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834663
1706834664
大孩子具龙十六岁了,可以帮忙田间工作,不爱读书,是正妻黄氏的长子,性格非常孤僻,不爱说话,也不爱与生人交往,的确是一个有问题的小大人。因为雷大娘自己曾经受过小学教育,所以,把孩子放在她身边,是为了好受她教养的原故。到了现在,恐怕就会有“养儿防老”的念头了。
1706834665
1706834666
具龙与自己生母的关系非常淡漠,一年中只有几次回家看看,那就是祖父的生日、母亲的生日、过年及过节等。父亲这边请了客人,有了剩余的酒菜时,就由具龙拿一、二样回去送给祖父与母亲。平常出去,他总避免经过自己的家,为了怕见着一向严厉的三叔与狡猾的三婶。这样更苦了自己的母亲,她背地常叹息着说:“孩子既然已经给了别人,那就算了罢!”
1706834667
1706834668
在全店她也被人称为雷大娘,具龙和淑英都称她为“阿娘”,这是表示亲母的意思。她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妇人,时常遵守妇道,很殷勤的侍奉公公,近乎九年与丈夫离异的生活,还是没有改变她的性格,她依然是温顺善良的。和黄氏比较起来,望镇的这一个雷大娘,就好像具有一种不同的作风。她不能称为能干,而只能说是近乎“泼辣”、“浪荡”与“凶狠”,很适合于做一个会社中人的妻子。然而,这种性格的造成,不能不说是由于环境方面的压力之所致。
1706834669
1706834670
童年的生涯是在愁苦与病痛中渡[度]过的,没有得着严父的管教与慈母的关怀。父亲是铁匠,生意也不很好,送她去念过一个时期的小学。所以,她常常想籍[藉]此而夸耀曾受过教育。她很喜欢看旧小说,常常一知半解的与人讨论着。她很难与人提起在娘家的生活与过去的日子。据她的邻人说,她以前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
1706834671
1706834672
现在与雷大爷的结合,也并非头一次的婚姻,十六年以前,(民国十九年),她嫁给了成都一个刘姓的裁缝,生了两个小孩以后,她遂被遗弃了。(淑英的大姊幼年患病去世),辗转流离市上,这女人的生涯遂更惨了,并沦陷在人间地狱的陷阱中,过着非人的生活。现在她手上的尚有未消失掉的两块绿旗印,便是经历过沦落生涯的明证。
1706834673
1706834674
此后,厮识了这位雷大爷,便成了她[他]的二妻,带来的那个女孩,改名为淑英,一并成为雷家的孩子。
1706834675
1706834676
环境逼成了她外强中干的性格,也许被遗弃逼成了她个性的转变,她不再懦弱的愁苦,而是更猛烈的接近于凶狠了。她有很坏的脾气,她有很大的声浪,十年前她的确能压倒她的丈夫,籍[藉]之以左右会社中的人物,她会近乎泼妇的模样,在地上打着滚儿,所以,当时,会社中的其他首脑们,都呼之曰:“疯婆”。她也很得意于这种称谓,别人慑于她的威风,也都只敢服从。
1706834677
1706834678
有一次,她曾与街坊,也是一个会社内的兄弟伙大吵闹起来,这是七年以前的事,为了买卖谷草,姓张的那个男人,被她打了两个耳光,两人一齐扭进了河里,在浅水处相互殴打着,为这件事,袍哥会社曾因之而大传堂(开了一次审讯大会),由正舵把子两方调解,才把案子了结。在那里,雷大爷只低着头,一句话也没有开口,只由他的妻子分辩着,争吵着,这也可称为当时会社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不算太小的事件,是因她而起的。
1706834679
1706834680
在中国封建思想还非常通行的乡下,男女殴打可以说是绝不容许,同时也可说是很少见的。然而,在袍哥会社却没有看出它过分的严重,正因为这件事发生在会社,这件事发生在会社中领袖女人的身上,所以,没有能过分处置,也没有谁敢在背后耻笑,就是这个原故。
1706834681
1706834682
雷大娘原来在家里的生活都是合乎均衡状态的,俟被遗弃以后,生活的平衡被扰乱,在闲荡之中,整个家庭算是瓦解了;后与雷大爷结合,遂有一种新的互动关系,建立了一种新平衡。
1706834683
1706834684
雷大爷也曾有过一种均衡重建的过程,与妻的离异以及从家中分支出来,他的一套过去的生活史,就是个体与环境交互刺激与反应的过程,这过程一直续连至如今,也将呈现于未来。
1706834685
1706834686
在会社方面尤其以雷大娘与会社中人士之接近,以及他个人方面所对于这方面的兴趣以及产生的力量,对于雷大爷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激刺与影响。
