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800293
1706800294
隆裕太后听到这里,反而哭得更加伤心了,她将退位诏书紧紧的攥在手里,泪珠儿几乎就要把诏书给打湿。赵秉钧几个人见了不免有点着急,他们连连向胡惟德使眼色,让他赶紧把诏书要回来。胡惟德很是为难,只得用眼神一个劲的瞟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和内务府大臣世续,想请这两位资深大臣想想办法,可这两位对南北和议一向就持反对意见,他俩非但不肯出头,反而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
1706800295
1706800296
这时,胡惟德想起他袖里还有一份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发来的电报,于是急忙从袖中取出,故作惊慌的奏道:“太后,你先别哭,我这里还有南方革命党发来的一份紧急电文,要向太后奏报!”
1706800297
1706800298
隆裕太后一听“革命党”这三个字,忍不住又打了个冷战,慌忙止住哭声,她带着哭腔问:“电报里说什么,是不是革命党又要变卦?”
1706800299
1706800300
胡惟德见“革命党”起了作用,他心里一乐,便故作镇静展开电报念道:“万急。南方伍廷芳代表电:今日经参议院同意,如15日下午12点之前清帝不逊位,则收回优待条件。此布,即转北京。”
1706800301
1706800302
隆裕太后听后也顾不上抹泪了,便慌忙将退位诏书交出,命世续和徐世昌赶紧用御玺用印,生怕晚了真的要收回优待条件。
1706800303
1706800304
等盖好印后,胡惟德捧起清帝退位诏书,大声念道:“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遴员与民军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高辍于途,士露于野。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恶因一姓之尊荣,拂万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咨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欠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1706800305
1706800306
念完诏书,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见仪式便宣告结束,胡惟德拿着诏书,领着各大臣向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再次三鞠躬,随后便退出殿外,从此就不再是清朝的大臣了。
1706800307
1706800308
隆裕太后愣愣的看着这些人走出殿外,而身边的小皇帝溥仪仍旧像往常一样懵懵懂懂的,他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大家都走了后,溥仪便也急着跳下宝座,想走出这阴森的大殿出去玩耍。隆裕太后见后,急忙将小皇帝抱下,不料刚才哭得过于伤心,两人差点摔倒在地,好在太监们急忙赶过来扶住。在太监们的扶掖着,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仪随后怆然还宫。
1706800309
1706800310
千秋万代终是梦,俱往矣,换了人间。清朝二百六十八年,入关后从摄政王多尔衮定都燕京开基,最后也是以摄政王结束,莫非也是天数所致。
1706800311
1706800312
再说胡惟德,他在出宫后便直奔外交大楼,向前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复命去了。原来,退位诏书里有这么一条:“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各位,可千万别小看这一条,这说明袁世凯继承权力并非是来自南方革命党的承诺,而是来自清室的授权,可谓是名正言顺。后来革命党追究起来,袁世凯说清帝已经退位,如何能再改回来呢?如果要改回来,岂不是要再搞一次复辟和退位?革命党一时语塞,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1706800313
1706800314
袁世凯的这招,真可谓是用心良苦、老奸巨猾。
1706800315
1706800316
其实袁世凯非但没病,他此刻的心情好着呢。从上午开始,他便一直和其他官员们在外交大楼里,等着清帝退位的消息。等到胡惟德等人将退位诏书送到后,袁世凯立刻命令宣读,并让人抄写十几份分别送到各大报社和外交使馆,宣告历史上这一重大事件。
1706800317
1706800318
次日,北京的各大报纸毫无例外的全文登载了清帝退位的诏书。在这伟大的时刻,刚刚上市的报纸很快便被一抢而空,北京城内一片沸腾。街头巷尾,人们见面后纷纷拱手相告:“皇上退位了!共和了!”
1706800319
1706800320
在喜庆的鞭炮声和锣鼓声中,商家们也悄悄的收起了昔日的龙旗,改换成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放眼望去,街巷楼阁、酒馆茶肆一片彩旗飘展,一个全新的共和时代已经来临。在挂五色旗的同时,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在剪辫子,被剪掉的辫子则被丢弃一地,旧时代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
1706800321
1706800322
就在清帝退位的当天晚上,袁世凯也剪去了那根保留了五十多年的辫子。当时他没有请理发师,而是让亲信蔡廷干前来帮忙,因为他觉得让外人剪很难为情。在剪的时候,袁世凯说:“我当年练新军的时候,觉得这辫子实在碍事。但这辫子相伴我多年,今天一旦剪去,还真有点不习惯呢!”
1706800323
1706800324
剪完后,蔡廷干将辫子交到袁世凯手中,袁世凯抚摸了一下,叹了口气,将辫子扔到地上。随后,他站起来呵呵大笑道:“姑且咸与维新吧!”
1706800325
1706800326
1706800327
1706800328
1706800330
1706800331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1706800332
1706800333
十一 定都之争闹纷纷,兵变突起系谁主张?
1706800334
1706800335
待到清帝退位一事尘埃落定后,袁世凯在心满意足之余,便令人给南方革命党发去一电,声称共和政体乃最良政体,来之不易,今后共和建设还需诸君努力云云。孙中山在接到电文后,自然明白袁世凯话里的含义,次日便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呈,并举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以兑现之前的承诺。
1706800336
1706800337
不过,孙中山在提出辞职的同时,也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一、临时政府必须设在南京;二、新任临时大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三、新任临时大总统必须遵守临时参议院制定颁布的一切法律章程。
1706800338
1706800339
孙中山之所以坚持定都南京并要求袁世凯到南京就职不可,目的就是要以此来限制袁世凯,因为袁世凯的势力主要在北方。但是,袁世凯是何等人物,他沉浮宦海三十余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岂有看不出孙中山的用意?再者,北方是袁世凯的老巢,他岂有孤身南下、成为南方革命党的傀儡之理?南京定都之提议,其结果非待智者而知之。
1706800340
1706800341
果不其然,袁世凯的电报一公布,各方舆论纷纷对定都南京一事表示反对,譬如民社、民立报、国民协会等八个社团便发表联合声明,声称“定都北京乃民国内政外交之关键,倘若舍北取南,帝党势必会死灰复燃,而强敌也有乘机侵略之虞”;而革命元老章太炎更是跳出来大唱反调,他宣称南京地处偏倚,备有“五害”(从历史上看,南京的确是不祥之都),并公开指责孙中山是在故意挑起事端。
1706800342
[
上一页 ]
[ :1.7068002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