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33975e+09
1706833975
1706833976 [3] 李劼人:《暴风雨前》,《李劼人选集》第1卷,第602页。
1706833977
1706833978 [4] 清明节的活动可能最能反映出社区的认同。社会人类学者研究过清明节日庆祝的意义。根据孔迈隆(Myron Cohen)对华北的考察,地方宗族组织“清明会”以举行各种仪式,这种庆祝活动强调的是宗族控制,清明会使宗族行为成为一个整体。在川西平原,类似的组织是“清醮会”(又称“土地会”),然而它们不是由宗族而是由社区组织的,负责筹办清明节拜土地神的活动。这些会几乎都是道教性质,传教士称之为“感恩会”(thanksgiving society),认为它们的庆祝活动是“感恩于邻里的安宁”。会首由本街居民选举。这种由土地会组织的庆祝活动,用杨庆堃(C.K.Yang)的话讲,提供了一种地方共同体的“集体象征”(collective symbol)。见Myron L.Cohen,“Lineage Organization in North China,”Journal of Asian Studies,49.3(1990),pp.509-534;A.Grainger,“Popular Customs in West China,”West China Missionary News, no.6(1918),p.5;C.K.Yang,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Berkeley and Los Ang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p.81。
1706833979
1706833980 [5] 此君:《成都的茶馆》,《华西晚报》1942年1月28—29日。
1706833981
1706833982 [6] William T. Rowe,“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Modern China 16.3(1990),pp.309-329 and“The Problem of‘Civil Society’in Late Imperial China,”Modern China 19.2(1993),pp.139-157;Mary B.Rankin,“The Origins of a Chinese Public Sphere:Local Elites and Community Affairs in the Late Imperial Period,”Etudes Chinoises 9.2(1990)and“Some Observations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Modern China,19.2(1993),pp.158-182;Philip C.C.Huang,“‘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in China?: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Modern China,19.2(1993),pp.216-240.
1706833983
1706833984 第九章 仪式与规范
1706833985
1706833986 [1] 陈书龙:《四川袍哥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3集,第176页。
1706833987
1706833988 [2] A. J.Brace,“Some Secret Societies in Szechwan.”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vol.8(1936),p.178.
1706833989
1706833990 [3] 沈宝媛:《一个农村社团家庭》,第45页。
1706833991
1706833992 [4] 沈宝媛:《一个农村社团家庭》,第19—20页。袍哥等级一般是一哥最高、十哥最低,但是沈宝媛这里提到“十一哥”,估计非正式袍哥成员,不入流者可以称“十一哥”。
1706833993
1706833994 [5] 周少稷,75岁,作者1997年6月22日在悦来茶馆的访谈记录;李劼人:《大波》,《李劼人选集》第2卷,第339页。
1706833995
1706833996 [6] 沈宝媛:《一个农村社团家庭》,第18—19页。
1706833997
1706833998 [7] 向启芬:《鸡在川西民俗中的功用及形成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第65—69页。
1706833999
1706834000 [8] 沈宝媛:《一个农村社团家庭》,第45页。
1706834001
1706834002 [9] 沈宝媛:《一个农村社团家庭》,第45页。
1706834003
1706834004 [10] 《成都江湖海底》,成都刘双合刻版,1934年,第6页。感谢布朗大学包筠雅教授提供这份资料。
1706834005
1706834006 [11] 沈宝媛:《一个农村社团家庭》,第20页。
1706834007
1706834008 [12]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下册,第792页。
1706834009
1706834010 [13] 陈书龙:《四川袍哥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3集,第176页。
1706834011
1706834012 [14] 沈宝媛:《一个农村社团家庭》,第20—21页。
1706834013
1706834014 [15] 李子峰的《海底》记录了许多这类“茶碗阵”(第210—236页)。W.斯坦通在19世纪考察中国秘密社会时,对此也有较详细记录:William Stanton, The Triad Society or Heaven and Earth Association。
1706834015
1706834016 [16] 李子峰编:《海底》,第210页。
1706834017
1706834018 [17] 李子峰编:《海底》,第210页。
1706834019
1706834020 [18] Stanton, The Triad Society or Heaven and Earth Association, p. 99;李子峰编:《海底》,第210页。
1706834021
1706834022 [19] 关于中国龙文化,见庞进:《八千年中国龙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
1706834023
1706834024 [20] 平山周:《支那革命党及秘密结社》,《日本及日本人》第69号,政教社,1911年,第64—65页;李子峰编:《海底》,第227页。
[ 上一页 ]  [ :1.7068339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