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9518e+09
1706895180
1706895181 此次出巡道路艰辛,往返数千里,皇上不乘龙辇,混在诸将官之间,腰挟弓箭,策马顶风冒雪而行,居然丝毫不见疲惫之色;而且他好像根本不怕出现这样的场景:鞑靼人集结十几万铁骑,飘忽而来,突然发动凌厉的攻击。
1706895182
1706895183 京城里的大臣们听说皇上准备回京,提着的心才得以放下,都非常高兴。可是,很快一则小道消息传来,让他们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那则小道消息说:皇上回京后,计划马上巡游江南。
1706895184
1706895185 [1]指春节。在我国历史上,自汉武帝起至中华民国成立为止,均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1706895186
1706895187 [2]指春节。在我国历史上,自汉武帝起至中华民国成立为止,均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1706895188
1706895189
1706895190
1706895191
1706895192 1514:发现大明 [:1706891283]
1706895193 1514:发现大明 第七章 王阳明的霹雳手段
1706895194
1706895195 一五一四年大年初三,朝廷收到的第一个重要奏章,便与宁王朱宸濠有关。
1706895196
1706895197 南京十三道御史罗凤等,上疏指责说:“宁王自交通刘瑾,陈乞护卫,愈生骄恣。”请求皇帝下诏,对其约束。
1706895198
1706895199 此奏疏报入宫中,正德帝不予理睬。
1706895200
1706895201 三月,宁王朱宸濠上书,请求恢复他王府的护卫兵及屯田。
1706895202
1706895203 江西副使胡世宁,表达自己对宁王的担忧说:“顾江西患,非盗贼。宁府威日张,不逞之徒,群聚而导以非法,上下司承奉太过。”
1706895204
1706895205 对于胡世宁的话,正德帝也不予理睬。
1706895206
1706895207 四月,正德帝颁布诏书,同意恢复宁王的护卫兵及屯田。
1706895208
1706895209 六月,宁王奏请铸造护卫兵官员的印信58枚,皇帝照准。
1706895210
1706895211 八月,宁王奏请朝廷,要求允许他代为管教有关宗室人员,皇帝又同意。
1706895212
1706895213 许多朝廷大臣,都预感宁王有可能谋反,可又无可奈何。
1706895214
1706895215 此时,在南京担任鸿胪寺卿的王守仁,正热衷于与人论学,揭知行合一之旨;他没有料到,两年后自己会巡抚赣南,成为一枚对付宁王的重要棋子。
1706895216
1706895217 一五一九年夏天,宁王最终谋反。他虽蓄谋已久,但因屡遭朝臣算计,爆发力并不是很强。正德帝初知宁王造反的消息,不是惊恐,而是极为振奋,他计划亲自督师南下,与宁王决战。可当他的御驾刚刚出京,就收到了王守仁擒获宁王的捷报。皇帝失望之余,藏匿捷报,改南征为南巡,继续南下。
1706895218
1706895219 皇帝的任性,注定会给王守仁带去麻烦。
1706895220
1706895221
1706895222
1706895223
1706895224 1514:发现大明 [:1706891284]
1706895225 1514:发现大明 1. 龙场驿悟道
1706895226
1706895227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一四七二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府余杭县,父亲王华,是成化朝的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1706895228
1706895229 据说王守仁天生与众不同,他在娘胎里十四个月而不肯出来,降生前,他的祖母岑氏睡梦中隐约闻鼓乐之声,见一天神抱赤子乘云而降,他的祖父王伦认为吉祥,为他取名为“云”,称他出生的那栋小楼为“瑞云楼”。
[ 上一页 ]  [ :1.706895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