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03497e+09
1706803497
1706803498 1918年2月下旬到6月中旬,除西南省份外,其他各省便开始组织第二次国会选举。这种全国性的选举,如果把前清资政院的选举也算进去的话,从1909年到1918年的十年间实际上搞了三次(中间那次即第一届国会选举),这一次按理说应该有点经验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资格,但这次选举的质量还是很差,进步不大。
1706803499
1706803500 说白了,无论是资政院也好,第一届国会也罢,所谓“议员”,大多为指派或者协调产生,真正的竞选是少之又少,而真正尊重选票并知道选票重要性的选民更是稀少。因此,指望这一次国会选举有明显的进步和改观,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1706803501
1706803502 不过,在这一次的选举运动中,有一个像政党又不像政党的非正式组织横空出世,翻云覆雨,几乎完全主导了整个选举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安福俱乐部”。
1706803503
1706803504 安福俱乐部,得名于其所在地西单安福胡同,这里原本是王揖唐、曾毓隽等皖系政客为了招待各地来京的参议员而租赁的一座大宅院,原名梁式堂宅。在开始的时候,这些搞政治的人不过在晚间到此坐坐,彼此闲聊,偶尔交换交换政治看法,辩论几句,当时也无专人召集或主持。但时间长了,这里的名气就开始大了起来,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寻常的聚会之外,又搞了一些棋牌之类的娱乐器具,这就有了俱乐部的味道了。
1706803505
1706803506 等到新的国会组织法和参众两院议员选举法颁布后,这里立刻就热闹起来了,那些亲皖或者试图投靠皖系的政客官僚们如同过江之鲫一般,一个个都跑到这里来打探消息,谋求发展。在这些天里,梁式堂宅里日日夜夜都是高朋满座,宾客盈门,而安福胡同内也是车水马龙,几近人满为患。
1706803507
1706803508 1918年3月7日晚,王揖唐、曾毓隽等人在梁式堂宅开会,打算成立一个团体,以方便在随后的选举筹备工作开展活动。既然是个组织,就得有个好名字,大家七嘴八舌的,提了许多好听的名字,但终究是众口难调,没有一个能得到全体赞同的。
1706803509
1706803510 议到最后,大家也乏了,这时有个人灵机一动,说:“咱们开会的地方不是叫安福胡同吗?得,干脆叫‘安福俱乐部’得了,名字吉利,说起来也好听。”大伙一想,这名字好啊,安福安福,安国福民,这不正是本团体的一贯宗旨吗?好,就这么定了!
1706803511
1706803512 名字定好了,安福俱乐部便在次日……3月8日……宣告正式成立。
1706803513
1706803514 安福俱乐部成立之后,随后便设立了干事部、评议部、政务研究会等结构,而干事部又细分为文牍、交际、会计、庶务、游艺五课,其中又以交际、会计最为核心。有人也许会奇怪,这搞政治嘛,当然要善于“交际”,但为何“会计”也是核心业务呢?
1706803515
1706803516 这个问题倒是个好问题,且容笔者慢慢解释。所谓“安福俱乐部”,到底是个啥玩意?是政党吗?不是。它既没有党纲也没有章程,更没有统一的信仰体系,不过是一些亲皖系的政客集合,而且它的成员又不稳定,大都以投机为主,分分合合,有利则来,无利则去,实则是王揖唐等皖系核心政客驱使的一群乌合之众。既然是乌合之众,那什么让他们聚合在一起呢?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白了,就是一个“利”字。安福俱乐部幕后的真正老板并不是王揖唐和曾毓隽,而是徐树铮,王、曾不过是前台的马仔罢了。
1706803517
1706803518 那徐树铮有何等能耐,让这些自命不凡的“政治家”们为皖系利益而上下奔走呢?对此,徐树铮曾一语道破天机:“我用金钱让他们做事,不担心他们不为我效劳。这些人所希望的无非是功名利禄,我将尽力满足其欲望,还怕他们不跟着我跑?”
1706803519
1706803520 功名利禄,我所欲也,是人便有欲望,有欲望就容易受制于人,这世间有几个搞政治的能做到“无欲则刚”的地步?那些在官场上上下钻营、四处奔波的人,无非是为了功名利禄、金钱女人,倘若欲都没了,还搞什么政治?所以,往安福胡同里钻的人就跟苍蝇一样,赶都赶不走,天性使然耳。
1706803521
1706803522 那有人要问,徐树铮的钱从何来?据统计,主要有这么几笔大款子,一笔是徐树铮在做关内奉军副司令的时候,挪用了军饷四十万以用于选举运作(后被张作霖发现而闹僵);另外一笔则是梁大财神梁士诒资助了二百万元……可梁士诒凭啥资助这么多钱呢?
