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870151
何时枫叶下,同醉万山秋。[27]
1706870152
1706870153
显然,翁同龢对宝廷的际遇还是满怀同情的。
1706870154
1706870155
宝廷对于自己的放浪形骸却有后悔。光绪十四年秋,长子寿富中举,他作诗云:
1706870156
1706870157
老病疏家教,惭闻子举乡。
1706870158
1706870159
国恩今始受,父过汝休忘。
1706870160
1706870161
海内乾坤仄,人生岁月忙。
1706870162
1706870163
诗书希有用,干蛊岂文章。[28]
1706870164
1706870165
诗中,他对儿子提到“父过汝休忘”,在另一首诗中,他甚至提到“吾过赖汝补”。[29]这里已没有名士的矫情,流露的是一个失意的父亲对儿子成长的期望。
1706870166
1706870167
费行简曾记载:“予后见(宝廷)于京师剧馆中,已憔悴,霜雪盈颠矣。然尤娓娓道其近作。已而同入酒家,饮亦尽十余斗。后闻其中酒卧道中,冒寒归,竟病卒。其妾楚楚有林下风,侍廷尤勤恳,先死。”[30]而按照寿富所编《先考侍郎公年谱》的说法,宝廷于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1890年12月24日)因感染瘟疫而去世,与过度饮酒无关。[31]
1706870168
1706870169
宝廷的季子寿康三岁亡故。另外两个儿子寿富和富寿,娶了联元的两个女儿为妻。联元,满洲镶红旗人,字仙蘅,与宝廷是同治戊辰科进士同年。光绪二十四年,擢安徽按察使,入觐,改三品京堂,在总理衙门行走。1900年,授太常寺卿,旋改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衔。义和团运动兴起,在朝廷御前大臣会议上,联元反对围攻各国使馆,与慈禧太后旨意相忤,以“任意妄奏,语涉离间”罪名,与徐用仪、立山等同时被杀于北京。不久,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寿富、富寿及妹妹隽如、淑如不愿受辱,举家自杀殉难,死事十分惨烈。
1706870170
1706870171
又越十年,宝廷在福建典乡试所录门生林纾,亦在西山看到宝廷的题壁诗,遂也题诗:
1706870172
1706870173
题名忽及偶斋师,竟似重生再见期。
1706870174
1706870175
八口宁忘泉下痛,(师二子于庚子殉节,四孙去年同以疫死)廿年犹泚壁间诗。
1706870176
1706870177
1706870178
1706870179
料无风概宗先辈,忍对沧桑语感时。(弢庵为余述光绪辛 巳壬午朝事甚悉)
1706870180
1706870181
1706870182
1706870183
早晚商量校遣草,门生也感鬓边丝。[32]
1706870184
1706870185
1706870186
1706870187
此时,大清王朝已经走到行将灭亡的前夜了。
1706870188
1706870189
2010年5月初稿
1706870190
1706870191
2011年2月修订
1706870192
1706870193
2013年7月再次修订
1706870194
1706870195
[1] 《翁同龢日记》,光绪八年十二月除夕,第3册,第1710页。
1706870196
1706870197
[2] 张佩纶:《致李鸿藻》,《张佩纶致李鸿藻函札》,上海图书馆藏。
1706870198
1706870199
[3] 《光宣诗坛点将录》,《汪辟疆说近代诗》,第57页。
1706870200
[
上一页 ]
[ :1.7068701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