1706834687
1706834688
有了这样新的助手似的妻室,虽然有好多时候也带给他许多多余的麻烦,然而,九年以前在码头上的地位却是因为妻的力量而增高,这是毋庸讳言的。
1706834689
1706834690
由于社团更着重于团体份子间的利益,所以他们所用“社会制约”的方式也很严格。在上面所说的吵闹事件,是因正舵把子劝导方式而平息,这是人为的社会制约所起的一种作用。在其他方面,在社团里也有阶级自利的制约的领域;然而,就因为社会制约本身也具有功能性的作用,所以,社团所生的制约方式,有时还要受社会其他方面如法律、信仰、教育、风俗、社会誉[舆]论等其他方面的社会制裁的影响,而成为一种互动及交替反应的新型态,是在本文收集的范围中所看得出来的。所以,这件冲突争吵的事件没有扩大,也是当时誉[舆]论的一点力量。
1706834691
1706834692
在下几章里,我们将引申“社会制约”的观点,及运算方法来看社团的其他方面。
1706834693
1706834694
第三章 社团关系与规章
1706834695
1706834696
望镇的首领袍哥差不多都是地方上有钱有势,有田地的阶级;或者是由自己的武艺所打来的天下。例如雷明远大爷的称号就是这样得来的。他一方面佃有城内尤家的四十亩田,以一个佃户的职业养活家小;一方面以大爷的身份在店上闲耍。
1706834697
1706834698
为了耕种田地,家里请有一个长年老周,一年有两石米外两万块钱的工钱,还经常请有四个短工,他们的工资是以日计,在望镇,几乎看不见真正的地主们,这里都是大佃户,及佃农的所在地。
1706834699
1706834700
暮春四月,正是插秧的季节了,有田地的佃客这时正忙于下秧子,各家争先恐后的请着得力的熟手来帮忙几天短工,然而,在一个袍哥首领的田里,常会自动跑来一群会社中的小兄弟,帮忙栽秧的工作,这正是乡下最闹热的一个时候了,插秧的在田里忙着,孩子们及闲耍的在旁边看着,刹那间,新插好的秧在整齐的行列里随着春风,迎着田间缓缓的流水而动荡,煞是有趣。
1706834701
1706834702
插秧酒的风气在这儿通行着,一天吃五顿,三顿饭,两顿点心,中间的一餐还有酒席,这是主人对于雇工们的劳累,而有的一种感谢表示,另外还给工资(每人每日三百元),但在大爷们如雷明远的田里帮忙的弟兄却没有一个是要接收钱的。
1706834703
1706834704
田里十分之九的收成(稻、麦及主要菜蔬)都是属于地主的,到收成的日子,佃户须将定量的产品送到城内的主人家去,这多量的榨取形成了佃户们最大的负担,遇着了大旱天、虫灾或者水淹的年头,佃户们依然只有咬着牙补上不够的收成。
1706834705
1706834706
杂粮与小麦的出品才是属于佃户的,这些微弱的产量养活着他们的家庭,地主剥削农民的情形即使是在一个袍哥的家庭也依然没有例外,“不准扰油别汤”即是不准侵占旁人的产业,也许就是遵守议戒而愿服从的一种理由。
1706834707
1706834708
雷大爷从未提起家累与负担,其实最近两年来的确非常清苦,社团的经济能力活动得最强的要算管事刘大爷,其次则轮到大哥佟念生,雷大爷却未能得甚么油水,所以只能称为“瘦袍哥”;对于家境的艰难,他却闭口不提,相反的,倒喜欢夸耀自己的本领与财富,遇到陌生的客人,他总要请至店上吃茶,还请吃酒菜,客人拒绝邀请,他还认为是一种侮辱哩!因着这种挥霍,所以,家境过得一天不如一天,然而,在码头上做大爷的人据说就是需要这样性格,能吃得开,舍得花钱,会吹牛皮,有这种身份,再加上真正的有钱、有势、有雄心、有武艺,才能笼络更多的人,在社团中的地位也会长久了。
1706834709
1706834710
码头上也可以互相走访的,在上前年(民国三十二年的春天),雷大爷曾与他的主人家一块出去走过,到过绵竹、大足等地,好像阔佬一般的,他花了一笔极大的钱,不但没有找回钱来,反要家里变卖了谷子,给他兑上钱去。这一次出远门的结果,别人都称他为“公爷”,花费了一笔家资换得了江湖上的一种豪义,又结交了几个外县的弟兄,他认为也是非常值得的。
1706834711
1706834712
他相当尊崇读书人,尤其对于我们这几个在乡下服务的学生更表示极端的友善。时常谈到枪炮与军事方面的知识。他有一管白朗宁牌号的手枪,每天都必须用油布摩擦着,他的枪法很好,描[瞄]准得也极正确,时常教我们射击,家里常存放有一匣子弹,他往往抽着闲暇的上午在郊外演习,这条枪属于他已将近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他曾用过它杀死无数条性命呢!
[
上一页 ]
[ :1.7068346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