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871912
1706871913
弟去闽已久,无从置喙,惟业屦关怀,不能不稍存顾惜之意,而南洋有兼顾之责,尤无旁诿。阁下既引此自任;必隐切手援。所有利弊情形,敬乞详为示及。[14]
1706871914
1706871915
吕耀斗担任船政提调期间,还是专研了造船业务。当时厂中正研制第一艘2200吨巡洋舰“开济”,患病多日的黎兆棠在军舰下水的当日,请假回广东的老家就医,船政事务全部托付给了吕耀斗。吕耀斗督率员绅、工匠悉心讲求,尽力工作,历时四个多月,将工程完成大部,直至新任船政大臣张梦元到任。他依靠和指挥的技术骨干,正是严复的船政学堂及留学欧洲同学魏瀚、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等人。光绪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张梦元、吕耀斗登上“开济”出洋试航,这是当时中国自制的最大吨位和最先进的军舰。当日逆风逆水,“开济”的航速达到16节。这段经历,对于一个翰林出身的老进士来说,是何等的不易。十二天后,张梦元补授广西布政使,所有福建船政事宜,再次委派吕耀斗代理。[15]光绪十年,经前内阁学士徐致祥奏保人才,吕耀斗奉旨交军机处存记。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吕耀斗进京交内阁验看[16]后,被李鸿章调回北洋。不久,接替吴仲翔,继任水师学堂总办。[17]这样,与严复在辈分上可为父子,在经历上南辕北辙的吕耀斗,成为严复的顶头上司。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日,李鸿章上奏《吕耀斗考语片》,称“试用道吕耀斗到省一年期满,例应甄别”。“吕耀斗由道光庚戌科翰林扬历中外,品学纯粹,资望已深,堪胜繁缺。”[18]十四年十一月初四日又奏:“试用道吕耀斗帮办海运事务,请加二品顶戴。”[19]似乎除了水师学堂,吕耀斗还有别的兼差。
1706871916
1706871917
严复不是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
1706871918
1706871919
再来说严复。
1706871920
1706871921
光绪五年冬季,李鸿章为发展北洋海军,仿效福建船政学堂,开始筹办天津水师学堂,目的是“就地作养人才,以备异日之用”。次年七月,他正式行文,命天津道、津海关道和天津机器局道员许其光着手会议规划,勘定地基,遴派得力局员经理工程。并奏请任命前船政大臣吴赞诚筹办水师学堂和练船,获得允准。吴赞诚在天津机器东局一带勘定地基,遴派局员,绘图估料,兴工建造。并草拟规章制度。到了冬天,吴赞诚回籍养病,李鸿章又任命福建船政局提调吴仲翔,总办水师学堂和练船事宜。
1706871922
1706871923
1706871924
1706871925
1706871926
中年时代严复
1706871927
1706871928
严复是李鸿章亲自点名从福建调来天津的。光绪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李鸿章在给船政大臣黎兆棠的信中表示:“此间逐渐购置新船,管驾、头目暂取资于闽厂,既虑人才有限,而水手等亦募南人,尤恐人地不习。故拟仿设水师练船学堂为造就之基。创办伊始,师徒均少。丹崖星使(李凤苞)迭函严宗光堪充教习,闽人多引重之。夏间学生出洋后,允饬赴津,感盼之至!”[20]六月下旬,严复到达天津,拜谒李鸿章,从此开始他的北洋生涯。李鸿章对严复的到来十分重视,他写信告诉吴赞诚:“顷该生来署禀谒,嘱于明日趋谒台端。学堂甫经动工,应否留局暂住,讨论一切?”[21]
1706871929
1706871930
关于天津水师学堂的情况,以往学术界仅看到《万国公报》第361卷所载《天津新设水师学堂章程》,大致知道其学制五年,第一批招收六十名学生,依据成绩,分班教学。“文理全通,读书甚多者为第一班;文理未尽通顺而读书已多者为第二班;书读不多,文理未尽通顺而资性颖悟过人者为第三班。”“考取学童,除给饭食外,第一班每月给赡银一两,第二班每季给衣履费银二两,第三班每季给衣服费银一两。”[22]对于学堂内部的教学安排、教员配置等方面细节,所知不详。此时的天津水师学堂,其实只有一个驾驶专业,即驾驶学堂。
1706871931
1706871932
十几年前,我在上海图书馆发现了一部名为《北洋纪事》的抄本,是李鸿章在北洋大臣任内的公文汇编,其第十册《水师学堂》,收录了二十八份文件,包括李鸿章的奏折批札,水师学堂给李鸿章的报告,水师学堂起草的规章制度等等。这批资料,对全面考订严复在天津水师学堂的任职情况提供了翔实可信的依据。同时,有助于重建起天津水师学堂教学职位和管理职位设置的框架,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确定严复在学堂的任职。
