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802563
恼羞成怒的还不止老段一人,那些督军在被黎元洪训斥一顿后也是忿忿不平,他们随后又联名在外交大楼宴请国会议员,谁知道上次“公民团”闹事之后,议员们对这些人明显冷淡了许多,支持参战案也就无从谈起。
1706802564
1706802565
在冷遇之下,督军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不提参战案了,他们雇人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大文章,指责“法非良法、国会专权”,要求审议宪法或者干脆解散国会算了。段祺瑞得了这篇好文章,自然是心中大喜,随即便命人将这份带有二十二位督军和代表签名的呈文送到总统府,看看黎总统是如何反应。
1706802566
1706802567
黎元洪看见老段这阵子窘迫不堪,原本是十分快意,而他的那些幕僚们也都是兴高采烈,他们认为老段的独角戏唱不下去,正好是“倒段”的好时机。这时,老段将督军团的咨文送来,说要将他的“盟友”国会解散,黎元洪岂能轻易上当!于是咨文只是被留在总统府,好比前朝惯用的“留中不发”,反让段总理觉得左右为难。
1706802568
1706802569
黎元洪对段祺瑞倒不是太怕,但对于督军团的那些武夫们,他就有点忐忑不安了。毕竟,老段现在虽然是国务总理,但他靠的是在北洋系中多年积累的威望,目前除了一个营的卫队外,并不掌握实质性的军权,但那些雄踞各省的督军们可就不一样了,这些人大都手握重兵,他们才是真正的地方实力派。
1706802570
1706802571
当有人问,如果督军团执意要解散国会怎么办?黎元洪思索了一下,说:“我有九个字的主意,不违法、不盖印、不怕死!”
1706802572
1706802573
话虽如此,若督军团真要动粗的话,黎总统的这“三不主义”虽然义正辞严,但恐怕也不是那些武夫们的对手。这秀才遇到兵,有理还讲不清,别说你仅仅是“三不”,就是“十不”,又能如何?
1706802574
1706802575
1706802576
1706802577
1706802579
1706802580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1706802581
1706802582
三四 张勋入京调停,请错菩萨拜错神
1706802583
1706802584
正当黎总统和段总理互有攻守的时候,北京的《京报》突然披露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那就是段内阁正在与日本秘密谈判,主要内容是日本借给中国一亿日元帮助中国参战,条件是聘用日本武官训练中国军队、聘用日本管理人员来主持中国的军事工业等等。
1706802585
1706802586
这消息披露后,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种质疑和骂名纷至沓来,令段祺瑞极为被动,只得多次出来辨明并无此事,其暗中与日本的谈判也就不了了之。
1706802587
1706802588
在段祺瑞陷入被动的时候,总统府的人却兴奋了起来,他们一致建议黎元洪乘机将老段赶下台,而黎元洪也觉得这次舆论上的胜利扬眉吐气,大快人心,从此腰杆子也可以硬起来,也不必再看老段的脸色了。
1706802589
1706802590
此刻的老段,也感觉到了总统府和国会的压力,他不得不后退一步,不再纠缠参战案的事情,而是重新拟定了一份内阁改组的名单,准备替换那些辞职的阁员。为了向黎元洪和国会示好,段祺瑞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亲近总统府的人入阁,以便顺利通过。
1706802591
1706802592
但是,黎元洪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要倒段祺瑞的阁,他对这份内阁的新名单挑三拣四,一会说这个不行,那个不信任,老段忍耐不住,便和黎元洪争论了起来:“内阁应由总理全权组织,通过与否是国会的事情,不是总统的职权!”
1706802593
1706802594
黎元洪哼了一声,说:“国会对你已经毫无信任,之前公民团的事情又闹得不像话,现在督军团还干涉制宪,说什么要解散国会,这难道不是你总理的责任吗?”
1706802595
1706802596
段祺瑞听了这话,气得鼻子都歪到了一边,他站起来一拍桌子,吼道:“我不干了!”说罢,一跺脚,掉头便走。
1706802597
1706802598
有了段祺瑞的这句话,黎总统一不做、二不休,当天下午便签署命令,将内阁总理段祺瑞免职,理由是段内阁阁员长期虚悬,国务院内只剩下光杆总理一人,对国事不利,应重新选择总理并另行组阁。与此同时,黎元洪又批准了段内阁其他总长之前送来的辞呈,唯独留下外交总长伍廷芳的一份,并令伍廷芳暂代内阁总理一职。
1706802599
1706802600
黎菩萨终于发飙了,这可是他到北京以后所干过的第一件大事。
1706802601
1706802602
此令一出,老段的鼻子再次歪到了两指开外,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黎元洪竟敢真的将他免职!要知道,上次他不过出走天津,黎元洪便被吓得屁滚尿流,连连求饶,想不到这还没几天,翅膀就硬起来了!
1706802603
1706802604
好,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不让我干,老子走!
1706802605
1706802606
当天晚上,段祺瑞便收拾行李,带着卫队营的部分卫兵乘火车前往天津。这次的“府院之争”,也就以段祺瑞的去职出走而告一段落。
1706802607
1706802608
在临走之前,段祺瑞向各省督军发了一个通电,称:“按共和各国的责任内阁制,命令非经总理副署,不能发生效力。调换总理之命令,未经祺瑞副署,将来地方、国家因发生何等影响,祺瑞概不能负责。”
1706802609
1706802610
段祺瑞的意思是,黎元洪的这个免职令没有经过他的副署,不能生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临时约法》中规定大总统提名内阁总理组阁,而行政事务均由责任内阁负责,大总统发布的命令也须总理副署,这个自相矛盾的规定,之前已经让袁世凯和唐绍仪发生矛盾并导致唐绍仪负气出走,这次又轮到黎、段冲突了。
1706802611
1706802612
按说,中国是个大国,本就该实行总统制,可当时制定《临时约法》时,那些革命党议员们为防止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大权独揽、延续专制,便将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制又改为责任内阁制。但这种非驴非马的制度在中国完全水土不服,实行的结果便是惹出种种风波,反而让国事不畅。如此反思下来,堂堂一个宪法性文件,济济一群年轻有为的制宪议员,因为个人的私心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这岂不是大大的误国?(真正成熟的责任内阁应是由在国会选举中胜出的党派来组织,本就不该由总统来提名组阁的,但考虑到民国初年完全不成熟、不理性的政党状况,总统提名却又是必然)
[
上一页 ]
[ :1.7068025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