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10627e+09
1706810627 事后,孙中山让胡汉民代笔致函张静江,表示他及众位革命同志对张静江慷慨资助的谢意,同时如实将己方的军事行动及收到捐款后用于革命的各项开支情况作了详尽的报告。张静江当即复信给孙中山:
1706810628
1706810629 余深信君必能实行革命,故愿尽力助君成此大业。君我既成同志,彼此默契,实无报告事实之必要。若因报告事实而为敌人所知,殊于事实进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进,即胜于作长信多多。
1706810630
1706810631 孙中山读罢,深为感慨,觉得此人胸怀坦荡。如此慷慨大义,只尽疏财之义务,不问应享之权利,实为平生所少见。他钦佩地说:“人杰确为革命奇人,也可称革命圣人矣!”
1706810632
1706810633 《新世纪》于1907年6月22日创刊,至1910年5月21日停刊,共出版了121期,连续出版将近3年。
1706810634
1706810635 巴黎无政府派的激进性倾向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和注意。1907年10月,清朝外务部准两江总督电,以《新世纪》煽惑人心,请予禁止,并电令驻法公使查禁发行。其后,1908年10月25日,清政府又电令沿海沿江各省,严禁行销《新世纪》周刊。
1706810636
1706810637 今天看来,天义和新世纪所代表的这两个无政府主义派别,各自具有哪些特点呢?
1706810638
1706810639 金冲及、胡绳武在《辛亥革命史稿》第二卷中认为,《天义》、《衡报》这一派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706810640
1706810641 1.他们较多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小生产者的思想倾向,激烈地反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实行议会制度,同情农民,注意农民问题,主张通过农民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幻想在革命成功后立即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农工结合制”的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
1706810642
1706810643 2.带有浓厚的复古色彩,声称无政府主义在中国是古已有之。他们把老子称为“中国无政府主义发明家”。认为:“中国自三代以后,名为专制政体,实与无政府略同。”“实行无政府主义,以中国为最易。故世界各国无政府当以中国为最先。”
1706810644
1706810645 3.他们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作品,并肯定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1706810646
1706810647 4.他们突出妇女解放问题。在《天义》的宣传中,无政府主义者用大量的事实材料,具体细致地揭露了中国妇女所受的种种压迫、侮辱、欺凌与折磨,强烈地控诉了妇女的悲惨遭受。他们认为,解放妇女的根本改革在于“尽覆人治,迫男子尽去其特权退与女子,使世界无受制之女,亦无受制之男”。一句话,只有“废灭政府”,才能实现妇女的解放。
1706810648
1706810649 5.在学理方面,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者除系统地介绍西方无政府主义之外,自己的发明创造并不多。不过,他们高举反对国粹主义的大旗,主张“尊今薄古”,“行孔丘之革命”。
1706810650
1706810651 应当说,无政府主义思潮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它有着适宜于自己生存的土壤和气候。
1706810652
1706810653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一个小生产者犹如汪洋大海的国度。这些人数众多的小生产者,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陷于破产或半破产的悲惨境地。他们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专制和强权怀着强烈的憎恨,渴望有一天能把它们扫除干净,而小生产者的地位又使他们不可能凝聚成为一股巨大的团体力量,因而他们渴求和梦想获得个人的绝对自由。这一切,都因他们濒于破产的境遇而发展到狂热的极端的地步。这就是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潮得以产生的沃壤。日本、法国、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的影响,则为他们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能迅速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思潮提供了直接的条件。
1706810654
1706810655 客观上看,无政府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它所鼓吹的绝对的个人平等和自由,要求扫荡一切权力,取消一切政府等等,不仅是无法付诸实行的空想,而且还起着败坏和涣散集体意志的消极作用。但如果把时间局限在清末来看,它却有一个很大的功劳:这就是无政府主义者鼓吹工人、农民才是社会的主人,主张土地财产均归公有,人人做工,人人劳动。这些新观念是他们介绍到中国人面前来的。这种思潮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进程中曾起过重要的阶梯作用,充当了思想战线上的一个解放人们思想的新号角。
1706810656
1706810657 鼓吹:终结帝制的集结号 [:1706808729]
1706810658 第三章 大上海
1706810659
1706810660 一、经元善上书
1706810661
170681066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宣传和鼓吹,以上海地区为最典型。这其中,1900年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领衔联名,上书抗议慈禧太后企图废除光绪皇帝的事件,开了上海地区民众反专制斗争的先河。
1706810663
1706810664 经元善,1841年生,浙江上虞人。1857年,他随父亲来到上海,从事经商理财。经元善喜读先哲格言,尤重乡先贤王阳明之学,勉求自立。1878年,他曾创办义赈、绘印灾民图册,救济灾民,颇有声望。该时,盛宣怀在沪创办电报局,经招股30万两,经元善被委任为会办,不久升为总办。
1706810665
1706810666 经元善关心国事,不仅精通商业,而且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实业和女学。
1706810667
1706810668 他认为,维新变法,是今日急务。仿效西法,刷新政治,改良政体,是中国救亡的不二出路。
1706810669
1706810670 1900年1月24日,慈禧太后打算废黜光绪皇帝,下达了为光绪皇帝立嗣以逐步废黜其目的的谕旨。
1706810671
1706810672 1月25日,消息传到上海。
1706810673
1706810674 1月26日,诏谕见于报纸。
1706810675
1706810676 一时,上海人情鼎沸,志士云集。
[ 上一页 ]  [ :1.7068106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