提出护法的宗旨,乃拥护约法、拥护国会、拥护合法总统三项,既不能增,亦不能减。但孙文忽然提出要恢复“临时大总统”之称,其理由是当初他辞去总统,是以宣统皇帝退位为条件,如今宣统复辟,他当然恢复总统资格。此议一出,几乎遭到众口一词的反对,张耀曾挖苦说,这是“双复辟”。他们认为,目前只宜提“迎黎复职”,不宜再节外生枝。孙文退而求其次,主张在南方组织临时政府。
1706782574
1706782575
孙文、唐绍仪、程璧光都是广东香山人,乡音虽同,但各说各话。唐绍仪说,北方政府非合法政府,南方不能也成立非合法政府,最适当的办法是把合法的中央政府迁到上海,继续执行合法之职务。程璧光也说:“所谓维持国事者,为起兵讨贼,其他非所敢知也。”孙文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转而向支持护法的西南六省直接呼吁:“火速协商,建设临时政府,公推临时总统。”但没有一个省响应。7月6日,孙文、章太炎、伍廷芳、唐绍仪、廖仲恺、朱执信、陈炯明等人,联袂赴粤。
1706782576
1706782577
吴景濂在孙文走后到了上海,7月8日与海军代表、孙文代表碰头。海军因与孙文意见相左,对国会态度极为在意,一再追问:“海军所主张三事,为此次护法之根本条件,不能修改。是否吴议长之主张与中山先生相同?”
1706782578
1706782579
吴景濂说:“我的意思,以护法为主点,凡在法律范围内者,国会愿与诸公共同进行。不合法律者,则不敢为之。”海军还不放心,刨根问底:“但有强迫公以违法行动者,公能始终拒绝否?望公有以声明之。”海军担心国会被人一施压,就会临风摆柳,但吴景濂摆出松柏之姿,断然回答:“我为议会代表,只知守法,法以外不敢闻命,虽有强迫,决不服从。”海军这才在南下护法协约上签字。
1706782580
1706782581
夏天阳光直射,把大地炙烤得反光刺眼。南方的空气浸润着繁花的芬芳,弥漫于珠江两岸。7月17日,孙文一行人抵达广州黄埔,在粤的国会议员和广东督军陈炳焜、省长朱庆澜到黄埔欢迎。孙文在即席演讲中说:“鄙人今日所望于诸君者,即日联电请海军全体舰队来粤,然后即在粤召集国会,请黎大总统来粤执行职务。”孙文致电段祺瑞,义正词严,痛斥其为毁法祸首:
1706782582
1706782583
而民间清议,亦谓复辟之祸,叛督实为先驱。要求宣战之不已,以至殴击议员;殴击议员之不已,以至解散国会;解散国会之不已,以至复建伪清。本为一人保固权位,以召滔天之灾;足下奖成此患,岂得不为追咎。文于数月前,曾献忠言,不蒙采纳。至黄陂不得已而下免职令,犹不悛改,悻悻以引起祸乱,不负责任为词。今日因败为胜,功过相偿,天日鉴临,人心共谅。乃总理一职,既无同意,亦无副署,实为非法任命;果出黄陂手谕与否,亦未可知。足下当以义师首领自居,岂得以国务总理为号,以免职兴戎,而以复职自贵,狐埋狐搰,皆在一人,岂所谓为国忘身者乎?
1706782584
1706782585
孙文承诺请黎元洪复职,因此赢得了海军的信任与支持。7月22日,程璧光与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上演了最石破天惊的一幕,宣布海军自主,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和惩办复辟祸首三大主张。率领十几艘军舰,鼓轮南航,远赴广东。程璧光在日记中写下掷地有声的誓言:“宁维持公理死,毋违反公理生。”然而,他却生在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时代。
1706782586
1706782587
对于南北分裂,社会普遍担忧,八王之乱、五代残唐的时代重临大地。有记者问章太炎:“张逆现已下败,民国政府将重新组织,岂容再有讨逆之师?”章太炎回答:“你说错了,是将认逆为顺矣,一张勋败则众张勋起,非将此群逆从根本而廓清之,不足以言共和也。”“一张勋败众张勋起”这话,道出了中国的现实,但怎样才能“从根本而廓清之”?是靠武力,还是靠制度?武力是刈草,制度是改良土壤。但在孙文、章太炎看来,改良土壤太慢,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刈草。
1706782588
1706782589
至此,南北分裂,遂成定局。孙文豪迈放言:“君主专政之气在北,共和立宪之风在南”,“今日欲图巩固共和,而为扫污荡垢,拨本塞源之事则不能不倚重南方”。当记者问他:“临时政府一成立,南北势必分裂,现人民厌倦战乱,南方也未必打赢北方,怎么办?”孙文批评记者:“说人民厌乱,殊非实情。”他以“病者之解腕”为比喻,说明分裂并不一定就是坏事。他革命几十年的秘诀,就是从不怕输。
1706782590
1706782591
南方成立正式政府,国会是关键。民元的《国会组织法》规定,“两院非各有总议员过半数之出席不得开议”。但国会中占了半壁江山的研究系议员,断不肯南下,仅靠原来的民党议员,难以凑够开会的法定人数。孙文一方面仍希望有更多的议员南下,最终可以达到法定人数,组织合法政府,但同时又做了第二手准备,万一人数不够,则给这个国会冠上“非常国会”或“紧急会议”之类的名义,也算是一个变通之法。他说:“所望议员集会,能满法定人数,若万一不足,可行非常集会。盖在非常事变之时,本可行非常集会,平时法定人数,可以不拘。”
1706782592
1706782593
然“国会非常会议”的法理依据何在?事实上,无论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是《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都找不出相关条文。但议员们征诸世界历史,总算在法国找到了成立“非常议会”的先例,于是便援引为“遇非常事变不足法定人数也可行非常集会”的理由。真是学不到铁拐李的本事,学到那只瘸脚。虽然拿法国来做“挡箭牌”,还是有点不着边际,但环境实逼于此,不容有别的选择。
1706782594
1706782595
段祺瑞预见南北终有一场大战,派傅良佐到湖南当督军,为武力统一南方布下一颗棋子。孙文致电谭延闿,要他拒绝傅良佐入湘,“如任其入湘,则湘永陷于危”。但怎样才能拒绝?言语道断,唯有动武。于是双方厉兵秣马,横刀揭斧。不及旬日,衡州、零陵宣告独立,南北开战。三湘百姓,除了仰望上苍,哭泣与祷告,还能做些什么?
