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70712e+09
1706870712 这个电报表明,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真实病况尚不了解,也无人敢去说清。李鸿章在对俄谈判中压力山大,想要请病假却很困难。6日,李鸿章病势转危,神气恍惚,不能言语,西医中医均已束手无策了。
1706870713
1706870714 1901年11月7日(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逝世。
1706870715
1706870716 李鸿章是晚清洋务派的领袖,他终生信服西医、推广西医。从这点上看,他也是中国人的先行者。
1706870717
1706870718 2009年2月初稿
1706870719
1706870720 2014年11月修订
1706870721
1706870722 [1] 《翁同龢日记》,光绪四年十二月朔日,第3册,第1393页。
1706870723
1706870724 [2] 《曾纪泽日记》,光绪五年二月十八日,中册,第849页。
1706870725
1706870726 [3] 李鸿章:《复丁雨生中丞》,光绪五年十二月初一日,《李鸿章全集》,第32册,第505页。
1706870727
1706870728 [4] 如李颖:《伦敦会传教士马根济简论》,《中华医史杂志》,2004年第4期。
1706870729
1706870730 [5] 《光绪七年九月二十五日洋务委员美国前署领事官毕德各施医处官医生马根济禀》,《北洋纪事》第十一本,《博文书院、北洋医院》。
1706870731
1706870732 [6] 另据《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网站所载马根济传,称其1878年从汉口转往天津工作。http://www.bdcconline.net/en/stories/m/mackenzie-john-kenneth.php
1706870733
1706870734 [7] 李鸿章:《致张佩纶》,光绪七年四月十九日,《李鸿章全集》,第33册,第28页。
1706870735
1706870736 [8] 李鸿章:《复总署章京候补员外郎袁爽秋》,光绪十三年□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全集》,第34册,第311页。
1706870737
1706870738 [9] 《直隶总督曾国藩等奏为查明天津教案滋事情形折》,同治九年六月二十三日,《清末教案》,第1册,第809页。
1706870739
1706870740 [10] 《内阁学士宋晋奏为天津教案似坐罪偏重百姓应饬曾国藩从实研讯折》,同治九年六月十四日,《清末教案》,第1册,第800页。
1706870741
1706870742 [11] 张佩纶:《致李鸿章函》,光绪十三年十月十六日,《李鸿章张佩纶函札》,上海图书馆藏。
1706870743
1706870744 [12] 李鸿章:《致张佩纶》,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张佩纶函札》,上海图书馆藏。按:此函新版《李鸿章全集》,第34册,第287页作十月二十三日,不仅从手稿上可以看出错误,且张佩纶十一月初六日复李鸿章信中,亦提到“十月廿六日奉廿二日手书”。
1706870745
1706870746 [13] http://images.wellcome.ac.uk/L0041039
1706870747
1706870748 [14] 李鸿章:《陈述病状并赏匠筹捐》,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李鸿章全集》,第34册,第454页。按:这封信件,原有一脚注:“原稿无称谓,据内容,似致醇亲王函”。但在同书第470—471页上,另有《复醇邸》,写作日期为十二月十四日,文字基本相同。
1706870749
1706870750 [15] 李鸿章:《复两江制台曾》,光绪十四年十月十七日,《李鸿章全集》,第34册,第443页。
1706870751
1706870752 [16] 李鸿章:《再请病假片》,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五日,《李鸿章全集》,第12册,第505—506页。
1706870753
1706870754 [17] 李鸿章:《复河南抚台倪》,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三日,《李鸿章全集》,第34册,第438页。
1706870755
1706870756 [18] 李鸿章:《力疾销假片》,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李鸿章全集》,第12册,第530页。
1706870757
1706870758 [19] 李鸿章:《致李瀚章》,光绪十五年正月初七日,《李鸿章全集》,第34册,第488页。
1706870759
1706870760 [20]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光绪十五年三月六日,第3卷,第1535页。
1706870761
[ 上一页 ]  [ :1.7068707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