1706871933
1706871934
《北洋纪事》中,存有该校光绪七年订立的《续定天津水师学堂章程》,明确规定:
1706871935
1706871936
学生入堂试习三个月,分别去留后,即行第其资质进境,分作一、二、三班。第一班归洋文正教习课督,第二、三班归副教习二员分课。第一班礼拜一、礼拜四,第二班遇礼拜二、礼拜五,第三班遇礼拜三、礼拜六日,各以下午二点钟起至五点钟止,归汉文教习讲授经史。遇礼拜日,则三班学生全日统归汉文教习课督,上半日讲授,下半日命题作文……
1706871937
1706871938
学生入堂第一年,所习西学以语言文字为大宗,兼习浅近算学。第二、三年则以算学为要领,如几何、代数、平三角之类,均应指授,而中西海道、星辰部位等项,又在兼习之列。第四、五年,所造渐深,当授以弧三角、重学、微积、驾驶、御风、测量、躔晷诸法。若果诸生进境精锐,则帆缆、枪炮、水雷、轮机理要与格致、化学、台垒学中有关水师者,均可在堂先与训习,以资后来出洋肄业根柢。以上略举次第,应责成洋文正教习循序指授,以期日起有功。……
1706871939
1706871940
学生入学半年后,春秋冬三季按季小考,由总办先期禀请派员会同考校,并请派熟谙水师西学委员会同洋文正教习校阅试卷,统核分数,酌拟甲乙,由监考官会同总办呈送中堂鉴定,列榜晓示。其秋季西学汉文分期大考,由总办呈请中堂定期亲临阅试,以重作养而示鼓励。……
1706871941
1706871942
学生初入学堂,隔日傍晚由二三班洋文教习带赴学堂外,仿外国水师操法,排列整齐,训演步伐并令练习手足,藉壮筋力。三年后每日早晚仍由二三班教习训练枪炮。至第五年随同外国练船教习,早晚上学堂前样船学操帆帆缆诸事。五年期满后,洋文正教习会同各教习,将历年所授各学开列详4单,并各生所造浅深、才器如何,按名出具考语,送由总办呈请中堂择期亲临,带同熟悉西学委员并外国水师官及所延外国练船教习详加考校。[23]
1706871943
1706871944
由此可知,天津水师学堂教职设置极为精简,洋文正教习实际上是第一班英语暨各项西学基础课的授课老师,并有“督课”的责任。副教习负责二班的学习情况。这种做法,出乎今人对西式学校分课程设置任课教师模式的意料,有点像传统私塾单一老师制的授读。
1706871945
1706871946
严复在天津水师学堂成立后所担任的职务,是驾驶学堂洋文正教习,这在《北洋纪事》所录公文中,存有大量记录。
1706871947
1706871948
光绪七年四月十二日,吴仲翔向李鸿章建议,在水师学堂内增设管轮学堂,培养海军轮机军官。关于教员,吴仲翔的构想是“拟先选中国洋文教习课之,俟两年后语言文字及浅近算学如几何、代数之属均能通晓,再延洋师教以数学、重学、格致、化学并绘图等事,年余便可与驾驶学生同上练船,涉历风涛”。[24]
1706871949
1706871950
光绪八年三月,天津机器局总办潘骏德等人报告李鸿章,天津水雷学堂办学效果不很明显,实是教习未得其人。“水师学堂正教习严宗光精习西学,于测算格致具有根柢,应令该员就近赴水雷学堂会同原管各道逐加考校,认真遴选,将其中资质学业略可造就者,提归水师学堂照章分班肄习。”他们“拟请行知水师学堂吴道、正教习严宗光择日提选”[25],吴仲翔也报告李鸿章,接到批札后,“职道即督同洋文正教习认真考选,拟拔其优者令充水师学堂,次者令备管轮之选,又其次者商酌位置,或遣归水雷营”。
1706871951
1706871952
在报告中,吴仲翔还提出,参将衔补用都司萨镇冰任管轮学堂洋文正教习[26],该报告获李鸿章批准[27]。四月初三日,李鸿章在另一份报告上又批示:“萨镇冰充教习原非常局,两年后必须另延洋师。务饬严宗光、萨镇冰预为咨访,届时禀请延订为要。”[28]
1706871953
1706871954
上述史料表明,天津水师学堂驾驶学堂与管轮学堂洋文正教习,分别由严复和萨镇冰担任。
1706871955
1706871956
光绪十年九月二十二日,吴仲翔、罗丰禄报告李鸿章:
1706871957
1706871958
驾驶一班学生堂课既毕,堪上练船,应及时大考……所有试卷,卑职丰禄会同洋文正教习严都司宗光详加校阅……卑职丰禄将此次所考驾驶一班学生试卷核定分数,酌拟甲乙及奖赏银数,并据洋文正教习严宗光照定章程,将各生所造浅深,才器如何,按名出具考语,呈送前来。[29]
1706871959
1706871960
在报告中,吴仲翔、罗丰禄对严复的教学工作和伍光鉴等三十名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高度评价,所以李鸿章同年年底上奏《水师学堂请奖折》:
1706871961
[
上一页 ]
[ :1.7068719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