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94430
养兵若此,不亡何待?关东军目无天皇、军部,而于内阁乃至于抗命亦无必要。明治宪法奋其私智,内阁、军部平列,文臣不得将兵,卒覆其宗社,奈何尚有用小智列军于内阁之上者。
1706794431
1706794432
九月二十五日,民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要求国联以中立委员会监督日本撤军,日本驻国联代表芳泽谦吉要求中日直接谈判。
1706794433
1706794434
九月二十七日,日政府复美照会:日军非受攻击,绝不扩大事变。
1706794435
1706794436
九月二十八日,中央大学学生游行,殴外长王正廷。
1706794437
1706794438
自赵家楼以来,不伤人不足称爱国,中央大学不能以骄纵特权技压群雄,岂非辜负天子门生?
1706794439
1706794440
九月三十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准王正廷辞职,以施肇基继之。
1706794441
1706794442
以赵家楼传统,受害者即最佳替罪羊。
1706794443
1706794444
十月一日,新疆省主席金树仁私订《新苏商约》,许俄商国民待遇,购俄飞机军火,聘俄技师。
1706794445
1706794446
金氏迫于哈密变民,勉从俄约,其心不悫,延及明年八月十日,始于秘书处备案,终未奉行。金亡盛兴,远俄亲俄至关紧要。
1706794447
1706794448
十月二日,南京国府主席蒋中正致广州国府,请求合作。
1706794449
1706794450
十月五日,蒋中正电广州国府:以粤方代表北上为下野条件。
1706794451
1706794452
关东军可谓宁粤“和平使徒”。
1706794453
1706794454
十月十一日,美国务卿史汀生抗议日本不守国联决议。
1706794455
1706794456
十月十四日,胡汉民获释赴沪。
1706794457
1706794458
十月十七日,日本青年军人谋“锦旗革命”,事败。
1706794459
1706794460
就个案而言,事败;就政策而言,事成。后日“下克上”系列事变莫不如是。
1706794461
1706794462
十月十八日,汪兆铭、蔡元培等自粤赴沪。
1706794463
1706794464
宁粤对抗将演为宁粤沪三角权谋。
1706794465
1706794466
十月十九日,币原外相宣告五项基本原则:否认相互侵略行动,尊重中国领土保全,取缔排外运动,保护满洲日侨,尊重日本在满条约权利。
1706794467
1706794468
复原调和主义,平正通达,老辈(一战前)绅士外交之心,其不能见容于两国铁血青年,自在意中。
1706794469
1706794470
十月十二日,国联大会决议日军须于十月十六日前撤退,国府须保护日侨生命财产安全。
1706794471
1706794472
以前数年历史经验推断,双方皆难遵约,中道虽两利而难行。
1706794473
1706794474
十月二十三日,民国代表施肇基接受国联决议,要求日方宪兵警察飞机同撤,日本代表芳泽以民国取缔反日运动、承认条约义务为撤军条件。
1706794475
1706794476
十月三十一日,国民党宁粤代表会议决议:国府主席不负政治责任,任期二年。废除中央政治会议。行政院为责任内阁。国民代表会议两年集会一次。阁员不限国民党人。休会二日,宁方代表复京(宁)请训。
1706794477
1706794478
十一月一日,国府任命顾维钧为接收东北失地委员长。
1706794479
[
上一页 ]
[ :1.706794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