1706803523
1706803524 原来,梁士诒本是交通系的党魁,算得上是清末民初的第一理财高手,他所把持的交通系(交通部、交通银行及其相关的铁路建设投资所构成的无形体系)更是当时的大肥缺,可惜因为在洪宪帝制中表现得过于露骨而遭民国政府通缉,这时正好跳出来献金,试图来个咸鱼翻身。
1706803525
1706803526 另外,各皖系地方督军在选举期间对安福系的活动也多有补助,比如奉天督军张作霖、安徽督军倪嗣冲、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等人,据说各出了数十万元。除此之外,也有人说安福系的财源还可能来自日本的西原借款,此款原为对德参战之用,也被挪为选举费用;再者就是说盐税被挪用。总而言之,有了这些钱,选举工作就好办了。
1706803527
1706803528 在徐树铮的幕后指挥下,王揖唐、曾毓隽等人指挥着安福俱乐部的皖系党羽走卒,由他们分持巨款,奔走各省,以图包揽各地选举。在这些人的暗中操纵下,各种选举丑剧就不免以常态出现了,什么高价买票、什么军警干预、什么抽换选票,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1706803529
1706803530 譬如以陕西为例子,该省的参众两院议员定额为19人,徐树铮提名12人,留7名给督军陈树藩自行把握。在选举过程中,陈树藩以张作霖为榜样,非但指定人选而且派军警现场监督,有三人未按照指定名单投票,被陈树藩查出后将之逮捕,险遭杀身之祸。
1706803531
1706803532 贿选也是一大特色。据说安福系在每省的计划是十万元,落实到实处,则初选每票一至两角钱,到复选阶段,票价则升为百元以上,加上运动费、交通费,都是大有可观的。既然选票已经被收买,投票的时候就未免肆无忌惮了,譬如自填自投者有之,反复投票者有之,在察哈尔多伦的投票,监督人竟自投两千余票。
1706803533
1706803534 贿选还算好的,选举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暴力。譬如在江苏江宁,在投票过程中竟然发生硬抢选票的事情;江苏无锡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投票之日,突来顽民,到所便抢选举票十张;不予则大肆殴打,毁坏器物,扰乱秩序”;安徽安庆的投票日则“有五六百人蜂拥入内,抢夺选举票、签名簿,且互相殴斗,拳足交加,有杨某被打得头破血流,一时人声鼎沸,愈集愈众,实难排解”,闹到最后,“所有执事人员见势不佳,均抱头鼠窜而去”。
1706803535
1706803536 此等热闹场面,正如当时人写诗讽刺的:“投票场为打架场,公民气象本轩昂;能文能武谗人杰,姓氏还教千载香!”
1706803537
1706803538 不管怎么说,选举终究是进行了。在皖系控制的地盘,如陕西、山西、安徽、热河、黑龙江等地,安福系果然大获全胜,其议员席位几无旁落。至于在直系控制的地盘如江苏、湖北、江西等地,安福系党徒虽然没有那么猖獗,但“银弹战术”的威力还是很大的,结果也大有斩获,令人刮目相看。
1706803539
1706803540 6月29日,徐树铮就选举结果致电各省督军:“各省区参、众选举已揭晓,其成绩以奉、皖、黑、晋、热、察、中央各部及蒙、藏为全胜,吉、豫十之九,京、绥五分之四,鲁、苏四分三,直、赣、浙三分二。以上选员得人,为国称庆,吾兄闻之当亦为之快慰也。其延期省份,待得续报,再行奉闻”,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1706803541
1706803542 所谓“选员得人”,便是入选者皆为皖系囊中人也。7月底,选举结果全部揭晓,共选出参议员147人,众议员325名,两院合计472人(原定应为576人,但西南各省不参与,因而减去百人之众)。在这些议员中,安福系人数达到330余人,而由直系支持的研究系则只获20余席,可谓惨败。
1706803543
1706803544 有人也许会奇怪,梁启超的研究系不是为皖系重开国会而鞍前马后、拼命卖力吗,如何会落得这个结果呢?其实这也不复杂,因为研究系本身也有政治野心(他们倒还算懂点议会政治),重开国会本就夹杂自己的野心,但安福系岂能不知?因此在选举开始后,研究系便被视为安福系的第一死敌,成为重点防堵对象,而研究系的人又不如安福系那样财大气粗,虽然后来及时的投靠了直系,但终究无力回天,遭遇惨败。
1706803545
1706803546 选举结束后,接着就该召开国会了,而召开国会后的重头戏,便是选举总统……这可是万众瞩目的大事情,容不得一点疏忽。当时最有资格去竞争这个位置的,当然是冯国璋和段祺瑞。冯国璋是代理大总统,顺势转正也属名正言顺,而老段正要雄心勃勃的推行他的“武力统一”大策,也是非总统不行;再说了,安福系这么卖力的四处奔走,大把大把的银子哗哗的花出去,难道是给冯国璋抬轿子么?
[ 上一页 ]  [ :1.7068034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