1706782596
1706782597
8月9日,吴景濂、王正廷匆匆赶到广州,在黄埔与孙文见面,并致电仍留北方的议员,请指日齐来。孙文依然念念不忘恢复临时大总统。据章太炎记述:“孙公(在广州时)尚欲称临时大总统,余谓宜且称摄大元帅。石屏(谭人凤)时亦移书,劝孙公勿自尊。众议喧呶,或欲以议员合组政务委员会者。”孙文还为此与吴景濂大吵一场,“景濂恚,誓不复见”。
1706782598
1706782599
这段记述,披露了两个细节:其一,孙文从一开始就想当总统,所谓“迎黎复职”,不过是迫于环境,虚应故事而已。其二,国会议员曾异想天开,要接管行政,由他们代行政府职权。
1706782600
1706782601
尽管国会不支持孙文当总统,但孙文毫不气馁,依然斗志高昂,函告海外同志,形势一片大好:“国会议员亦已陆续前来,日间齐集,当即开会组设最高军事统一机关,出师讨逆,以达真正共和之目的。”
1706782602
1706782603
王正廷和马君武、秦广礼、吴宗慈等几位议员,解缆扬席,乘船赶往南宁,邀请两广巡阅使陆荣廷到广州,共襄护法盛举,实际上是指望陆荣廷和云南的唐继尧做军政府的左右门神,聊壮声威。
1706782604
1706782605
陆荣廷,字干卿,广西武鸣人,曾经是广西三点会(“天地会”的别称)的首领和私盐贩子。他对孙文的“护法”,了无兴趣,他认为解决政局的办法,在于请黎元洪复职,而不是另立政府;西南各省可以成立一个联合的会议机关,由各省派全权代表组成,制定共同政策;至于国会,以缓开为好,等军事得手后,集会于武昌为宜。会谈结束后,他以“病躯未愈”为由,拒绝到广州。
1706782606
1706782607
邕江风景恍如一幅水墨淋漓的画卷,照水夜来灯万点,满江红水乱星浮。但王正廷等人乘兴而来,被兜头浇了一瓢冷水,连满眼风光,亦无心情观赏了。
1706782608
1706782609
陆荣廷老奸巨猾,大道理是糊弄不了他的。他一眼看出护法运动先天不足,后劲乏力,难以为继。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反对段祺瑞,二是不反对黎元洪,三是如果黎不复职,则承认冯国璋的合法地位。
1706782610
1706782611
在北方,代理总统冯国璋崇尚和平,不愿意和南方打仗。但段祺瑞有“再造共和”之功,金光盖地,风头正劲,冯国璋也不敢撄其锋,唯有虚与委蛇。8月13日,段祺瑞在北京发布对德国的宣战令。这道命令,因国会已解散,由冯国璋乾纲独断,盖印发表。这天恰好是十七年前德国作为八国联军之一,攻入北京之日。世事的轮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706782612
1706782613
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对政局的立场,与陆荣廷接近。他在中国对德宣战之日,发表对内四大主张:一是恢复国会,二是迎黎复职,三是改组内阁,四是撤回北军。宣布组织“靖国军”,加入南方的“护法”阵营。
1706782614
1706782615
章太炎在其自定年谱中说:“八月,君部七舰抵番禺,自是两院议员来赴者几百人。”这是夸大其词了。孙文呼吁全体议员南下,如果真有几百人来,合法性也就没有太大疑问了,即使缺席几个,也可以轻易地用候补议员递补上。其奈,千呼万唤,只来了100多人。第一届国会,两院议员总数为870人,必须超过435人才可开议,但现在离合法人数,十万八千里。
1706782616
1706782617
形势旦夕万变,今日不知明日事,虽不足法定人数,也唯有霸王硬上弓,先弄一个既成事实出来。8月18日,孙文在广州黄埔公园宴请南下的130多位议员,呼吁南方护法各省应团结一致,成立正式政府。人数虽未足法定,唯值非常事变,可先开非常会议,组织政府,以资应付。
1706782618
1706782619
翌日,议员们在回龙社前烟酒公卖局旧址第一招待所,召开第一次谈话会,讨论国会及组织政府二事,会议由吴景濂主持。大家一致认为,开设国会,刻不容缓,“国会非常会议”这名称不错,既然文明国家已有先例,大可援引,不必扭捏,可解决人数不足的法理问题。于是通电各省,决定借广东省议会会场开会,并推举吕志伊、王有兰等7人为军政府组织大纲起草员。通电称:
1706782620
1706782621
同人等共受国民之托,职务未终,今被国贼驱走,责任难弃,用依约法自集于粤,人数未满法定,本难举行开会,唯念时局之危,间不容发……爰绎主权在民之义,师法人国变之例,特决定本月廿五日于广州开非常会议,以谋统一,以图应变。
[
上一页 ]
[ :1.7067825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