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875011
1706875012
(39) 《校邠庐抗议》,第55页。
1706875013
1706875014
(40)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九,第21页。
1706875015
1706875016
(41)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五十五,第16页。
1706875017
1706875018
(42) 转引自《同治年间反基督教的言论》,《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四编:教案与反西教》,第67页。
1706875019
1706875020
(43)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第34页;《辟邪实录·湖南逐异类公呈》。
1706875021
1706875022
(44) 转引自《扬州教案与天津教案》,《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四编:教案与反西教》,第257页;《清末教案》第六册,第528页。
1706875023
1706875024
(45) 《清末教案》第二册,第189页。
1706875025
1706875026
(46) 转引自《重庆教案》,《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四编:教案与反西教》,第329页。
1706875027
1706875028
(47) 《清末教案》第五册,第104页。
1706875029
1706875030
(48) 《清末教案》第五册,第191页。
1706875031
1706875032
(49) 《清末教案》第二册,第67页。
1706875033
1706875034
(50) 陈银崑:《清季民教冲突的量化分析》,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04页。
1706875035
1706875036
(51) 《清末教案》第一册,第980页。
1706875037
1706875038
(52) 转引自《同治年间反基督教的言论》,《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四编:教案与反西教》,第76页。
1706875039
1706875040
(53) 转引自《晚清中国知识分子对基督教义理的辟斥》,《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四编:教案与反西教》,第114页。
1706875041
1706875042
(54) 《清末教案》第四册,第337页。
1706875043
1706875044
(55)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第29页。
1706875045
1706875046
(56) 《清末教案》第五册,第305页;第四册,第382页。
1706875047
1706875048
(57) 《这些从秦国来:中国问题论集》,第104—105页。
1706875049
1706875050
(58) 《清末教案》第一册,第217、611、719页。
1706875051
1706875052
(59) 转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四编:教案与反西教》,第76、78、178、216、326页。
1706875053
1706875054
(60) 《清末教案》第六册,第51、41页。
1706875055
1706875056
(61) 《清末教案》第四册,第220、462页。
1706875057
1706875058
(62) 《清末教案》第六册,第13页;第五册,第154页。
1706875059
1706875060
(63) 《两广总督陶模复李提摩太书》,《教务纪略》卷四下,上海书店1986年,第8页。
[
上一页 ]
[ :1.7068750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