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12880
大敌当前,袁崇焕硬起头皮应战。他召集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何可纲等,“刺血为书,激以忠义”,决心与城共存亡,血战到底。
1706912881
1706912882
天启六年正月二十二日,后金骑兵蔽野而来,而城中寂然无人声。后金两万铁骑,“将铁裹车撞城,声轰然”。(语见《春坡堂日月录》)
1706912883
1706912884
城上明军当然不肯坐以待毙,矢石齐下,炮火大作。
1706912885
1706912886
后金看见明军火力太猛,就动用更多裹铁高车来撞击城墙高处,该车上用木板遮挡城头投下的矢石,车里藏了兵士,用铁锹挖掘城墙墙脚。明军则从城里找来许多长条大阶沿石从城上投下去。阶石沉重,铁车上的木板被砸得稀巴烂。
1706912887
1706912888
后金士兵大骇,惊呼着四散逃走。但饶是如此,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后金士兵攻到了城墙下的死角,阶石既砸不到,大炮也打不着,怎么办?
1706912889
1706912890
明军迅速从城头的石堞间推出一个个又长又大的木柜,半在堞内,半悬城外,柜中伏有甲士,俯身射箭投石。墙角的后金士兵被打得哭爹叫娘,抱头鼠 窜,这一来,又引爆了埋在城下的地雷,顿时爆炸声声,土石飞扬。
1706912891
1706912892
双方的矢石你来我往地恶斗了大半日,后金率先撤出了战斗。
1706912893
1706912894
第二日,努尔哈赤挥军再攻。这次打头阵的是后金重骑兵中的“铁头子”。
1706912895
1706912896
据《颂天胪笔》记,所谓“铁头子”,乃是后金骑兵中“最劲无敌者,人被铁铠二重”。他们改攻东门,推坚车薄城,车用数寸厚裹着牛皮的木板造成,藏健士于车内,锤凿坏城十余里,矢石不能制。
1706912897
1706912898
宁远城内架设有十一门西洋大炮,居高临下,周而不停地发炮。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但炮可打远不能打近,后金的牛皮车强突到城下挖出了一个个凹龛,后金士兵就躲在里面施工,在城上射击的盲区内,明军的矢石根本伤不到他们。
1706912899
1706912900
满城百姓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个抱怨说:“袁爷为己一人,累我一城百姓。”(《明季北略》)
1706912901
1706912902
情急之下,通判金启倧想到了一个办法,急造火药,不置炮中,匀筛于芦花褥子及被单上,卷起来,号称“万人敌”,投到城下。这“万人敌”威力无穷,金启倧刚刚制成,不小心有火星溅到,竟以身殉职,烈火焚死。
1706912903
1706912904
“万人敌”投到了城下,就传来了后金士兵鬼哭狼嚎的声音。由是,后金弃城不攻,暂时退去。
1706912905
1706912906
鉴于城中的矢石火药已经用尽,袁崇焕派出五十名死士缒城而下,拾得弓箭十余万枝,以迎接接下来的大战。然而第三日,后金竟全军拔营撤去。
1706912907
1706912908
袁崇焕大为兴奋,当即遣出使者,奉书一封给努尔哈赤,云:“老将久横天下,今日败于小子,岂非数耶?”(《春坡堂日月录》)
1706912909
1706912910
这个时候,合城百姓,大哭拜谢崇焕、满桂等救命之恩。
1706912911
1706912912
事实上,后金之所以退去,是因为天气太过寒冷,坚冰将城墙死死冻住,任凭后金军在墙角怎么挖,上方的墙体仍然纹丝不动,要想通过挖城墙造成城池坍塌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努尔哈赤考虑再三,最终选择了放弃。(“时因城墙冻,掘之未堕,是以班师。”语见《满文老档》)
1706912913
1706912914
看着努尔哈赤远去的背影,大家都以为,暴风雨已经过去,太平无事了。
1706912915
1706912916
谁也没有想到,灾难却降临在觉华岛上了。
1706912917
1706912918
1706912919
1706912920
1706912922
奏折上的晚明 二十六、“宁远大捷”
1706912923
1706912924
——经略高第报称:“正月十九日,闻奴酋至觉华岛。各将议凿冰壕,日夜穿冰,兵皆坠指。又兼连日风雪严寒,穿而复合。至二十六日辰时,奴众数万,分列十二,头子酋首冲中道,转攻东山。至巳时,并攻西山,一涌冲杀。彼时各兵凿冰寒苦,既无盔甲、兵械,又系水手,不能耐战,且以寡不敌众。故四营尽溃,都司王锡斧、季士登、吴国勋、姚与贤、艟总王朝臣、张士奇、吴惟进及前、左、后营艟百总俱已阵亡。”(《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五)
1706912925
1706912926
传统史料中,为了衬托袁崇焕“高、大、全”的光辉形象,高第被有意无意地贬损成了无才无学、无知无耻,而且胆小如鼠的小人物。从高第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觉华岛惨案,除了努尔哈赤的野蛮和凶残外,还跟袁崇焕的顶牛不肯撤军有莫大的关系。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悲剧,却因为一个人的愚蠢和蛮干,硬生生地出现了,葬送了数千士兵和百姓的生命,损失了无数粮草和船只。
1706912927
1706912928
觉华岛,即现在的辽宁省兴城市菊花岛,俗称大海山,在唐宋时称桃花岛,辽金时称觉华岛。因岛上盛产野菊花,后改称菊花岛。其形如葫芦,面积不大,方圆十三四平方公里,却是渤海湾第二大岛屿。
1706912929
[
上一页 ]
[ :1.70691288e+09 ]
[
下一页 ]