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93159
1706793160
六月十四日,黎大总统避难于天津租界。
1706793161
1706793162
王承斌劫车夺印得手,黎大总统始得出走。
1706793163
1706793164
六月十五日,部分国会议员出京,拟迁地集会。
1706793165
1706793166
六月十六日,北京参众两院多数派议员决议以国务院摄行大总统职权。
1706793167
1706793168
同日(六月十六日),天津黎大总统咨国会少数派议员:提名唐绍仪出任国务总理,征求国会行使同意权,唐总理虚位期间,以李根源署理国务总理。
1706793169
1706793170
国会再度分裂,府院再度交恶,第二度法统重光已入末路。其初,一切统一或分裂政权皆从法统,唯解释有异,不能想象无民选国会授权之政府。其末,举国不复以法统为意,南国革命政权久已自我任命,奉强邻以噬同种;国会既不自重其道义权威,北府军人之不敬国会,亦有愈于袁氏。立宪政体之免于速亡者,以实旧派军人受胡、罗、曾、左、李、袁束缚久,拘泥于文主武从陈规,尚不能自信其力,不解师从革命新论有自我授权之大利,迟疑不决。待元老凋零,吴子玉、冯焕章一辈新人用事,能解革命军人之运用“国民大会”,实权远重于历任大总统及其合法政府文武百僚之臣服于国会专制之下,大势去矣!
1706793171
1706793172
1706793174
民国纪事本末:1911-1949 Ⅹ 虞渊篇
1706793175
1706793176
中华民国十二年六月十六日,北京国会参众两院多数派决议国务院摄行大总统职权。
1706793177
1706793178
六月十九日,天津黎大总统及国会少数派议员否认北京国会多数派六月十六日国务院摄政案。
1706793179
1706793180
六月二十七日,浙督卢永祥通电支持天津国会迁地制宪。
1706793181
1706793182
七月十日,迁地制宪派议员发表离京宣言。
1706793183
1706793184
此刻国会议员三百九十七人迁沪,声势远盛于历届广州国会非常会议。
1706793185
1706793186
七月二十三日,北京摄政内阁特任顾维钧为外交总长。
1706793187
1706793188
八月十日,公使团要求赔偿临城劫案。
1706793189
1706793190
八月二十四日,众议院议长吴景濂召集国会议员谈话会,鼓吹曹锟堪为大总统候选人。
1706793191
1706793192
九月五日,广州孙文所任外交部长伍朝枢要求公使团分享关余。
1706793193
1706793194
九月七日,北京众议院通过延长国会任期案。
1706793195
1706793196
九月九日,黎大总统离京赴沪。
1706793197
1706793198
九月十日,北京国会多数派召集大总统选举预备会。
1706793199
1706793200
九月十一日,黎大总统入沪。
1706793201
1706793202
九月十二日,北京国会两院大总统选举团不足法定人数,流会。
1706793203
1706793204
国会少数派散处津、沪,不足拒曹吴多数派,足以杯葛大总统选举团合法程序。(旧)国会从民元约法,要求大总统取得四分之三选举人票始得当选。
1706793205
1706793206
九月十三日,黎大总统与迁沪国会议员会商组阁问题。
1706793207
1706793208
自段内阁以沪军入浙,淞沪护军使例为浙军支脉(参见《重光篇》、《残照篇》)。浙督卢永祥支持迁沪制宪,于国会少数派极为重要。
[
上一页 ]
[ :1.7067931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