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09208e+09
1706809208
1706809209 孙中山对给李鸿章的上书抱有极大的希望,他极可能想借此机会投身到上层的改良派中去。
1706809210
1706809211 在上书的最后,孙中山还向李鸿章表明了他对未来的打算:
1706809212
1706809213 文今年拟有法国之行,从游其国之蚕学名家,考究蚕桑新法,医治蚕病,并拟顺道往游环球各邦,观其农事。如中堂有意以兴农政,则文于回华后可再行游历内地、新疆、关外等处, 察看情形,何处宜耕、何处宜牧、何处宜蚕,详明利益、尽仿西法,招民开垦,集商举办,此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所谓欲躬行实践,必求泽之沾沛乎民人者此也,惟深望于我中堂有以玉成其志而已。
1706809214
1706809215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李鸿章接见了孙中山,也接受了他的建议,资助他出洋考察农政,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当然,历史不容许假设。事实是,李鸿章拒绝接见孙中山,这使孙中山抚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在中国已经不可能走通。
1706809216
1706809217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失败这件事,最终促使他丢掉了改良的幻想,从此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实现了他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1706809218
1706809219 粗看起来,这个转变似乎属于偶然,但仔细分析起来,却有其必然。这是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清政府的昏庸腐败,致使国运日衰一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孙中山“改良祖国”的心愿十分急迫,对清朝统治者的失望也越来越大。上书李鸿章,是孙中山寄希望于晚清当权者自上而下变革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次尝试。一旦受挫,从此他就义无反顾地转向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
1706809220
1706809221 从天津回上海后,孙中山没有去法国,也不再关心什么蚕桑,而是去了檀香山,在那里,他组建了以推翻清政府为目标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1706809222
1706809223 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它标志着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
1706809224
1706809225 六、从檀香山到香港
1706809226
1706809227 1894年秋,孙中山重新出国,来到檀香山,开始了他联络同志、筹款起义,旨在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的革命活动。
1706809228
1706809229 据冯自由在《华侨革命开国史》一书中记载,孙中山这次檀香山之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拟向旧日亲友集资回国,实行反清复汉之举”。
1706809230
1706809231 孙中山的行动,得到了他哥哥孙眉的支持。
1706809232
1706809233 孙眉愿意拿出一部分财产来资助孙中山的事业,同时他还劝说在檀香山的其他华人也来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706809234
1706809235 然而,当时华侨信息尚极闭塞,听说孙中山有作乱谋反言论,都认为这是违反国法的事情,足以破家灭族,故虽亲戚故旧亦多掩耳却走。经孙中山多方游说,奔走逾月,才仅得同志数十人。
1706809236
1706809237 不过,孙中山并没有绝望,他就在这数十人的基础上组建起了中国第一个反清的政治团体——兴中会。
1706809238
1706809239 在孙中山的奔走努力下,1894年11月24日。 兴中会的成立大会在卑涉银行(Bishop Bank)经理何宽的寓所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何宽、李昌、邓荫南等二十余人,孙中山任会议主席。他提议新成立的组织定名为兴中会,规定以“振兴中华,挽救危局”为宗旨,并宣布章程九条,众无异议,遂进行投票选举,选出永和泰商号司理刘祥及何宽二人为檀埠本会正副主席,永和泰商号司账黄华恢为管库,程蔚南、许直臣为正副文案,李昌、郑金、邓松盛、黄亮、李禄、李多马、钟宇、林鉴泉等为值理。会毕,孙中山让各会员填写入会盟书,其内容是:“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宣誓时由李昌朗诵誓词,众人各以左手置基督教《圣经》之上,举右手向天依次读之,如仪而散。
1706809240
1706809241 这批最早的兴中会会员,大多是较富有的华侨资产阶级。据冯自由《革命逸史》记载的材料,这批早期的兴中会会员共有126人。其中,华侨80人中,商人74人,农场主4人,畜牧场主1人,银行家1人。应当说,这些会员还不是坚定的革命者。
1706809242
1706809243 兴中会的章程由孙中山亲自起草。其全文内容是:
1706809244
1706809245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仰诸同志,盍自勉旃!谨订规条,胪列如左:
1706809246
1706809247 (一)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1706809248
1706809249 (二)凡入会之人,每名捐会底银五元。另有义捐以助经费,随人惟力是视,务宜踊跃赴义。
1706809250
1706809251 (三)本会公举正副主席各一位,正副文案各一位,管库一位,值理八位,差委二位,以专司理会中事务。
1706809252
1706809253 (四)每逢礼拜四晚,本会集议一次。正副主席必要一位赴会,方能开议。
1706809254
1706809255 (五)凡会中所收会底各银,必要由管库存贮妥当,或贮银行以备有事调用。惟管库须有殷商二名担保,以昭郑重。
1706809256
1706809257 (六)凡会中捐助各银,皆为帮助国家之用,在此不得动支,以省浮费。如或会中偶遇别事要用小费者,可由会友集议妥允,然后支给。
[ 上一页 ]  [ :1.7068092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