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25462e+09
1706825462
1706825463 进入1894年后,英日关系进一步加速友好化,修约谈判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如果日本能够以和平手段解决日英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意味着其他次等强国在日本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将进入瓦解倒计时。但这一外交胜利的影响需要时间来体现,就日后的日俄战争而言,这一修约事件堪称里程碑般的转折点,但就中日甲午战争而论,并不能立竿见影地弥补日本的短板。
1706825464
1706825465 这就提醒我们,尽管日本在战前的多轮战略较量中连续获胜,但1894年的战争仍说不上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日本发起这场战争是冒了很大风险的。所以日本方面才会把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称为三次以国运相赌的战争。但是,国人往往站在结局上倒看历史,或视既成事实为理所当然,或完全脱离历史环境进行马后炮般的纸上谈兵,均不利于客观、深入地检讨战争得失。于是,历史也就在“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与“文恬武嬉、制度腐败”之间,沦为空洞的道德臧否。从下一章开始,我们就将抛开倒看历史的诸多成见,一本实战立场,对战争的爆发、过程和结束进行理性检讨。[24]
1706825466
1706825467 [1]外山三郎著,龚建国、方希和译:《日本海军史》,第25页。
1706825468
1706825469 [2]陈悦:《北洋海军舰船志》,第10—26页。
1706825470
1706825471 [3]陈悦:《北洋海军舰船志》,第12、13页。
1706825472
1706825473 [4]理查德·希尔:《铁甲舰时代的海上战争》,第120页。
1706825474
1706825475 [5]理查德·希尔:《铁甲舰时代的海上战争》,第176页。
1706825476
1706825477 [6]陈悦:《北洋海军舰船志》,第36—38页。
1706825478
1706825479 [7]郑观应:《盛世危言》,第704页。
1706825480
1706825481 [8]外山三郎著,龚建国、方希和译:《日本海军史》,第26页。
1706825482
1706825483 [9]外山三郎著,龚建国、方希和译:《日本海军史》,第26页。
1706825484
1706825485 [10]外山三郎著,龚建国、方希和译:《日本海军史》,第27页。
1706825486
1706825487 [11]財團法人海軍歴史保存會:《日本海軍史》,卷八,第10页。
1706825488
1706825489 [12]伊藤正德:《大海軍を想う》,第47页。
1706825490
1706825491 [13]外山三郎著,龚建国、方希和译:《日本海军史》,第29页。
1706825492
1706825493 [14]关于此种新式战舰的实战意义,及其造成的中日战力差异分析,详见本书大东沟海战章。
1706825494
1706825495 [15]海軍編集委員會:《海軍》,XIV,第191页。
1706825496
1706825497 [16]马幼垣:“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新探一例——法人白劳易与日本海军三景舰的建造”,《靖海澄疆》,第171—190页。
1706825498
1706825499 [17]夏良才:“日英日俄关系与甲午战争”,山东省史学会编:《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283页。
1706825500
1706825501 [18]“山县有朋意见书”,转引自“日英日俄关系与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299—300页。
1706825502
1706825503 [19]“山县有朋意见书”,转引自“日英日俄关系与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283页。
1706825504
1706825505 [20]“山县有朋意见书”,转引自“日英日俄关系与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283—284页。
1706825506
1706825507 [21]信夫清三郎著,天津社科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上册,第235页。
1706825508
1706825509 [22]山东省史学会编:《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301页。
1706825510
1706825511 [23]“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关于黄海海战的演说”,《中日战争》,续编第7册,第310页。
[ 上一页 ]  [ :1.7068254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